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安溪蓝印花布

时间:2019-11-26 来源:

一、概述

蓝印花布一般认为起源于秦汉,在战国时代,中国人已经会从蓼蓝草中提取“青”这种颜色。《周礼·天官·冢宰》:“染人:掌染丝帛。凡染,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夏,冬献功。掌凡染事。”《周礼·地官·司徒》有染人官职:“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以权量受之,以待时而颁之。”掌染条下注曰:“染草蓝蒨象斗之属。”贾疏:“蓝以染青,蒨以染赤,象斗染黑。”这里“蓝”——蓝草,“青”——蓝色,“蒨”——茜草,可染红,“象斗”——橡树果实之托,含有丰富鞣酸,与青矾媒染得黑色。古代《荀子·劝学篇》中最为著名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蓝的颜色,“蓝”——蓝草。中国最早的蓝印花布现公认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所藏的东汉蓝白染花棉布(残长86厘米×宽45厘米)。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染缬”,指的即是丝绸印花,加工技术种类多,各有不同名称,后来发展成“蓝底白印花布”的一种。 “就工艺来说,纸版的灰缬(蓝印花布),不仅比木版的夹缬简单易操作,在材质方面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蓝印花布的后来居上成为情理中事。……明朝后期,随着棉织业、印染业的进一步发展,蓝印花布风行天下,无省不有;而夹缬已基本被文献记载所遗忘,“消逝”了。“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夹缬绝迹于明末,专著中也常将夹缬与蓝印花布混为一谈。如沈从文先生《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中的《谈染缬》一文:“‘夹缬’的制法,是用镂空花板把丝绸夹住,再涂上一种浆粉混合物(一般用豆浆和石灰做成),待干后投入染缸加染,染后晾干,刮去浆粉,花纹就明白现出,宋人笔记说的‘药斑布’,碎金说的‘浆水缬’就指这一种。说它是蓝底白印布的前辈,大致是不错的。”夹缬是蓝印花布的前辈,这没错。但沈先生此处描述的工艺,却显然是灰缬(蓝印花布),因为夹缬是绝无涂浆粉、刮浆粉等程序的。而“药斑布”即蓝印花布,也基本无疑义。 “药斑布”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记载:“药斑布出嘉定及安亭镇。宋嘉定中(公元1208——1224年)有归姓者创为之。以布抹灰药而染色、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作被面、帐帘之用。”药斑布中“药”即染色原料——蓝草,“斑”是防染浆剂印后构成的纹样大小斑点。这些斑点可以防止染上蓝色,保留坯布白色,故称“药斑布”,俗名浇花布。

古代漏浆防染印花历史悠久。早在北朝就出现了用镂空花版和防染剂的蓝底白花布,其花纹用大小点构成,但花点互不连接,且有花版的接版现象,原称蜡缬。到了唐代盛行后又统称染缬。中国蓝印花布是在唐代盛行的传统印染技艺夹缬、蜡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明、清两代并延续至民国时期。明末清初,用蓝草制成蓝靛印制花布已成为各地染坊约定俗成的一种印染模式,人们逐渐把这种用蓝靛刮浆印制的花布直接称为“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其形成、发展与种植业、织布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随着棉纺手工业的发展,棉布在民间已相当普及,成为农家主要日用品。蓝草大量种植,染坊相继增加,人们对日常生活用品要求不断提高,原来的“药斑布”简单、粗糙的图形已不能满足民众的审美和生活的需求,民间艺人大胆吸收剪纸、刺绣、木雕等传统艺术图案,不断地丰富药斑布的纹样。

与此同时,随着油制伞业的发展,用桐油纸来刻花版,省工省时效果好,上油后花版耐水、耐刮性强,使用寿命长,其花纹表现更丰富,使其工艺更趋于成熟。民间蓝印花布的广泛应用,促进“印花担”队伍的迅速发展,“印花担”也叫“花担匠”,他们只印花、括浆,不染色,为农家提供各种形式的花版。这种“印花担”在江南也称“秃印作”,他们走街串巷,走乡串村,担子一头装的黄豆及石灰粉,另一头装有刮印工具和花版,任凭客户挑选花型加工,他们不间断地更换花型,以求得生意兴隆。

