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七省巡按刘望海 四省为其立生祠

时间:2018-07-20 来源:泉州晚报

水池中有疑为獬豸造型的石雕构件

刘望海父子侍御石坊原立于惠安邑内鳌震铺北门当街,今只遗部分构件

“古直”牌匾为明代书法家张瑞图亲笔所题

大门上高悬“侍御总宪”匾额

刘望海墓陵遗址上有“望海刘先生葆真处”石牌坊

刘望海故居的入府通道如画卷般舒缓地铺展而下

报德祠前的石狮子栩栩如生

编者按:

泱泱历史回眸间,彬彬英贤接踵现。即日起,本报环湾生活周刊开辟栏目《温陵名人府》,这是一个叙述温陵史话,弘扬贤达雅范的栏目,根植于泉州悠久的历史文化,重读温陵名人的人生境遇,勾绘闽南人的性格神韵、气节风骨。我们力求以全新的视角去回顾历史、解读名人,从而更好地把握当下、展望未来。

明朝刘会为官时修县志、筑石堤、蠲免税、置义仓,德政颇多;故居在今惠安县城内,为御赐建造的“驷马拖车”式府第;卒葬洛阳石船山,陵墓前有石牌坊,彰显尊崇地位

“陟科山兮晨光焕,岿岿兮予祠堂。”这是明代“总宪侍御”刘望海的生祠——惠安“报德祠”内碑刻上的一段碑文。这位为政以德、一心为民的清官,因为做了有目共睹的贡献,在世时就入享生祠,接受百姓的奉祀,在历史上留下了清隽的一笔。

□本报记者 吴拏云 实习生 洪舒婷 文/图

民众感恩

建造生祠

惠安县城西郊有座“登科山”,又名“科山”,远近驰名。据说北宋初,泉州太守蔡襄的表弟卢瞻曾于山上结庐读书,后中举登科,此山因得其名。科山上有座科山寺,历史悠久,寺内迄今保留着由宋至清末民初的摩崖石刻20多处,以及庄先生(庄应祯)祠一处。一代高僧弘一大师曾多次到该寺讲经说法并题有“慧水胜境”四字于寺内。其实,科山寺内东侧还有一处胜迹,那就是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的“报德祠”。这座报德祠门面不大,不过来头很大。该祠古为生祠,里面供奉的是明代赫赫有名的按察使、惠安人刘会。

刘会,字逢甲,号望海,万历癸未(1583年)进士。刘会的祖父刘清,原籍河南开封府固始县,后举家入闽,先居惠安北部东头埔(今属泉港前黄镇),后迁惠安县城北门。刘望海在惠安很出名,倒是他的本名较少人知晓。刘望海在出仕后,初授浙江萧山县令,后擢御史,先后巡按广东、云南,后巡视京营、历南北京畿(此即巡关御史),后来钦点为七省(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巡按使,最后以按察使衔致仕。在任期间,刘望海总是能体察民情、为民办实事,深得百姓爱戴。

据乾隆版《泉州府志·卷之49·明循绩》载:“(刘会)擢御史,上建储及东宫讲学疏,巡按广东,过家值倭警,以久入民籍,寺田增价至万七千有奇,民不堪命,即走白当事,悉从,蠲(juān)免。”刘望海奉旨巡按广东时道经故乡惠安,正值倭患又起,福建抚台清查寺田,追缴田赋税收以备军粮。这一查不要紧,竟要求惠安民众要补交赋税高达1.7万两银子。当时惠安歉收,百姓尚且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如何出得起这么多的税银?刘望海闻之挺身而出,直入衙署力陈现实状况,说服当事官员豁免了这一额外的税收。如此一来,大大减轻了惠安县百姓的负担,使得民众感恩戴德,奔走相告。

据泉港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郭民富介绍,万历三十九年,恰逢刘望海69岁,惠安民众聚集在一起为其祝寿(提前过七十大寿是当地传统习俗)。惠安县令杨国章倡议在登科山上为刘望海塑像、建生祠,供瞻仰敬祀,获得百姓的支持。这座生祠就是“报德祠”。后来,惠安举人康士晋亲撰碑文记载此事,碑中共录有100多个前来贺寿的名字,皆是当地的耆老、乡宦、缙绅、文人之流。人们在寿宴上为刘望海祝寿,兴之所至,“觞并举兮紫霞偎,翩跹兮公醉”。泉州名士何乔远另撰有一德政碑记,详述刘望海为民蠲免寺田税一事。时至今日,这两块古碑仍屹立于报德祠内。

