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历史悠久的古代茶歌是开放在民歌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2-05-17

  上面讲的,是由诗为歌,也即由文人的作品而变成民间歌词的。类似的还有《竹枝词》,是在唐代由巴渝一带的民歌演变发展而来,经过顾况、张藉和刘禹锡等人仿制后成为当时文人习用的一种通俗文学形式。风格大多清新活泼,语言生动传神。作为民歌中的一种,竹枝词极富有节奏感和音律美,而且在表演时有独唱、对唱、联唱等多种形式。南宋范成大《夔州竹枝歌》:“白头老媪簪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此茶歌采用四川奉节的民歌竹枝词这种形式来描写采茶的大忙季节,白头老媪与背着孩子的黑头女娘都上山采茶去了,充满了农村的生活气息。

  茶歌的另一种来源,是由谣而歌,民谣经文人的整理配曲再返回民间。在明代正德年间,浙江曾发生过一起有名的“谣狱案”。此案起因于浙江杭州富阳一带流行的《富阳江谣》。这首民谣,以通俗朴素的语言,通过一连串的问句,唱出了富阳地区采办贡茶和捕捉贡鱼,百姓遭受的侵扰和痛苦。此事,被当时的浙江按察佥事韩邦奇得知,便呈报皇上,并在奏折中附上了这首歌谣,以示忠心,不料皇上大怒,以“引用贼谣,图谋不轨”之罪,将韩邦奇革职为民,险些送了性命。这首歌谣大概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茶山歌谣:“富春江之鱼,富阳山之茶。鱼肥卖我子,茶香破我家。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昊天何不仁?此地一何辜?鱼何不生别县,茶何不生别都?富阳山,何日摧?富春水,何日枯?山摧茶亦死,江枯鱼始无!呜呼!山难摧,江难枯,我民不可苏!”

  茶歌的再一个也是主要的来源,即是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的民歌或山歌。远在唐代,杜牧在《题茶山》诗中就写到:“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潭梅。”写采茶姑娘在茶山釆茶时歌声飘荡山谷的热闹情景。其实,中国各民族的采茶姑娘,历来都能歌善舞,特别是在采茶季节,茶区几乎随处可见到尽情歌唱的情景。因此,在茶乡有“手采茶叶口唱歌,一筐茶叶一筐歌”之说。清代有一首流传在江西到武夷山采制茶叶的茶工中的茶歌:“清明过了谷雨边,背起包袱走福建。想起福建无走头,三更半夜爬上楼。三捆稻草搭张铺,两根杉木做枕头。想起崇安真可怜,半碗腌菜半碗盐。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赛过鸡。采茶可怜真可怜,三夜没有两夜眠。茶树底下冷饭吃,灯火旁边算工钱。武夷山上九条龙,十个包头九个穷。年轻穷了靠双手,老来穷了背竹筒。”

来源:中国茶网 责任编辑:尪筱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