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彩扎技艺

时间:2019-11-25 来源:

一、概述

彩扎是以竹篾或铁丝为骨架,用彩纸或彩帛糊裱而成的民间造型美术品。泉州彩扎是南派彩扎工艺代表之一,题材广泛,除了灯彩外,不论人物形象、宅第寺观、园林亭榭,飞禽走兽、瓜果虫鱼,奇花异卉,以及日常生活用品都有涉猎。艺人能应景即兴随意扎制民俗玩艺,包罗万象,造型逼真。其中,又以彩扎人物最为突出,艺人所创作的戏曲人物、古典仕女,造型简括,形体洗练,解剖准确,仪态优美,生动传神。

泉州彩扎分为“站艺”和“坐艺”两种,“站艺”指大型作品,如“鳌山”、“灵厝”、“彩楼”、“亭轿”、“纸船”等,因工作时要站起来,甚至站在桌子、椅子上而得名,用于民间的红白喜事,迎神赛会等民俗活动;反之,如属细致的案头工作,可以坐下来操作的,称为“坐艺”,一般制作知名人物、飞禽走兽等,为观赏性的工艺品。前者也称为纸扎或糊纸工艺,工艺较粗略;后者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因造型逼真,精工细作,用彩色绸缎装饰,故被命名为彩扎。由纸扎工艺而进入纯粹的艺术创作——彩扎人物,陈天恩和卢金钗功不可没。

彩扎技艺2013年被列入泉州传统工艺美术濒危品种技艺抢救保护项目之抢救保护种类,目前从事彩扎人物创作的只有陈晓萍、曹淑贞等少数艺人,其中曹淑贞被评为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二、工艺制作

前述提到,彩扎分为两种,以站艺为主的纸扎和坐艺为主的彩扎,二者制作流程有所不同,所以分别叙述。

——纸扎

(一)原辅材料

原料以彩色纸、色绸、泥人头(多用潮州头)为主,以浆糊、颜料、铁丝或竹篾(作内部支架)、纸捻为辅,还有些装饰品是现成的,如潮州泥人头,纸型的头像(分满汉、马仙、仙面、汉面、丁面、小壳)。

(二)制作流程

1、工艺流程

(1)扎骨。扎制造型的骨架。用竹篾扎出基本造型,关节处用纸捻固定,完成后在上面裱糊一层棉纸。

(2)包堆。制作立体式的造型,包括浮雕、高浮雕和圆雕的造型。以前纸料店专门出售装饰所用的博古升炉、花瓶、虫鱼瓜果、飞禽走兽成为“草包”,其做法是:铁丝扎骨,上面用棉花掺浆糊捏出造型。通草压扁制成通草纸,用刻刀刻出装饰的纹样(如鸟的翅膀),覆在上面。

(3)剪贴。糊纸工艺需要的装饰纹样和线条,都由艺人直接用手裁剪出来。如捲草、窃曲、圆花、鼎炉、蟠龙等各种图案,特别是剪线排的技巧,需长期实践,才能一剪出来,无论纸张如何长度,线条如何微细,都是均匀平齐,可作纸穗,可备它用,如贴线条等。以前全用手工剪纸、施彩装饰,现在许多配件由厂家统一生产,彩色喷绘或复印,节省了许多程序。

(4)框线。概言之,是将纸糊成立体管状,如圆形、方形、多角形的立体框架,通常用于纸建筑物上的台阶、庭围、栏杆、几案、窗棱、雀替,以及屋脊、瓦筒等。也可组成变化无穷的回廊构件,亦可用于制作灯彩。

(5)施彩。毛笔沾上矿物质颜料(现代用水粉、丙烯颜料)进行彩绘装饰,或为通草包堆进行晕染。艺人中擅长工笔画和半写意画者不乏其人。

(6)安装。各个部分完成后,将之拼装起来,从大到小,中间至两边,整体到局部,装饰人物安插完成后,装上电源(早期烛火照明,当代为彩灯照明,显得更加富丽堂皇),最终完成作品。

