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江苏传统工艺大师:守住“匠文化” 在研究中传承技艺

时间:2016-04-28 来源: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4月25日讯   “每一项绝技绝活都需要长时间的潜心学习,年轻人更需要有老一辈艺术家的恒心和毅力。”蓝印花布传承人吴新元这样说。今天,在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中的绝技绝活展区,大师们纷纷表示为了能够让传统文化和技艺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一直在坚持不懈,努力寻找”接班人”。

陈伯余正在整理精品之作《郎世宁百骏图》。这幅作品用了八年时间,全部用头发秀成

蓝印花布大师吴元新与女儿整理作品

谢山峰正在进行盆景造型

朱今更的裸眼微雕作品

吴新元:40年演艺“蓝白人生” 女儿、女婿当学徒

吴新元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曾抢救保护蓝印花布等传统印染实物遗存两万余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样的坚持曾被不理解,但在吴新元看来,能够把蓝印花布传承下来,并且成立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这一切都是对他付出最好的回报。

“为了把蓝印花布传承下去,我做了许多努力。从三个方面,我们和苏州大学、南通大学合作,招收高学历研究生进行专业研究;在社会上,招收真正喜欢蓝印花布的年轻人,进入染坊,让师傅带徒弟;还有就是家族的传承,我把金融学专业毕业的女婿叫回来当学徒,把北京艺术研究院毕业的女儿叫回来一起做。”吴新元告诉记者。

采访中,吴新元和记者说,培养好年轻人在技艺过程中不断做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做传承,才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代传下去。

陈伯余:视发绣“为瑰宝手把手带徒弟

陈伯余研究发绣有40余年的时间,他最深爱的发绣长卷《郎世宁百骏图》被估市值不低于600万,在2014年被专家评为国宝级作品。这样的一幅作品用了上百斤头发,将头发加工染色,用到颜色上千种。八个绣娘花了四年多的时间才完成。人到中年,陈伯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打造发绣精品上,力求做出传世之作。“别人画不出来的,你要画得出来。别人能画的,你要画得更好。”陈伯余仍一直坚持在绘画一线,亲力亲为,绘制这么多幅画,从来没有画错过一笔,扎实的画工令人惊叹不已。除了钻研作品,陈伯余还致力于传承东台发绣艺术。“手工艺术是瑰宝,要是这样慢慢绝迹那就太可惜了。”

”年轻人太浮躁,坐不住,没办法沉下心来,没有年轻人愿意拿着微薄的工资去学习一项不能立即看到成效的技艺。所以我的徒弟都是40多岁的。"眼看从事发绣绘画设计的人越来越少,陈伯余很是着急,现在他带了几个徒弟,手把手地教,就希望能把这项艺术好好传承下去。

裸眼微雕遇传承难题 78岁朱今更成为“最年轻”传人

朱今更很健谈,他是启东朱氏裸眼微雕第17代传人。在一厘米大小的珍珠上,78岁的朱今更可以刻上一首唐诗。在一个如拳头般大小的海贝上面,可以刻2550个文字。这样的工艺对眼力和身心的要求极高。朱今更告诉记者,他是一个工程师,业余时间全部倾注于微雕创作。这60多年来,作品已有两千多件。他的瓷刻“早春图”获香港最高荣誉奖——金紫荆大奖。“唐诗”根雕荣获国际艺术金爵奖。

”静出思,思出智,智出万象。”在朱今更工作中,需要极安静的环境,为此他至今都没有用过手机。在传承方面,却成为朱今更最难以提及的话题。“我有三个儿子,都没有学习这个技能,我也没有招收徒弟,一直都是亲历亲为。”

90后盆景工艺传承人“乐在其中

23岁的谢山峰已经是业界小有名气的“盆景造型师”,一个个黑松盆景在谢山峰的巧手下,形成了极具艺术感的收藏珍品。”从小受父亲和父亲师傅的影响,一直很喜欢盆景,高中毕业后就跟随父亲学习,希望能够将这项技能传承下去。”谢山峰告诉记者。

一个黑松盆景的形成需要十几年的时间积累,从山上大树上截下来后,在十几年间不断施肥、浇水培育,等到枝繁叶茂才能开始造型,每一次造型都要三个多小时。这样的耗时且枯燥的工作在90后谢山峰眼力却充满着意义。“我每次修剪都需要很安静的环境,并且乐在其中。上山晒成黑炭,造型时手部起茧,都是常事,就当我长的着急点儿吧。”谢山峰开玩笑的说着。

[责任编辑:谢自旋]

延伸阅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请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你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创意团论坛交流反馈。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注册论坛:创意团(www.hxci.cn/bbs/)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