就地取材的染布原料,自纺自织的便利工艺,使江海地区染织业迅速发展。东北称蓝印花布为“麻花布”;由于原料中用了黄豆,湖北称为“豆染布”;蓝印花布工艺上需刻制花版,福建称之为“型染”;而在山东等地区至今仍称蓝印花布为“苏印”(因江苏是蓝印花布的发源地而得名)。

蓝印花布制作简单,它适应了民间印染品的大量生产。后因外来洋布和化工染料大批进入国内市场各个乡镇民间染坊,民间彩印花布逐渐替代蓝印花布并广泛流行。

古代每逢年三十,每家染坊都要祭祀梅、葛二仙,祭祀时除放上梅葛二仙纸祃外,还要放上观音、财神、家堂的板印纸码及酒菜等,供奉结束后祭品一起烧化,染坊内的师傅及帮手聚集一起开怀畅饮,祝福“染布缸神”常伴。

二、安溪蓝印花布的历史

古代安溪由于交通相对闭塞, 因而构成了安溪蓝印花布传统手工技艺发展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蓝印花布是古代安溪最为普及的纺织品。据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安溪县志》载: “蓝靛,即所谓采蓝。有大蓝、小蓝;俗名菁。以蓝草滩水数日,去稿。投灰以收其色,用于染丝。”

安溪的蓝印花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唐代开元年间,泉州海外贸易活跃。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绸丝,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福漳之橘,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所仰给它省,独湖丝耳。红不逮京口,闽人货湖丝者,往往染翠红而归,织之。”随着种棉、织布的兴起, 古时安溪染布的作坊也应运而生。农村大都设有染坊布房,蓝田乡、长坑乡、感德镇、桃舟乡、湖头镇、尚卿乡及城关等地均有蓝印花布作坊, 尤以湖头镇为最盛。安溪染坊大都二合一——前店铺后作坊,作坊有多种花版供选择,花版请人刻可或泉州买。有代客加工也有出售成品,另外有挑印花担子专做坯布和染硫化的。作坊还能加工染制乌黑、大青、水青、桃红、雪紫(后两种初为植物染色,用玫瑰、薯榔染制)等颜色。安溪的蓝印花布不局限于棉布,县志记载的还有:葛布(以葛藤编织,主要产于大坪乡)、蕉布(用芭蕉干所织)、芋布(用芋麻编织)、罗布(芋麻缕杂纬) 、麻布(用青麻或黄麻所织) 等,近代“白西洋”“白甲子”纯棉粗布成本更低。

明末清初,由于市场萎缩等原因,泉州及安溪的蓝印花布随着棉织布的盛行开始走下坡路,到清末“土布”日渐式微,安溪的染织业也每况愈下。辛亥革命后,闽南一带的棉花只散见地头,陈旧的染织也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抗日战争时期,海路断绝,为解决“衣”的问题,泉州及安溪的手工纺织业又略有复苏。就安溪来说,拥有木制纺织机数百部,现在还发现为数不少的三合土结构的打菁坑及木制纺车、织布机等遗物,后因棉花已无处可觅,只有收拆旧棉絮,纺纱织布,质如麻袋,俗称“棉绩纱”。民国到现代,安溪布质及印染均大为逊色,甚至夹杂大量硫化染印。从收集的蓝印花布来看,有被单、床垫、包袱布、衣服、童兜肚、玩具等。

另外台湾林炯任在《三峡蓝染业的发展与蜕变》文中写到:“……蓝染业自道光年间安溪移民带入本地,至日治时期百年间的兴衰变迁……三峡蓝染业因本地环境适宜、安溪移民带入染布技术,加上1821年以后艋舺商人在三峡山区投资蓝靛生产,染布业者便在街庄同行结市,开启「三角湧染布街」的荣景,历经萌芽期、兴盛期、衰退期至蜕变转型时期。”这也说明明清时安溪蓝印花布技艺在台湾的普及和传播。

三、工艺分类:

蓝印花布一般可分为专用花布和通用花布两大类。所谓专用花布,民间又称“件料”,指在专用尺寸的布料上拓印相应的花纹。这种蓝印花布最常见的纹样和款式是被面和床单一类,此外,还有门帘、桌布、包袱、饭篮巾、围裙、肚兜、枕巾、帐檐、褥边等。而通用花布,是指那些可供任意剪裁、缝制成衣裳、被单、门帘等的布匹,故又称“匹料”。