家住惠安的刘望海后裔刘良周告诉记者,刘氏族人每月都要到报德祠来祭拜刘望海。如今祠内的那尊1米多高的刘望海石坐像,正是当年杨国章等让惠安石匠参照刘望海本人样貌而雕琢的,栩栩如生,看上去也特别亲切。报德祠门前刻有柱联:“泽惠苍生堪报德,廉昭社稷即施仁”,对刘望海的美誉可谓尽在其中。

多地巡按 遍施德政

在报德祠内康士晋撰写的碑文中,记者发现有“惠之以生祠祠乡先生者,则自今人士为侍御望海刘公只举焉”字样。“只举”在古文中有“唯一举措”的意思,也就是说,按照碑文所载,在刘望海之前,惠安还从没有过以生祠敬奉在世乡贤的先例。更不得了的是,文中亦称:“公持节中外久,所至为德,于淛粤垊滇间俱有祠。”郭民富告诉记者,“淛”同“浙”,指的是浙江;“粤垊”指的是广东;“滇”指的是云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刘望海除了在福建外,在浙江、广东和云南三省内也同样拥有生祠,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震惊。为什么刘望海能在浙粤滇有生祠呢,这就要让我们来回溯一下他的仕途生涯了。

“山影乍浮沉,潮波忽来往。孤帆或不见,棹歌犹想象。”诗人薛据早在盛唐时期就曾在《西陵口观海》诗篇中描绘过湖潮大涨时的场面,这西陵口正是位于浙江萧山的西兴镇内。刘望海上任浙江萧山县令时,发现该县每逢湖潮大涨时,大水便会漫过堤岸冲毁田园庐舍,这场面可是一点都不诗情画意。他忧心如焚,在奏请朝廷得到批准后,立即在西兴镇构筑石堤及龙口闸,“捍海为田数千顷”,当地民众的田园保住了,感其德“民祀之镇海楼”。清乾隆《萧山县志·第22卷·名宦·明》载:“(刘会)知萧山初,赋役不平,每岁折富户数十名,其役费摊加各里,名曰折差,里户日益困,会尽革之。建西兴石塘及龙口闸,为民永赖。”刘望海在萧山取消了“折差”这种摊派性费用,切实保护了百姓的利益。泉港区文史学者黄惠龙表示,除此之外,刘望海还主修了《萧山县志》6卷。明代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刘会,《萧山县志》六卷(万历己丑修,邑令)。”《萧山县志》卷2内题:“知县事、温陵刘会修,邑庠生戴文明、张谅、蔡大绩编校”。

万历十七年(1589年),刘望海擢御史。任内,刘望海奏请确定皇太子人选;并劝请广开言路,宽宥因言事、谏诤而获罪的臣子,其忠正敢言可见一斑。随后,刘望海被派遣巡按广东,又逢广东闹饥荒,这时的他依然把纾解民众疾苦放在第一位。据清嘉庆《惠安县志·卷23·卓绩》载:“(刘会)出按广东,故宜发赈,赈出锾金,置义田。”通过发赈金、购置义田的方式,帮助民众渡过难关。他还建立社仓、义仓,其作用一是可以赈灾知民,二是可以安民弥盗。据郭民富编著的《刘会望海》一书介绍,刘望海倡建的义仓多达12个。直至清代,广东人还深深怀念刘望海,志书记载:“历于今,仓与谷虽非故,而刘公之德,父老犹啧啧焉。”虽然现有志书中没有记载广东人何时为刘望海立生祠,但可以推断,应是在赈灾之后所为。

在这之后,刘望海转任巡按云南。当时云南采矿业方兴未艾,矿区广征劳役,宦官横行无忌,百姓苦不堪言。刘望海一见,二话没说,立即奏请免除百姓的矿役。嘉庆《惠安县志》载:“继巡云南,矿役方兴,阉珰横甚,奏罢之。芟除百濮,请设流官如内地;置学田,以给诸生。”从购置学田、资助诸生就学这件事上不难看出,刘望海对于地方教育也是十分重视的。他还参与兴建昆明太和宫。可惜的是,志书中也没有记载云南人何时何地为其立生祠。但从刘望海在云南的所作所为上看,民众为其立生祠的理由,着实很多。在刘望海的墓志铭中也记载称:“(刘公)居滇八年,滇人仰公如父母。”

刘望海后来还出任江南藩地参政,父子并封“总宪侍御”。随后刘望海又被钦点为七省(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巡按使。两年后,以按察使衔致仕返回惠安。