以上工艺,糊纸艺人各有所擅长,且多数人一专多能,接到业务,分工合作

2、关键技法

纸扎技艺看似简单,其实集合了雕塑、绘画、剪纸等多种工艺于一体,是一项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其关键技法是扎骨、剪纸。

(1)扎骨。虽然多数纸扎有固定的程式化造型,但艺人们有时要根据顾客要求即兴随意扎制各种造型,对艺人们立体塑造能力是个很大的考验。扎时要牢固,并将对象轮廓准确表现出来。

(2)剪贴。糊纸工艺需要的装饰纹样和线条,都由艺人直接用手裁剪出来。如捲草、窃曲、圆花、鼎炉、蟠龙等各种图案,特别是剪线排的技巧,需长期实践,才能一剪出来,无论纸张如何长度,线条如何微细,都是均匀平齐,可作纸穗,可备它用,如贴线条等。

(三)工装器具

纸扎工具很简单,主要是剪刀、刻刀、画笔、钳子等。这些都属传统手工制造工具,并无明显革新或变迁。

——彩扎

(一)原辅材料

原料以土、棉纸、彩色纸、绸、缎、绢、宣纸、棉纸,以浆糊、国画颜料、染料、铁丝或竹篾(作内部支架)、彩珠、玉石、绒球、玻璃球等为辅。所用土为本地的二层土,纸比棉纸(闽南语音“lian shi”纸,类似棉纸,更有韧性,也称卷烟纸)已经少见,代之以拷贝纸,绸布是普通的绸、缎布。彩绘一般用水粉颜料,当代也用丙烯颜料代之。

(二)制作流程

1、工艺流程

(1)塑头手。所用土为田里的二层土,土质较好,有一定的湿度且黏性足。土里加少量水和成泥,为加强其韧性用木槌捶至绵状。如见到沙子和其它杂质即时挑出来,以免影响后面的工序。偶头塑造一般用模具制作,早期泉州纸扎所用偶头传自潮州,艺人称之为“潮州头”,有固定的程式,包括生旦净末丑和闲人(杂头),面谱单一,可用模具做出后置于火炉中烘烤变硬。后陈天恩、卢金钗艺人觉得偶头表情单调,遂自己根据不同角色捏制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头像,阴干待用。趁头像未干时将骨架(铁丝)插入头像脖颈内,等干后即可固定在上面。

毛笔沾上水粉颜料(或丙烯颜料)打底色,色调从白色到肉粉色间,根据角色需要而定,一般女性较浅,男性较深。打底两遍即可,如有瑕疵再加一遍。后晕染红晕,再勾画眼睛、眉毛、嘴巴。

手分为模塑和手工捏制两种。男性的手较粗壮,可以用模塑。但女性的手较细长,模塑指头容易折断,且手势繁多,只能用手工捏制。另,如果是人物很小,艺人直接用纸捻出五指和手掌安上便可。脚部一般穿上鞋子即可,不用塑造,或直接用模塑的鞋。但一些特殊人物如惠安女、拍胸舞人物等,必须塑造脚部。

(1)塑身。制作立体式的造型。以彩扎人物为例,先扎制造型的骨架。用略粗的铁丝拗出人物或动物大致动态。后用粗纸(早期人们所用草纸,纸质粗糙且硬,闽南人称为“粗纸”,现在也用报纸代替)卷成筒状,浆糊裱边,做出人物的两腿以及上身、双臂,根据情况,两腿、两臂竖着卷,而上身则横着卷(当代代之以报纸等,并用棉花填充躯干)。完成后一层层裱上棉纸(现代之以拷贝纸或宣纸),根据造型的凹凸,递增层次。为加快进度,也可先折叠纸张,或用纸拗出造型再糊于凸处(如胸部),裱糊上去。最后全身裱糊一层白色棉纸(表面如凹凸不平,亦可用棉花再行填补),否则着衣后会透出来。人物躯干完成后,放置太阳底下晒干,才能避免虫蛀或发霉。