蓝印花布有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山东及东北等地区只有蓝底白花,只需一块花版,构成的花纹互不连接;江苏、浙江、河南等地区蓝白底花纹并用,白底蓝花一般采用两块花版套印,印第一块花版称“头版”,待稍干后,再印第二块花版,称“盖版”。盖版是把第一块花版的连线部分遮盖起来,使纹样连接自然。白底蓝花的手法刻制难度较大,一般出自民间艺人高手。安溪较为流行蓝底白花。

蓝印花布的印染方法通常有四种:夹缬、灰缬、葛缬、绞缬,至于后两种,有论者认为不应包含。灰缬方式为蓝印花布所用。

夹缬:是用两块雕镂相同的图案花版,将布夹在中间,涂以防染剂,然后入染,成为色底白花的印染品。

灰缬:是用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石灰、黄豆粉调成防染剂,用刮浆板把防染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后入染,晾干后刮去防染剂,即显现出蓝白花纹。

葛缬:即蜡染。

绞缬,即扎染。

四、原辅材料:

坯布:蓝印花布基本上选用百分之百棉布(或麻布),据安溪文史资料记实的就有葛布、蕉布、萝布、麻布等十来种。前些年,安溪尚卿和湖头两个染印作坊仍继续从事印染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采用了“白西洋”、“白甲仔”等“官布”。农家一般都挑选棉质好的上等布料,要求用布面平、色质白、质地紧的白布染制蓝印花布,普通坯布则染制纯蓝色或制作其他生活用品。

蓝草:蓝靛学名青黛。蓝印花布的染料是以蓝草为主要原料,蓝草依其科属的特性与生长环境,主要分为四种,即蓼蓝、山蓝、木蓝、菘蓝。福建适宜种植马蓝(山蓝);台湾地区以种植木蓝、马蓝(山蓝)为主。

五、蓝靛染料制作工序:

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种蓝》专门记述了从蓝草中撮蓝淀的方法:“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许束,作麦秆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荄,内汁于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手摔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淀著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蓝淀成矣。”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制蓝淀工艺操作记载。

蓝靛主要用于染青布(纯蓝布)。

清末民初,由德国、英国生产的人工合成靛蓝进入了国内市场,因其价格昂贵,仅在少数大城市使用,大部分染坊还使用自种自收自制的靛蓝。民国时期,随着合成靛蓝大批量的生产,国产化质量的提高,价格下降,人工靛蓝越来越受到城乡染坊的青睐,但在染色工艺流程上仍保持着灰酒发酵法。由于靛蓝色素不溶于普通的水,必须利用还原剂的作用,使它溶解在碱性水中,成为隐色体,即黄色液体,才能被植物纤维所吸收。染植物从缸里取出,在空气中氧化,就由黄变绿,由绿转蓝,由蓝变青,又成为不溶性的色质。染色时不需要高温。因此在当时较其他的染料,染色方便,色牢度好。

六、安溪蓝印花布制作工艺:

(一)染前准备

1、白布处理。首先挑选坯布,一般都挑选棉质好的布料,染制蓝印花布,而普通坯布则以染制纯蓝色花布为主。织布时为提高布匹质量,会将线放入米浆中浸泡(称为浆线),线浆好后晾干,再用来织布,这种方法织出来的布比较硬,为使布匹软化,会进行脱浆工序。

2、脱浆(脱脂)。将所选布料放入含碱性的水中浸泡,一般加温至50--60℃左右,浸一天,然后将布料放置清水中,浸泡2天一3天后,待把布上的浆发酵后,反复清洗把余浆褪尽,再取出晒干待用。当代有用太古油等添加剂。

3、设计花版。多是由熟悉工艺特点又有一定艺术素养的艺人来完成。先画样稿,再拷贝到纸版上,如果是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纹样形还需反复定位,反复拷贝来完成。在内容题材上多选用吉祥图案,不能过于纤细。

4、裱纸。刻花所用的纸版,一般用3--5层纸裱制而成,用面粉自制浆糊刷裱,晾干后刷一层熟桐油(或用二至三层上好油(桐油)的纸版订合在一起),晾干后压平使用。

5、上花样。由艺人直接在裱好的纸版上描绘设计好的花样。画样、制花版:用笔画上大致的轮廓,而后拷花,把图案转到花版上。先用羊毛自制刷帚(直径为4-5cm),一头包扎收紧,再用刷帚沾少许颜料粉把原样替下或重新设计新样稿。