罕见建筑 存世稀少

在惠安县城中山北路旧城北门头,有一片气派非凡的明代古民居,燕尾翘脊,出砖入石,与周围林立的高楼形成鲜明对比。据刘望海家族后裔刘木桂、刘恵珠等人介绍,这里就是刘望海的故居,该建筑群占地6000多平方米,由四列建筑群并排拔地而起组成,人称“驷马拖车”式府第。据说,这是明万历年间,刘望海致仕归里,朝廷恩赐建造的府第。“驷马拖车”寓意高车驱马,地位尊崇的意思。当时由于建造工程浩大,历10余年方告竣。临街的大门上高悬“侍御总宪”匾额,字体雄遒方健,看落款应是刘望海亲题之物。门口还竖立着福建省级文保单位保护碑。大门楹联为:“河南衍派家声远,惠北植基世泽长”,已将刘氏这一族的来历道破。

一进大门,一眼望去让人不禁心生惊叹:一条由两侧红砖墙夹道形成的通道,如画卷般舒缓铺展而下,似乎深不见底。这条画轴般的入府通道还分四层小石埕,每层各有数级台阶。据刘氏后裔刘炳文、刘锦江介绍,这入府的台阶共有18级,俗称“十八学士朝莲花”(府第对面为莲花山)。走出通道后,眼前豁然开朗,由南到北,四列大厝一字排开,每列各由三落五开间厝邸组成。整片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规整,深广有度,层次分明。各列大厝,一式以门厅(带下房四)、天井(带榉头房二)、大厅(带大房和五间四)和后清(带后房四)为格局,辅以亭台楼阁池塘假山等设施。刘望海故居古厝大厅前,挂着块写有“古直”的牌匾。据介绍,此匾为明代书法家张瑞图亲笔所书,弥足珍贵。

四列大厝前还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石埕,同样以红砖墙围成。在这石埕的红砖墙上嵌着许多古建筑构件,刘良周先生称,这些建筑构件来自于刘望海父子侍御石坊。该坊系明万历帝钦赐构建的,原址位于惠安邑内鳌震铺北门当街。石坊雄伟庄重,雕刻精细。1931年,军阀陈国辉为拓宽惠邑街道,将石坊拆下。石坊上包括“父子侍御”、“恩荣”、“巡按广东”等石匾在内的部分石构件,由刘氏后裔收藏至今。古人很喜欢用动物来隐喻官职,如府推官或御史台一般别称以“豸史”,御史为“獬豸”,都察院御史则呼“豸绣”。我们在刘望海故居中就发现了一块类似獬豸造型的石雕构件,被放置于小水池中,其雕刻独具风韵。刘良周表示,这也是父子侍御古坊上的构件之一。

中国古建筑研究所已退休的古建筑专家孙彬告诉记者,他之前到惠安参观刘望海故居时发现,该建筑群属“减柱造”结构,这在当下已十分罕见。“减柱造”建筑始于元代,到了明代以后就很少采用了,所以存世量稀少。孙彬先生还解释称,所谓“减柱造”是一种古代建筑柱网结构中减掉部分金柱的做法,这种建筑的优点是能营造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梁柱“易弯曲”,他表示“减柱造建筑如果合理使用的话是没有问题的,但后世出于安全考虑会给它增加支撑柱”。孙彬认为,“减柱造”建筑如今难得一见,这增添了刘望海故居的欣赏价值。

持廉秉公 后世瞻仰

据郭民富、刘恵涛、刘恵臻等人介绍,刘会的次子刘赓后来又迁回祖居地东头埔居住,其墓今位于泉港区前黄镇三朱中学南面围墙外,是一个典型的明代墓茔。后来,刘氏的后裔还在该墓中发现了刘赓的墓志铭。我们一起查看了这块墓志铭,发现其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刘赓夫妇的生平事迹,以及其5个儿子名字、功名、婚姻情况,还有其他亲人子嗣的情况。不过此墓志铭缺损字较多,从现存的内容看没有涉及刘望海的叙述。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刘望海去世,享年76岁,葬于洛阳石船山(即今台商投资区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内)。其墓茔人称“鲎穴”,墓前两旁有石马、石兽、石羊以及文笔望柱各一对,规制颇高。

刘望海墓陵遗址上还有完整的“望海刘先生葆真处”石牌坊,坊后正中镌刻着万历帝所赐的“持廉秉公,贞规雅操”八字。这八个字可以说将刘望海一生形象刻画得丝丝入扣,也为研究刘望海其人留下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请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你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创意团论坛交流反馈。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注册论坛:创意团(www.hxci.cn/bbs/)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