(3)着衣。分硬褶法和软褶法两种。软褶法先用单色绸布统一裱糊于全身躯干(留住手脚部位),后根据人物身份、地位和情节,黏上绸布所裁的衣裳,适当捏出一些衣褶,一般用于较简单的工艺品;硬褶法则较复杂,用于人物创作。先将衣料裱糊一层粗纸(现陈晓萍改良为白色棉纸或宣纸,以免黄色透出来影响美观),塑出一定硬度,后捏出衣褶。衣服可分为三部分塑造,双臂、上身及下身,分别捏褶后裱糊于身体上。彩扎人物多为古代人物,宽袖长裙,褶皱要符合人体结构和动态,显得生动自然。

(4)镶边。衣服领口、袖口、裙底等边缘处都要镶上一条金色(为主)或银色的金葱。

(5)梳戴。头发以黑色丝绸布抽出横丝,留下竖丝,整理而成。塑造发髻时,取一些丝,用浆糊略微打湿,用手捻成束状,再拗出发型,并粘贴于偶头上。男性,则根据角色束冠或加戴盔帽。各种盔帽多以硬纸板剪塑而成,并粉彩模拟质地,加入剪纸等装饰。其它道具做法相类。

(6)刻纸。衣服、帽盔等地方的图案,一般多以剪纸花纹装饰。盔甲上鳞片也用刻刀刻出。

(7)组合。对于群组人物,进行组合并固定。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角度的安排、距离的多少,位置安排十分重要,如同舞台剧的导演,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人物的道具此时都要先做好一一安上。最后用玻璃罩罩上。

以上是彩扎人物的主要工序。有的艺人喜欢在其彩扎作品中加入动物,更增加了彩扎工艺的难度。彩扎动物的制作方法虽然雷同,但动物毛皮质感的表现更不容易,外形和动态的把握考验着艺人的造型能力。

2、关键技法

彩扎技艺看似简单,其实集合了雕塑、绘画、裱糊、梳头、裁缝等多种工艺于一体,是一项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其关键技法是塑头、塑身、着衣。

(1)塑头。考验的是艺人们塑造人物角色的能力。早期彩扎用潮州头,不用考虑这个问题。陈天恩及其徒弟们开始塑造脸谱各异、性格鲜明的人物,从戏曲人物到仕女,以及现代人物,考验艺人们对性格和表情的把握能力。

(2)塑身。对躯干的塑造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一个艺人对人物动态的整体把握,除了一般的特征(如女子的细腰、凸胸)外,不同角色的肥瘦、体态、动作等,都在这一阶段完成。所以艺人边做边停下来观察,甚至自己比划动作,研究人物动态。经过不断的修正才能达到效果。

(3)着衣。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根据人物的身份、地位,小小的衣服考验作者的剪裁、装饰、色彩搭配,以及对衣褶的处理能力。

(三)工装器具

彩扎工具很简单,主要是剪刀、刻刀、镊子、竹刀、针、画笔等。这些都属传统手工制造工具,并无明显革新或变迁。只是一些材料上的改良,如传统用淀粉浆糊或陶胶(陶塑胶水),现在用白乳胶、502、牛皮胶等,原来用铁线扎骨,陈晓萍改革用铜线代替,使之能更长久保存。

三、工艺历史与价值

(一)工艺历史:

1、起源发展期:

中国彩扎艺术源远流长。早在中国唐代,彩扎艺术已开始盛行,匠人们用竹篾作骨架,通过艺人巧妙的构思和娴熟的技艺,可以扎制成各种飞禽走兽、名山古刹和广为流传的戏曲故事。到了宋代已发展到极盛时期,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彩扎匠人“剪绫为人,裁绵为衣”,已经能扎出寿星、麻姑和栩栩如生的寿桃、寿面,作为献给长者寿诞的礼。