6、刻花版。然后以刀代笔,一气呵成,刻出图案。用刻刀和凿子按照油纸刻板上的花样镂刻成透空的漏版。刻花时,刻线应流畅、通顺,对于一些特殊形状如圆形、花瓣形、月牙形可以用各种形状的“铳子”来铳,刻版时纸板下垫木板,厚度一般为5厘米,以防伤刀伤铳。刻时刻刀需竖直,力求上下层花形一致。刻刀是用钢条片切割斜口后,用竹片央紧包扎后磨成。刻刀分斜口单刀、双刀,刻圆点的铳子(俗称“铳子”)是一种用铁皮自制的回口刀。刀具分大小数种。

7、打磨。用卵石把刻好的花版打磨平整以便上桐油。

8、上桐油。用熟桐油将刻好的花版经过2--3次正反面刷油,最后晾干压平待用。上足桐油的目的是使花版不怕水、不变形、不粘版。好的花版应具备纸细、油透,耐水泡、不粘版、刻纹刀口干净利落、刮防染糊不糊版等优点。

9、制防染浆(灰浆)。用豆粉加石灰1:1制成灰浆。石灰可“起白”,豆粉可“起粘”,这就使得染料能够浸染充分,历经清洗而不变色、不掉色。大都选用黄豆粉,但单纯的黄豆粉夏季容易变质,且成本高,加石灰粉后不仅上浆好刮,染好后也容易刮掉灰浆。豆粉和石灰调浆时厚薄(致稠)要适中,黄豆粉越细、浆调得越透,效性就越好。在民间曾用过玉米粉、小麦粉、糯米粉等。

10、刮防染浆。将处理好的白布平铺于桌面,刻好的花版放置其上,用刮刀将事先调制好的防染浆均匀地漏刮于花版上,不宜过厚或过薄,适中为好。刮浆前先将坯布洒水后卷布。刮浆时用力要均匀。移布或移版时需仔细对版,以免产生走版、糊版等问题而影响质量。揭版时自花版一角直立掀起,不可在坏布上拖拉,以免损坏花样的完整性。刮好防染浆的乡布必须等待七天自然风干后才能染色。

(二)染色

1、染料配制

染缸是一截面为倒梯形的圆形木桶,当地俗称大黄桶。桶下接一铁锅做底,上面直径约为1.7-2米,下面直径则根据锅底大小来配置,一般为0.8-1米左右,整个桶高约1.7-1.8米。染色时加水至桶沿约20厘米处。

割蓝草入缸或灰坑,按照每50斤蓝草配1斤石灰的比例,将两者放在水缸里泡浸2日,蓝草腐烂后,去梗,以木耙打青千遍,沉淀后去清水,经过之后的重重工序,便能获得“靛蓝”颜色。

把泥状的或粉质的靛蓝从储存的缸勺子起出,以民间用的斤为计量单位,加水50斤,5斤蓝靛配8斤石灰、10斤米酒加适量水搅拌,然后把块状石灰衣在其他小缸中加水溶开,待石灰水温度降至常温后,把石灰水加入缸中,比例为染料的1:1.5倍(视石灰水的浓度而定),再配入酒糟式米酒(酒存放时间越长越好),其比例也为染料的1.5倍左右,它的配比是根据天气温度的变化和温度的高低,凭经验看缸水而定的。染料配好后,师傅用木棍反复搅拌,使靛蓝和配料充分溶化,待染缸的水变成蓝色,水面上出现俗称“靛花”,即可用勺子倒入缸中待染。

2、看缸。染料配制完成后,用棍子搅动缸水,刚开始搅拌时桶内水呈黑色,待5-7个小时后,原料之间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桶内的水表层出现一层蓝色的膜状,拨开膜状物则可以看到膜下面的染液呈黄色,此时方能开始进行染布。旧时调色下缸由看缸师傅一人做主,染坊祖传式的家规是传男不传女,一般不传外人。每天清晨由师傅看大缸里的染色水,看颜色值,如不行,缸中水必须经过灰、酒调整成熟后方可染色。在染缸水没有调好之前,布是不允许下缸的,这是个规矩。缸水不熟下缸后,布颜色会染深,但浮色较多,却褪色严重。在染坊中,灰多称缸“老”或称“紧”,使蓝靛下沉布不易上色;酒多称缸“软”或称“松”,染时浮色多易掉色。

