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创精英 > 内容

蔡笃取油画:历经波澜的静谧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11-19

要说职业画家蔡笃取的作品,“渔船”是不能不说的。这是因为,数量上,蔡笃取从事艺术创作到现在,半数以上的作品题材都是“渔船”;质量上,从2003年开始至今,蔡笃取先后13次入选国展,作品无一例外是“渔船”,目前所有获奖的作品也是“渔船”。

蔡笃取的“渔船”往往笼罩在多种气氛之中:晨曦初现的绯色海滩,沧桑夕照的火红淤泥,晴日蓝海的波光潋滟,细雨初晴的如邸海面……

蔡笃取笔下的“渔船”呈现出多种面目:退役的长条竹筏舟、漂浮海面的宽竹筏、鸿运当头的古雷舢板、前窄后宽的福船、鱼排之间驰骋的轻舟、在海风海浪中散开的船骨架……

然而,蔡笃取的“渔船”不变的是:它们泊在避风港里,呈现出一种“归航的静谧”;透过这种静谧,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它们搏击风浪的曾经,而正因为穿越了重重波澜,历经繁华更显淡然;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唯有历经风雨漂泊,阅尽人间沧桑,才能真正体会“落叶归根”的自在。

对蔡笃取亦然。

包括渔船,还有门系列等等,他的作品总是笼罩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故园之情”。

渔船:最怕落寞淤泥中

出生于1967年的蔡笃取从职业高中毕业后,便走上了绘画道路,但是他的画船是直到2006年才开始的,年限不长却成为了毕生追求。

这样的转捩,源于蔡笃取与一艘“被废弃的渔船”的不解之缘。

2005年,泉州画院组织了一次采风,这样的采风每年都有几次,但对蔡笃取的艺术生涯而言,这次采风意义非凡。

采风地点是石狮市蚶江镇,与其他沿海地区不同的是,蚶江不仅有海洋、礁石、渔船等典型风物,在石湖村西北还有一个自明代伊始的古码头,现在叫做石湖港,港口里唤作“林鸾渡”所在的沿岸,有一座“再借亭”,该亭的亭名和碑记均出自明代大学士、书法家张瑞图之手。

就在这个地点的海滩上,蔡笃取的目光被一条停泊于落潮淤泥中的渔船摄住,驻足良久,忽然不忍离去,此后他回忆起来,“‘再借亭’边上的一叶扁舟”便植入了他的脑海,始终挥之不去。

此时,正好是秋日午后三四时,夕照未来,阳光不烈,石湖港的落潮未涨,宽阔的海滩上遍布黝黑糯软的海泥,倘若踩踏必双腿没尽,这一只木板船躺在海泥之中,它的身子比一般的渔船长一倍以上,宽度又比一般的渔船窄,因为四周沉寂,没有其他船只,使这条模样少见的渔船更加引人注目。

除了身形独特之外,蔡笃取发现,这条船的船板老旧,呈现破败之像,这显然是一艘退役的渔船,从它斑驳的木纹,还是不难看出它劈波斩浪的光辉岁月,是岁月成就了他,而今反被岁月抛弃,成为了“无主之船”。

蔡笃取心生感慨,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整个身心都装着这条船,似乎隐约见到了令人唏嘘喟叹的命运。

于是他开始画这条船,这条废弃渔船成就蔡笃取的第一幅渔船题材的作品,蔡笃取为它取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最怕落寞淤泥中》,只见在壮阔纵深的退潮海滩上,这一条渔船横亘了整张画布,它仍然不甘屈服于命运,挺立于泥泞之上,似乎从残缺破落之躯中我们仍然听到了生命的余音:被命运抛弃,但不能自我放弃!

2006年,该作品入选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金陵百家国展,蔡笃取因此成为当年唯一入展的泉州画家,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中首次入选国展。

第一幅渔船,第一次入国展,蔡笃取却难以作罢,他仍然对那条弃船“耿耿于怀”。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观看了在厦门举办的一次油画展,其中一幅色调彤红的作品让他灵光一闪;还是这条细长的渔船,但是要把背景换一换了。

来源:泉州文化产业网 责任编辑:傅少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