福建省彩扎,已有千余年历史,俗称“糊纸”或“纸扎”。 彩扎的缘起与发展都同乡风民俗息息相关。福建沿海市镇的形成,刺激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封建迷信陋俗也伴随而来。为图吉利,不论建房、开市,商贾富绅必糊扎“鳌山”以期纳福迎祥。鳌山上有楼台亭阁、花草树木、人物和禽兽等,往往选用某些故事情节,以寓吉祥如意。为敬神送鬼、“超渡”亡灵,民俗也要扎制冥屋,设置人物、用具、冥钱等等,以祈冥福,而驱邪镇恶。农历七月“鬼节”,闽南“普渡”之风甚盛,家家户户兴办彩扎。内容有台面戏剧:“大戏”有人物十余人一场,小戏则三五人一场。婚喜则扎“天仙送子”“花篮尪仔”,丧事则扎“灵厝”药师;乡间庙会则为小孩扎制小型的、传统的人物和动物。元宵、中秋时节,则扎制花灯,以竞相媲美。

清代,泉州已有专业纸扎店。同治年间(1862~1874年)开设在义全寮仔街的“锦茂”纸扎店最古老,传有四代,民国18年(1929年)迁到大隘门口后改“金传胪”(因原址附近有一座“传胪”石牌坊而得名)。当时,还有陈其寿的“玉版成”,张春肢的“棉成”,陈霖司的“泉兴”,蔡细只的“新楮宗”,蔡乌纳的“建兴”等。其中以蔡细只的“新楮宗”历史最久,可追溯其外祖父开设的“楮宗”号。民国期间,尚有林存忠的“工艺糊纸店”,苏荣来的“金奇然”,杨兴司等人的“仿真成”等糊纸店。泉州纸扎有戏剧故事、花鸟盆景等,制作精致,作为民俗喜庆礼品在泮宫口的“物华泰”经销,颇受欢迎。还有花巷口的洋货店“南华泰”,因有利可图也经销。近百年来,民间广为流传的著名的纸扎艺人,有王臭司,擅长扎制人物,民间传说,他扎制的人物可谓栩栩如生,动态传神。其次如张守训,他的扎骨、画笔、剪贴为纸扎界所推重,而其高徒党司的框线,更是独擅一时。此外,黄申赐所扎制的飞禽走兽、叶羽司、叶大全父子精于剪路,玉树司(南安),阿猴宣司精于画笔,在闽南都是赫赫有名的。(本段材料参考《泉州“糊纸工艺”古今谈》,周海宇、林建平,1984年12月,《泉州文史资料》第十七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泉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2、创新期

纸扎品在现代则逐渐发展为单纯为丧葬服务的传统“纸扎活儿”,用纸和竹篾做的各种神像或佣人、市井人物形象,用来供奉神灵,或为纪念死去的亲人连纸钱一起烧掉,民间称为“糊灵厝”。 但纸扎很粗糙,只有正面糊了纸、画了形象,而后面直接就能看到里面的竹条和碎布棉花等。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满足大众娱乐文化和民俗节令,以及旅游工艺品的需求,在陈天恩等人的创新之下,泉州发展出了 “灯彩”、“绢人”、“仿真动物”等新的彩扎工艺,材料上也由过去仅用纸扎发展成为使用土、树脂、丝绸布料等,使之更加富于表现力。

1952年,泉州纸扎艺人陈天恩等扎塑十多件反映旧社会婚姻制度情况的彩扎,参加晋江的婚姻法展览会,因为材料都是用色绸代替色纸,因此领导为其命名“彩扎人物”。1953年,陈天恩受地、市文化部门的委托,邀集晋江、南安、惠安三县10多位糊纸艺人,在开元寺内扎制大型“鳌山”,参加晋江地区工艺美术展览会。同年,陈天恩创作“水漫金山”、“牛郎织女”、“武松打虎”、“大闹天宫”等作品,参加华东地区展览会,获得好评。