3、下缸:缸水保持在15℃以上,一般在农历十月初生火加温,燃料为稻糠、棉(花)籽壳或木屑,它们的特点是基本没有明火,保温性能好。白天开炉加温,晚上关门封炉,直到来年3、4月份气温升高后,方可停火。刮上防染浆的坯布,在下缸前一小时浸泡在清水中,如是白底蓝花上浆布,其浸泡时间还要加倍,布充分浸湿变软后方可下缸。布下缸须浸染充分后出缸氧化,这样反复浸染六到八次,直到颜色满意为止。布下缸20分钟后取出氧化、透风30分钟,并不断转动布面使其氧化均匀,根据面料的不同和气候变化可调整下缸和氧化的时间。

4、染布。染液呈现最佳染色状态后,把刮好防染浆并风干后的布料用竹篙挑起斜放入染液中,直到染液将布料浸没。随后用木棒均匀搅动,让布料和染液充分接触,土布脱水在空气中氧化后才能显色,颜色由黄变绿,由绿变蓝,由蓝变青。浅色一般染3—4次,中色7—8次,深色则为10次以上,颜色则相当饱和,色牢度好。可根据面料的不同和气候变化,可调整下缸和氧化的时间。因靛蓝一般都是常温染色,洗后有少量的浮色,如要达到所需的颜色要求,染色时就要加深颜色。然后再提出来跟空气接触处氧化,如是反复,然经7-8天风干。

5、刮浆(刮灰、刮白):出缸布晒干后灰碱偏重,先泡酸水固色,清洗后摊平布面,刮浆前先将坯布用小扫帚浸水后均匀洒水,洒水后卷布。刮浆时用力要均勾。把晒干后的灰浆布,随意堆起来用木棍敲打,使灰桨打松,然后把布绷在支架上,布一头先固定,另一头尽量绷紧,用定制两头圆形的刮灰刀或家用菜刀倾斜45度,用力适中刮去灰浆。

(三)染后处理

1、清洗(漂洗)。把刮浆后的蓝印花布拿到河边进行冲洗,布经刮灰后需要2—3次清洗,用流水多次清洗,洗去残留在布面上的灰浆和浮色。刮浆后蓝印花布一定要冲洗干净,否则成品后仍会跑色。

2、晾晒。将洗净后的蓝印花布在小河边就地晾晒,或者拿回作坊由染色师傅在竹竿上晾晒。漂洗完的布要放在阳光下一次性晾晒、晒干。因受到刮浆、染色、晾晒等工艺因素的影响,蓝印花布的长度一般限定在12米以下。

3、布料整平。用踩布石将布料滚压平整。

七、业界现状

安溪蓝印花布衰微、走下坡路原因:

明末清初, 安溪的蓝印花布随着棉织布走强开始走下坡路。气候限制。闽南棉花生长期虫害多, 收获期风雨多, 直接影响到棉花的产量和产值, 而江北一带却无此患。其二销售渠道受阻。葡萄牙、西班牙先后占领了果阿、马六甲、吕宋等地,以高税收、敲诈、勒索、没收等手段排斥华侨商人, 西班牙甚至在1592年颁布禁令,不准当地人民购置中国棉布。其三税负加重。种棉、织布、印染、销售出口要税。特别是马关条约后,土布出口要税,进入台湾也要税,本高利微,布商因之退却。其四,内销日蹙。全国各地, 尤其是江浙也推广种棉、织布,市场狭窄。第五,技术落后, 光绪十九年(公元1892年) 张之洞在武汉创办了机器织布局,上海等地也先后引进机械,设厂纺织漂染,民国时期外来的染织和化工颜料冲击蓝印花布生产,落后的手工业纺织和纯手工的蓝印花布,难与机器生产相抗衡。

辛亥革命后,闽南一带的棉花只散见地头田角,陈旧的染织也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抗日战争时期,海路断绝,为解决穿衣的问题,泉州的手工纺织业又略有回苏。就安溪来说,各乡镇拥有木制纺织机数百部,但因棉花已无处可觅, 只好收购旧棉絮, 纺织织布,质如麻袋,俗称棉绩纱。

