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前康石埕林氏宗祠:“五梅天井”见证泉台一家亲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05-08

  

祠堂内祀奉着萧际恩及其夫人的神像

  【三】

  墓志铭至今下落不明

  清朝恢复对台湾的统治之后,在台兴办儒学,通过从全国各地(主要是闽、粤两省)抽调名师赴台教书育人、编撰书籍等方式,在台湾逐渐健全旨在教化民众的儒家思想教育体系。这些来自各地的文官、儒者,在确保儒家思想独尊地位的同时,亦有力推动了当地文教事业的发展,为清代台湾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萧际恩便是其中一员。遗憾的是,由于萧际恩很长时间都在外任职,不管是《惠安县志》抑或《泉州府志》,对其都仅有词条式的介绍。而台湾《彰化县志·卷三》的记载也很简短——“彰化教谕:萧际恩,惠安人,甲午举人。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九月任”。对于他的事迹,目前惠安文史界知之甚少。

  据惠安县住建局的林达伟先生介绍称,林则徐的老师林雨化同前康也有不解之缘。林雨化是福州螺洲洲尾人,乾隆戊子科举人。中举后,林雨化先后担任过南平、惠安、宁德等地的学官(训导、教谕),与萧际恩恰是同一时代之人,职务也都在教育系统内。在惠安工作差不多两年,林雨化准备离任“惠安教谕”时,曾写下一首诗《发前康》,对惠安百姓夹道相送表示感激,诗中所提的“前康”,正是萧际恩府第所在地。林雨化是否也曾到萧际恩的文化公馆中作客,这就不得而知了。

  林海权教授表示,锦丰村内与萧际恩有关的古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值得好好修缮保护、合理利用。萧际恩的墓原在惠安观音山脚下,可惜数十年前就已遭毁坏,其墓志铭至今下落不明。“萧际恩的墓志铭如能找到,将对研究锦峰(丰)前康村的历史有极大的帮助。”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林秋燕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