1954年,泉州美术工场成立,泉州有糊纸艺人7户18人,其中3人(陈天恩、卢金钗、陈沧浪)参加了彩扎车间,陈天恩任主任,并授徒卢金钗,临时工多人。此时彩扎不仅题材内容新,而且工艺也有所改革,将半面人头,改为整颗头的彩扎人物,改浆糊粘贴为树脂粘贴,克服易脱落、易虫蛀的缺点。头面塑造都按情节需要,改变过去一头多用的传统。大量发展有玻璃罩保护的戏剧人物、花鸟盆景,彩扎成为具有特色的民间美术品而受中国美协的重视和订货。之后为了普及美化人民的生活,也生产了部分主要由陈沧浪、陈国铭(陈天恩之子)等设计的通草类小巧玲珑,价廉物美的小圆屏风,通常作为闽南女子嫁妆或案头摆设之用,造型清秀、美丽,十分抢手。此外,也应宗教信仰的需求生产部分关公像、观音像等神偶。1957年,北京朝花出版社辑录陈天恩、陈沧浪、卢金钗的作品,编辑出版了《泉州戏曲彩扎人物》画片。陈天恩的《观音》《牛郎织女》《水漫金山》《陈三五娘》《霸王别姬》《西厢记》《红楼梦》等十四件入编。1959年,陈天恩的作品《醉打金枝》《武松打虎》入选福建省工艺美术选集。此时,配合政治宣传需要,也创作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生产斗争的作品,如自1958年第一次创作彩扎人物《江南活武松盖叫天》之后,至1972年过世前,卢金钗连续创作了《敬老院》《托儿所》《饲养员》《渔网两丰收》《养猪积肥》《八女跨海凯歌还》《各族人民大团结》等作品,歌颂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戏剧人物创作《五虎将》《花木兰旋归》《霸王别姬》等均得到很高的赞誉。

进入“文革”期间,彩扎车间基本停止生产,但其间,出于政治任务彩扎组还创作了大量的样板戏人物,如卢金钗创作了《李玉和》《阿庆嫂》《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杨子荣》等人物形象。1972年卢金钗创作的《西游记三打白骨精》、《麻姑献寿》《貂蝉祝月》《天女散花》参加省工艺美术展览和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

文革后,泉州工艺美术公司彩扎工艺厂继续创新和生产彩扎工艺品,花色品种,日新月异时彩扎正式工人十几人,临时工较多,彩扎工艺品进入生产的辉煌时期,产品主要是供国家文化部门出国展览之用时重点培养的艺人包括陈昌土、陈冬冬、陈晓萍以及张丽华、张小平等人。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些艺人纷纷自己办彩扎工艺厂。

受改革开放新的经济大潮冲击,再加上社会化生产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泉州彩扎工艺逐渐衰落。1989—1992年,泉州彩扎工艺厂由国营改为自负盈亏,工艺厂采取自救方式,时彩扎师傅有张丽华、张小平、陈晓萍带领一些工人自筹资金承包自救,不久张丽华故去。由于资金不能回笼,于1993年彩扎工艺厂倒闭,工艺公司将之归入民间工艺厂设立的彩扎项目组,只留下张小平、陈晓萍、蒋丽雪、陈德丽四人,其他工人纷纷改行,一些艺人应顾客需求为“灵厝”提供较精美、高级的彩扎人物装饰,甚至为民间龙灯制作龙头。他们所做《双凤朝牡丹》《飞天仕女》以及一些飞禽走兽类的彩扎工艺品作为闽南女子的嫁妆,销路很好。也有零星艺人坚持彩扎人物创作,如陈冬冬继承了父亲陈天恩彩扎技法,以泉州民俗和古典仕女为题材,所塑造形象栩栩如生,代表作品有《蝶恋花》《泉州南音》等。但从整体来说,艺人们的彩扎创作走向衰落,特别是创新更是很少。