解放后人口增大,农民服装消耗性大,服装生产以后又被机制洋布和现代印染花布所取代,“染坊连维持生活都困难,所以只能停业”。20世纪六十年代,人们服装已由原来青布花衣基本换成民间彩色花布衣,以致蓝印花布服装淘汰。前些年,有专家做田野调查,安溪较为知名的老艺人有李勇、廖玉海、李醒等人。

八、传承方式与路线

据考证,明清时期浙江瑞安县高楼村夹颌蓝印花布艺人施式程及其徒弟苏祖垅均系祖籍安溪,他们是蓝夹缬是唐代复色夹缬技艺的遗存。

(一) 湖头上田李勇谱系

1、李勇, 安溪县湖头镇上田村人, 1930年生, 10岁从父学染布, 至1956年洗手。李勇早年丧妻, 靠一只染布桶养活七个儿女, 且儿女均出色, 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

2、传承谱系

表1湖头上田李氏传承谱系

(二) 官桥镇上苑村廖玉海谱系

1、廖玉海, 祖籍安溪县官桥镇上苑村, 后移居县城居住, 从小学习染布。其妻陈葱嫁与老廖后,夫妻均从事染布, 廖玉海于1957年停业。他热爱公益事业,广受人们敬重,惜于2004年逝世, 享年88岁。

2、传承谱系:

表2官桥镇上苑村廖氏传承谱系

(三) 第四代传承人

黄炯然,男,1951 年生,曾为安溪县文管办副主任,文博馆员,安溪县政协委员,泉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泉州市文物保护协会理事,1998年师承      廖玉海、李勇研究蓝印花布。

郭淑静,女,1957年生,与夫黄炯然1998年师承廖玉海、李勇制作蓝印花布,并带领四个学徒从事蓝印花布的制作及成品加工,她制作的蓝印花布十二生肖和蓝印花布泉州十八景,获得市首届旅游工艺品制作大奖银奖。

九、艺术价值

中国蓝印花布承载着各地域的民俗风情,其图案融入了吉样如意的民俗事象,因而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是我国农拼文明中男耕女织聪明智慧的结晶。

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在农耕文明漫长的进程巾,蓝印花布伴随着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而生存发展。蓝印花布以其耐磨耐脏及透气吸汗的特性深为农家所喜欢,千百年来,农村家庭把自纺自织的白布印制成蓝印花布,做成各种生活用品,它既有实用价值又融合了审美功能。近一百年来,蓝印花布逐渐退出民间的日常生活,本身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作为一种审美情态的蓝印花布,审美情态只是它的日常实用性的一个附加作用,蓝印花布纹样采用拟人、比喻、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法,借用谐音、象征、喻意等手法,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和装饰性。蓝印花布的纹样题材和内容上,一般以植物花卉和动物纹样为主,也有简洁的几何图形。在蓝印图案中,植物是图案创作应用最广的一种。蓝印花布的印花纸型版就是一幅精美的剪纸,在蓝印花布的图案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中国文化的隐喻特征在一方小小的蓝印花布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手工性和民间性相结合。民间蓝印花布全凭人工染制而成,其图案手工镂刻。每幅刻好的纸版如剪纸艺术,具有淳朴、粗犷、明快的风格,其艺术形象往往是高度概括和夸张,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蓝印花布属于一种手工生产产品,其材质工技具有民间属性,民间艺人个性化的艺术创作,在有限的手工制作中发挥着他们的智慧和个性,浓厚的乡土气息,其艺术形象往往是高度概括和夸张,应该说,是中国人审美情趣的表现,也是民间文化长期积淀的表现。“民间艺术一方面以‘永久的魅力’带给人类纯真的感悟和生命的欢乐,另一方面,它直接体现了艺术的本质、美的本质,其世代传承的严格规范,又成为美学上的‘高不可及的范本’,引导着、滋润着历代各种艺术和美学的发展。因此,人们把它称为‘母体艺术’。”(11)

十、抢救与保护措施

安溪蓝印花布艺种历史悠久,但后继乏人,濒临失传。民间蓝印花布作为民间艺术,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情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乐趣。其表现形式、造型原则、审美意蕴对于弘扬本土文化,探究文化观念、美学观念及民俗观念都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天的设计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广博的新世界。因此,对于民间蓝印花布工艺的恢复、研究、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安溪蓝印花布辉煌的历史特定环境是不可复制的,文化生态变化了,但可以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思考蓝印花布工艺的复兴和新生,安溪蓝印花布制作的恢复传承,需要多方面的协同,我们的建议是:

1、市县两级政府政策支持。蓝印花布仅靠民间艺人对蓝印花布的传承,在工业化的今天,其结果只能是逐步走向衰落,甚至是逐渐消失。只有在政府的鼓励、支持、引导下,通过有组织的产品创新,才可能使蓝印花布重获新生。

2、资金帮扶。安排传统工艺美术抢救保护资金2万元,尽量征集散落民间的安溪蓝印花布作品、传统图谱,有机会回购一些精品,作为展示和传承之用;向老艺人订制各类题材的精品,保存和记载这门手艺。建立一个保证民间艺术健康发展的社会机制,给予传承人适当的政府补贴。

3、鼓励传承人带徒弟。把蓝印花布的技艺传授给青年一代,走这条路,关键全在传承人的筛选。国家有供养传承人、传承人承担表演与传承的义务。

4、目前,安溪蓝印花布缺失作坊,建议重新设立作坊式生产经营。政府先期投入经费,全面恢复安溪蓝印花布手工加工作坊,完成修复传统印版制作,创作开发新的印版。组织一批人开发生产蓝印花布。借鉴我国江南在发展、创新蓝印花布产品上成功的案例。

5、在安溪职校开设蓝印花布艺研修班。长久以来,以家族传承的方式进行已不适应当代社会形态。请省内外有经验老师傅带徒授艺,培养后续技艺人才。创造条件建立安溪蓝印花布技艺集中传承保护场所,作为蓝印花布工艺保护中心和传承教学基地,专门用来研究传统技艺和授徒教学。任命为传承教学基地的负责人,让其广收徒弟,选择有资质的年轻人学习蓝印花布印染技术。这样花费也比较少,其恢复传承也不是没有可能。通过职业学校把民间美术引入现代美术教育,引入中小学课本,编印《安溪蓝印花布》的校本课程,让他们从小就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形成艺术氛围。

6、鼓励开展对外交流和参评参展活动。征集优秀代表作品集中展示和宣传推介,提高大众对抢救保护传统工艺美术濒危品种技艺的认识。

7、搜集整理安溪蓝印花布传承谱系、技法流派、名家名作、典藉记载、传统图谱、艺诀秘传、行规习俗等图文、视频资料,建立保护档案并作永久馆藏。政府要与专家、学者联合,进行详实的田野考察,以文字、图像、影音的方式最全面的记存这门手艺。专家学者的学术重视。通过专业美术工作者对安溪蓝印花布的学术研究,充分认识蓝印花布的多元价值和地位,对于保护、促进蓝印花布手工艺的健康发展,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民间艺术家自我意识觉醒和正常发挥其创造力,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专业人士的参与,可以使蓝印花布由原来的口传心授的形式和图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专业人士的参与可以加强对蓝印花布作品的收集和整理,并指导蓝印花布制作者们进行艺术上的创新,这对于正确引导蓝印花布的发展,拓宽人们对蓝印花布的发展空间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8、安溪蓝印花布历代作品,本地几乎没有,只有少数博物馆有。建议建立安溪一个蓝印花布的博物馆或者展览室等,方便人们的观看和学习;在民间收藏的蓝印花布包袱布、被面、帐檐等。一门古老的工艺,若想在今天的时代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进博物馆是一种选择,可借鉴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的样本,把收藏、研究、开发、生产、展示、经营融为一体,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9、在安溪旅游点设置老印染坊、大铁锅,让遥远的记忆复活。蓝印花布对应着一个已逝的年代——一个用木头、青砖、油灯、团扇、青瓷、线装书、油纸伞、儒家的礼仪等等构筑起来的年代,

10、建立蓝印花布企业从而创造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蓝印花布首先应该是一件实用品,其次才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在此基础上集思广益,从民间美术的角度,把蓝印花布产品逐步市场化、商业化。在艺术样式上也可以推陈出新,技艺上要传承,图案上要创新,除了保持它既有的实用目的外,充分发挥其自身特点,适应社会、开拓新的市场,让蓝印花布走向大众。

[责任编辑:刘鑫鑫]

延伸阅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请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你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创意团论坛交流反馈。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注册论坛:创意团(www.hxci.cn/bbs/)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