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传承与新生”第二届厦门好创意设计大赛创意设计类及“厦门好礼”线下初评会在厦门文广会展有限公司召开。
在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厦门文广传媒集团等单位指导下,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评审围绕创意设计及“厦门好礼”主题,展开线下初评工作。
评审简介
秦俭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美术系教授
艺术家、独立策展人。曾任美国华盛顿工作室学校、荷兰美术学院、荷兰桑德伯格研究生院客座教师。引进并创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中国欧洲艺术中心”,在欧洲和中国策划当代艺术展览,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同时身兼“国际一分钟影像艺术节”国际评委,出版《欧洲当代艺术家丛书》《如你说见》《艺术派》等艺术专著。
石振弘
红点设计博物馆馆长
拥有多年跨国际、跨文化的企业管理经验,目前为文旅部主办展会总策展人、红点设计品牌运营公司总经理、红点设计博物馆馆长和红点设计中国区业务负责人。
苏晓东
新格文创、晓学堂文化虫洞创办人
现任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香港大学中国商学院福建校友会会长,也是国内首批品牌管理专家,曾著写《720品牌管理》,深谙厦门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并将文化元素转换成跟生活相关的小而美创意,从而创办新格文创、晓学堂文化虫洞。
评选开始前,由组委会宣读线下初评规则。
规则如下:
·由专业评审进行投票,作品以图片形式展示,仅体现名称及规格;
·计分方式为:原则上三票直接入围、两票进入待定、一票及以下作品淘汰。
以上规则经评审阅读、审核无异议签字确认后,正式进入线下初评环节。
评审团对创意设计类及“厦门好礼”近200件作品进行逐一观看、研讨后,最终,共有48件作品(其中创意设计类25件、“厦门好礼”23件)入围复评阶段。
评审团成员对入围作品名单复核后,签字确认。
以下为入围复评作品名单:
大赛复评工作预计于2019年9月开展。
赛事评审规则:
线上初评:
·线上初评仅限创意设计类参赛作品;
·采用“盲选”方式,评选表单仅体现作品名称,大众通过线上勾选“你心目中的好创意”的方式进行评选;
·计分方式为:(参评作品总件数-投票排名+1)/参评作品总件数*20%;
线下复评:
·由专业评审组成的评审委会员进行实物观摩,评选时体现作品名称、规格等信息,由各评审现场打分;
·计分方式为:各评委打分相加/评审团人数*80%,未入围复评作品记零分;
·打分内容包括:
(1)文化内涵(20分)
是否强调文化与创意的结合,赋予作品文化内涵。
(2)主题呈现(20分)
构思是否新颖;是否立意明确,符合主题思想定位。
(3)创意水平(20分)
产品是否为原创设计、设计独特新颖,可以体现创意创新,制作工艺独特,或运用新材质或新技术。
(4)艺术表现(20分)
造型、色彩等元素舒适、美观、协调,具备较高的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能够较好地满足市场的审美要求。
(5)产业价值及商业潜力(20分)
贴近生活,符合市场需求、具备一定的产能,具有较强的示范和推广性、国内是否已有同类作品且本制作与其相比不具明显优势。
最终得分:
·创意设计类:线上评选+线下复评得分=该作品最终得分,根据赛制取金银铜及优秀奖;
·“厦门好礼”类:线下复评得分为该作品最终得分,根据赛制取金银铜及优秀奖。
来源:泉州文化产业网 责任编辑:刘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