当代彩扎艺术很少作为独立的艺术作品而存在,而是作为“灵厝”和灯彩的附属装饰品,前者有较固定的程式,后者有一些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灯彩,特别是拟形灯,本属纸扎的范畴。林存忠对传统纸扎工艺进行改良,不用竹篾做支架,而改用铁丝,并用废旧报纸打成纸浆,再捏出各种形状,涂上胶水粘成,最后根据需要喷上各色油漆,安上配饰,装上电源。代表作品有巨型花灯《龙舟》和《彩扎天坛》等;将灯彩与彩扎人物结合始于陈国铭,他将彩扎人物黏贴于花篮灯体上,颇受好评,后其转行。80年代,曹淑贞依此法作出《红楼梦彩扎灯》参加开元寺花灯展,2007年,其扎制六角亭子灯,灯身装饰《陈三五娘》《南音》(被闽台缘博物馆收藏)《桃花搭渡》《南少林》《火鼎公火鼎婆》《惠安女》六种以闽南民俗为题的彩扎群像,参加2007年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其后,又陆续创作了《中华56各民族》《郑成功收复台湾340周年》《二十四孝图》等系列彩扎花灯。近年来也涉及彩扎人物创作;陈昌土,将纸扎一些技术运用于宫灯创作,他运用纸框做骨架,外饰以各种装饰,造型结构,绚丽大方;张小平也是至今仍然坚持彩扎人物创作艺人之一,他师承陈天恩,继承了人物创作的手法,造型逼真传神;陈晓萍(陈天恩之子)继承父业,其所创作的彩扎人物《火鼎公火鼎婆》《木兰从军》等作品深得父亲真传。

当代纯粹的人物彩扎创作走入沉寂期。幸运的是,从去年开始,陈晓萍重拾父亲的手艺,还原了这项独特的技艺并有所创新。其创作的作品采取原滋原味的彩扎人物手法,无论是头像、四肢、衣服,甚至头盔、兵器等道具也是一丝不苟的按照彩扎手法完成,只是造型上融入了许多当代的元素,题材也从戏曲、古典仕女扩展出了许多闽南民俗题材,如拍胸舞等。

四、传承路线

(一)传承谱系

(二)传承路线

陈霖司、陈泮水(1979-1938)、王臭司、张守训、黄申赐——陈天恩(1916-1989)——卢金钗、陈冬冬(1955-2008)、陈晓萍(1958)、曹淑贞——陈熙雅(1985)

(三)传承方式

早期的纸扎工艺一般以家族传承,少数为师徒相授,一般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所以民国之前的纸扎艺人都是男性。新中国成立后,并以合作社的形式(泉州彩扎车间)生产,因此在传授技艺方面,以工厂师傅带徒弟、老人带新人的方式,很好地克服了传统家庭手工技艺传承所存在的“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等陋习,也改变了传统的师徒关系,师傅倾囊相授,没有任何隐瞒之处。这种新型的带徒方式,大大简化了传统的拜师仪式、出师要求等条件。

今日,彩扎艺人进入校园,为学子们倾囊相授,如曹淑贞2010年受聘为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艺术教育系的师生传授彩扎花灯手艺,每周四节课,风雨不断。2012年起不定期为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授课;陈晓萍受聘为泉州群众艺术馆以及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传授灯彩技艺,培养了诸多人才。多年来,其远赴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印尼、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传授彩扎灯技艺。此外,慕名上门学习的人亦不在少数。

作为一门手工技艺,长期以来基本以口头传授和手工示范为主,少有理论上的总结。

五、业态现状

(一)市场因素

彩扎工艺,依托宗教信仰、民俗生成。福建的民俗文化发达,宗教信仰之风日盛。为驱邪镇恶,迎神纳福,人们在各种红白喜事都要用到纸扎工艺品。在艺人们的努力下,创新了彩扎工艺,以彩绸代替粗陋的纸扎,以此开发出工艺品并风靡于上世纪五、六、七、八十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念的转化以及民俗的弱化,当代彩扎只能寄生于丧葬行业和灯彩行业之中。“糊灵厝”依然是闽南人丧葬仪式上不可缺少的一项开支,少则几百元,多则几万元。但随着火葬的施行,仪式的简化,纸扎的市场缩减,随着印刷业的发达,纸扎原有的手工性质也严重退化,以前艺人一把剪刀、一把刻刀走天下,现在许多机器生产的配件代替了手工,其艺术性也弱化不少。

如此,彩扎的发展注定要偏离其原有的实用角度,走向纯粹审美的发展道路。陈天恩等人已经开拓了道路,陈冬冬、张丽华、张小平等继承技艺,但已故去。今日掌握彩扎工艺仅剩张小平和陈晓萍,张小平患眼疾,很少创作。近年来陈晓萍重拾父亲的手艺,还原了彩扎人物的全部工艺,并创作出了《三岔口》《陈三五娘》《火鼎公火鼎婆》等高水平的作品,在技法上有所改进和创新。此外,曹淑贞坚持做彩扎花灯并传其女儿李静咏,但技艺尚浅。

