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第六届厦门文博会 > 内容

赶超跨越多重精彩 今年以来泉州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侧记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4-11-04

  赶超跨越 多重精彩

  ——今年以来泉州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侧记

   国庆节期间重新开放了泉州湾古船陈列馆,标志着“文都”泉州品牌的进一步擦亮。 (陈起拓 摄)

  本月1日,泉州开元寺人头攒动,一艘穿越了七百多年历史烟云的古船,再度聚焦世人目光。这一天,泉州湾古船陈列馆重装开张。

  如果历史的笔触总有巧合,那么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就是这样一个精妙的坐标。它是泉州海洋文化的传承载体,更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珍贵见证。以它为原点的泉州,横向是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纵向则是联合国在中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从更广的范围来看,这样的双重身份不是唯一。过去曾以“民办特区”著称的泉州,今日横向是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纵向亦是国家发改委综合改革试点。双重身份的水乳交融,两道光环的交相辉映,让2014年泉州的城市肌理,悄然发生着由内而外的改变。

  □本报记者 朱娟娟 林绿波 叶舒雯 游怡冰 郭雅莹

  擦亮城市品牌

  做“文化之都”+“海上丝路”的先行者

  年初,美国纽约,“东亚文化之都”这张城市新名片登上时代广场的巨型屏幕。以每天180次的频率滚动传播着泉州城市品牌。

  上月,法国巴黎,“丝绸之路与创意城市”展览让世界邂逅了一场来自泉州的涛声帆影。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唯一代表城市,泉州与西安、成都、洛阳共同将丝路文化发扬光大。

  两次国际舞台的亮相,见证了泉州“文化之都”+“海上丝路”双品牌的叠加效应。借力于此,对外,今年泉州首次承办国家级国际会议——首届中国与阿拉伯城市论坛,并倡议建立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对内,双品牌催生了一个个惠泽民生的文化盛宴。全市13个县域次第端出文化大戏,从盛夏摆到初秋,让市民感受文都魅力。同时,泉州投入40多亿元,建设10个重大文化民生设施,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福利播撒全城。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对经济的改变,“文都”效应拉动去年泉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全省第一,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成为地方支柱性产业。“海上丝路”先行区建设则提升了沿线经贸往来。今年上半年,“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累计来泉投资设立企业1394家;前5月,泉州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总额占全市贸易总量的一半以上。受益于此,在经济宏观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泉州依然成为福建省唯一一个连续18年保持外贸出口增长的设区市。而在近期公布的2013年全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中,泉州名次上升18位,居全国第32位。

  更多领域的经贸合作正在“借船出海”。今年泉州策划了总投资2650亿元的162个年度重点项目,向“海上丝路”沿线城市进行招商。而随着东盟(泰国)中国商品展等10场“品牌泉州海丝行”系列活动的开展,正在高速增长的中东、非洲等“海上丝路”国际市场和自贸区市场,正日渐成为品牌泉州发展的新腹地。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何淋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