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与高校联手打造大师工作室,传统服饰在年轻人手中绽放活力
自蟳埔女习俗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泉州极具“海丝”风情的特色蟳埔女服饰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如今,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蟳埔女服饰中注入了时尚设计元素,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同时,黎明职业大学轻纺工程学院在校内成立大师工作室,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传承蟳埔女服饰文化。
黄晨(中)讲解蟳埔女服饰制作方法
蟳埔女服饰都是纯手工制作
一套完整蟳埔女服饰 非遗传承人学了三年
走进泉州市丰泽区蟳埔社区,你便会被蟳埔女头上由一朵朵五颜六色的鲜花组成的“头上花园”所吸引,她们头戴鲜花,身着蟳埔特色的服饰,保存着“大裾衫、阔脚裤”的传统风俗,俨然成了一道风景线。
“蟳埔女服饰宽松美观,以往是为了方便劳作设计,成为当地一大文化特色。”蟳埔女服饰制作技艺的第八代传承人、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丰泽蟳埔女服饰”代表性传承人黄晨介绍,蟳埔女的服饰,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方便劳动而设计的。蟳埔女所着衣服多由棉麻粗布制成,宽松舒适,上衣为斜襟、七分宽袖、右衽,俗称大裾衫,裤子为七分阔腿裤,这样的设计便于在海滩上劳作,挑担行走又轻松自如,以往的衣服以蓝色、灰色、黑色为主,朴素又耐脏,而头发也是刻意盘成一圈,再穿一根骨簪固定,防止低头时长发垂下影响劳作。
据悉,蟳埔女的“簪花风俗”有悠久的历史。相传早期蟳埔女头戴之花并非自己采摘,而是亲戚朋友在喜庆的日子里互相赠送的。
除了蟳埔女的头饰,她们的耳饰、服装也都保留着其独特的“蟳埔味道”,即使是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蟳埔人依然沿袭着传统,保留着祖祖辈辈留下的习惯与记忆。
黄晨的舅公是当地比较有名的裁缝师傅。因为从小就受到舅公的熏陶,从11岁起,他就跟着舅公学做衣服。20来岁就自立门户开了一间裁缝铺,专门帮当地人制作蟳埔传统服饰。黄晨说,蟳埔女服饰是纯手工制作,纽扣都是布纽扣,要一针针缝出来,一件上衣要花5个小时才能做好,他学了3年才学会做一套完整的衣服。40余年来,他一直守护着这份独特的文化艺术。
在黄晨的工作室,陈列柜上展示出不少纯手工缝制的蟳埔女服饰,这些原生态的蟳埔女服饰别具风情,上衣斜襟掩胸的右衽衣,布纽扣,简朴宽松,以青、蓝为主调,裤子是黑色宽裤筒,裤头比腰围大半尺,多用白、蓝两色。
蟳埔女有着悠久的簪花风俗
注入时尚设计元素 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黄晨的夫人黄翠婷受他的影响,也从事蟳埔女服饰的制作。黄翠婷介绍,制作一件蟳埔女服饰,需要多个步骤:选布料,根据需要,选择颜色、花色适中的布料;画线,根据顾客身材的尺寸,以木尺丈量,在布料上画出基本的形状;裁剪,将画好的布料用剪刀裁剪出来,再进行拼合,用熨斗熨平整;缝合,用针线将外衣和内襟缝合起来;缝布纽,将布纽扣缝在制好的上衣上。
精致的成衣,色彩丰富的簪花围头饰,防水轻便的腰包……在蟳埔女传统服饰传习所,陈列着各式各样与蟳埔女相关的服饰、配件,所有的服装均为黄晨师傅亲手制作。黄翠婷指着一件由两种花色拼接而成的衣服介绍道,“以往人们衣服都是一种颜色,会出现这种拼接的衣服,主要是因为很多蟳埔女在挑担做事时肩头部分容易磨破,但又舍不得其他地方完好的布料,就干脆拿另一块布料补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蟳埔社区穿着传统服饰的人以老人居多,年轻人更喜欢时下的流行服饰。对此,黄晨表示:“时代在变,不可能寄望于每个蟳埔女都坚持穿传统服装,但蟳埔女服饰作为本土文化中的特色标志,其文化价值绝不能被遗忘和忽视。”因此,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他在制作蟳埔衣服时,对蟳埔女服饰进行重新包装,在原有传统特色基础上注入了不少时尚设计元素,从图案、色彩、剪裁、造型上都有新的突破。时新的样式,布料多样化,亮片、扣子也成了装饰,背后还设置有拉链,让其在保留古朴韵味的同时,又不乏现代时尚气息,以此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
黄晨表示,作为蟳埔女生活习俗代表之一的蟳埔女服饰不仅是当地的宝贵文化财富,同时也是研究蟳埔文化起源和民俗风情的重要依据。
蟳埔女服饰文化走进高校
与蟳埔女服饰相关的文创产品
高校与技艺匠人联手 合力打造传承工作室
蟳埔女独特的服饰与头饰承载着渔家人的情感与历史记忆,蟳埔女习俗也成为泉州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一套传统服饰,既体现了蟳埔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成为代代蟳埔女性勤劳奋斗的缩影。正因为蟳埔女服饰承载的意义重大,这份文化符号背后的传承更得弥足珍贵。
黄晨和无数匠人一样,日夜坚守,守护着一方的历史风情与文化。40余载光阴流逝而过,无数个挑灯制衣的夜晚,陪伴他最久的是那两把用了20来年的剪刀。他也试着将蟳埔女服饰制作技艺传授给自己的儿女,但现在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职业规划。正当黄晨为如何传承发展这一项技艺忧虑时,黎明职业大学轻纺工程学院老师登门造访,商讨在校内成立大师工作室的相关事宜。
“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拓宽学生的服装设计视野,推动蟳埔女服饰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黎明职业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蟳埔女服饰制作技艺,黎明职业大学邀请黄晨以定期讲座或者课程融入的方式在学校服装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入蟳埔女服饰的设计、制版与工艺制作等模块,同时鼓励学生将蟳埔女服饰元素融入毕业设计中。如今,这个工作室成了黄晨与黎明大学深度对接、融合的桥梁,为传承和弘扬传统蟳埔女服饰文化发挥积极的作用。
此外,蟳埔女服饰在多方宣传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多个民俗文化节上均能看到身着蟳埔女传统服饰的年轻女孩致力宣传这一形象及背后的民俗文化。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赵孝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