(二)自然因素

相对于其他手工艺品的衰落, 彩扎工艺基本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

(三)社会因素

如上述分析,彩扎行业的衰落主要缘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长期以来,人们对彩扎的喜爱固有审美的因素,但由于其特殊的“一次性”用品性质,即用后立即焚毁,所以艺人从不考虑所糊人物的完整性(只做前面不做后面),也不在耐久性下工夫,因此闽南有俗谚云:糊纸不存后,讽刺人不作长远考虑。从陈天恩等人开始,艺人们在满足实用性的前提下,开始探索彩扎艺术独立的审美价值。彩扎人物的创作,其造型固然精美,但其所使用的材料(纸、浆糊等),原始的手段(层层裱糊),漫长的工序,高超的技艺要求,使之很难在市场上立足。特别是其保存时间很短,很难吸引到收藏者。因此,彩扎工艺的衰落是不可逆转的一个潮流。目前,继续“彩扎人物”创造的,也只有陈晓萍、曹淑贞二人,年龄较高。

六、保护措施及保护建议

(一)抢救保护措施及落实情况

根据泉政办﹝2013﹞196号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关于泉州市抢救保护传统工艺美术濒危品种技艺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彩扎技艺属13项抢救保护性艺种之一。通知认为,“艺种历史悠久,地方特色鲜明,文化艺术价值较高,享有较高社会声誉。因市场需求少,从业人员年龄偏老而濒临失传的品种技艺,通过政策和资金帮扶,恢复开展作坊式生产经营,并带徒授艺培养后续技艺人才而得到传承保护。”

方案实施三年来,取得了较有效的成果。首先,建立保护单位,给予荣誉称号。对从事彩扎技艺的传承人曹淑贞给予“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并授予泉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传统保护单位,对彩扎技艺进行更好的抢救保护。其二,资金补助,扶持发展。对彩扎技艺传承人带徒给予双向补贴,2013年至2015年共划拨“大师带徒授艺补贴”10.8万元;并给予“濒危艺种抢救保护补助资金”3万元;有了资金的支持,曹淑贞、陈晓萍等人才能维持作坊运营,专心创作,并将手艺传授给其女儿,使彩扎技艺后继有人。第三,整档搜集,永久保存。与档案局联合搜集整理传承谱系、技法流派、名家名作、典籍记载、传统图谱,并永久保存档案馆。

(二)抢救保护建议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为现状所深深忧虑,目前能独立创作的也就陈晓萍、曹淑贞等为数不多的艺人。据其介绍,掌握这一项技术,至少要花三到四年的时间,对于讲求“时间就是金钱”与“追求效率”的今天,相信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习这门手艺。

因此,艺人建议,除目前鼓励艺人带徒外,还应有相应的政策与资金来鼓励与保证徒弟们的安心学习。

专家建议:

1、保护和记录,彩扎人物绝大部位创作作品已经无处寻找,除了陈晓萍捐赠给群艺馆的几件包括陈天恩、陈冬冬的作品外,尚留有林存忠、陈昌土的作品,但数量都很少,其它多流落民间,损毁严重。如果不抓紧收集和记录,就来不及了。因此,政府要建立专项的基金,尽量征集散落民间的彩扎人物作品、传统图谱,有机会回购一些精品,作为展示和传承之用;

2、向老艺人订制各类题材的精品,保存和记载这门手艺;

3、彩扎技艺不可能走市场化发展道路,但可以走精品化的道路,发展彩扎人物创作。可设立专项基金,采取向艺人们订单的方式,鼓励艺人创作,既保存了手艺,又使得这项手艺得以传承发扬。

[责任编辑:傅少锋]

延伸阅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请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你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创意团论坛交流反馈。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注册论坛:创意团(www.hxci.cn/bbs/)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