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发展 > 内容

千年“瓷韵” 再造“中国白”新辉煌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9-08-2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德化陶瓷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荣膺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世界陶瓷之都”称号——

德化精美的陶瓷茶具占据全国线上80%的市场份额。

德化精美的陶瓷茶具占据全国线上80%的市场份额。

每届广交会上,德化陶瓷都吸引无数客人前来下单选样。

每届广交会上,德化陶瓷都吸引无数客人前来下单选样。

德化瓷厂仍可窥见当时的辉煌与繁忙

德化瓷厂仍可窥见当时的辉煌与繁忙

德化瓷企国际展厅摆满了各式各样西洋工艺瓷展品

德化瓷企国际展厅摆满了各式各样西洋工艺瓷展品

机器换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陶瓷企业发展。

机器换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陶瓷企业发展。

德化陶瓷产业发展迅速,吸引世界各地专家前来探访。

德化陶瓷产业发展迅速,吸引世界各地专家前来探访。

德化陶瓷电商蓬勃发展。图为设计人员进行陶瓷茶具美工设计

德化陶瓷电商蓬勃发展。图为设计人员进行陶瓷茶具美工设计。

核心提示

德化,一座由瓷而生,因瓷而名,伴瓷而兴的城市,拥有3700多年的陶瓷制作史。宋元时期,德化陶瓷开始大量外销,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商品之一,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战争年代兵荒马乱,德化陶瓷销路同样受到严重影响,乡村民窑纷纷倒闭,瓷器生产日趋衰落。新中国成立以来,德化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传统工艺优势,持续创新、创业、创造,走出了一条以民营经济为主、陶瓷业高度外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路子,陶瓷产业在不断调整中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德化拥有陶瓷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去年陶瓷产值328.5亿元,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被评为中国瓷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荣膺全球首个“世界陶瓷之都”称号。

如今的德化,正乘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东风,扬帆再起航,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向世界讲述新时代“中国白”的故事。

起步 陶瓷工业始发端 迎来发展新时期

走进德化瓷厂,旧厂房里高耸的烟囱,整齐堆砌在角落的大量白瓷餐盘、碗碟残次品,占据大半个山头的车间建筑,就像老战士身上的军功章,见证着曾经的不平凡,从中也可以窥见当初的辉煌与繁忙。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经济百废待兴,德化陶瓷业迎来新的发展时期。1951年,德化全县仅有国营瓷厂2家,职工43人,年生产日用瓷3.2万件,年产值仅0.24万元。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1958年,两厂职工发展到2752人,年产日用瓷3055万件,总产值173.86万元,其中出口瓷239万件。

彼时,德化陶瓷业虽然有所发展,但远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小小的瓷器在德化形成一个偌大的产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改革开放以来,德化陶瓷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贸易快速增长,呈跨越式向前发展。到1987年,全县有陶瓷厂122家,职工9417人,年产日用瓷10654.57万件,占全省日用陶瓷总产量的41.69%,总产值3027.2万元;出口交货总值2136.16万元,占全省陶瓷出口的56.58%。到1990年,全县陶瓷厂246家,职工15425人,年产陶瓷9852.78万件,年产值9431万元.出口交货总值达6541.01万元。

“当时全厂工人有1000多人,瓷土加工、配方、成型、瓷画、窑炉等生产车间一应俱全,生产秩序井然。”78岁的黄聪敏对当年在德化第二瓷厂的情景仍记忆犹新。作为德化瓷坛著名陶瓷装饰艺术家、造型设计工艺家,他先后担任该厂彩画车间主任,技术科科长兼设计室主任等职务,不仅擅长陶瓷装饰艺术,而且工于造型设计,带领瓷彩、设计团队研发设计出大量的新造型新装饰产品。1987年,全厂有职工1019人,年产量1139.81万件,产值531.20万元。

“毫不夸张地说,德化瓷厂是德化的人才库,工艺大师的发源地!”德化瓷厂原党委书记陈明泉自豪地说,德化现有的工艺美术大师90%以上出自原德化瓷厂,通过技艺传承、创新后成名。德化瓷厂鼎盛时期,职工将近1400人,加上临时工,有1800多人。1995年,德化瓷厂改制后,这些职工“离厂不离瓷,离岗不离艺”,在德化陶艺界开始新的征程。

除了国有企业,集体制企业的发展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最典型的当属德化县工艺美术陶瓷厂。“全厂有数十名工人,都从事传统雕塑,雕塑题材包括帝王将相、如来观音、历史人物等。”74岁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玉峰1978年10月调入该厂,开始传统雕塑创作,当时生产的水仙花盆、小弥勒、烟缸等工艺品,销往东南亚国家。

发展 泥巴“摇身”换美金 撑起经济“半壁江山”

发展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境。上世纪80年代,由于德化瓷厂生产的杯盘碗碟等日用产品产量迅速增多,几年后陶瓷销售从一开始的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产品开始出现大量压仓。

穷则变,变则通。稔熟生意经的德化陶瓷企业家们将目光转向了国外,怀揣“闯世界”的梦想,一批批德化人坚定不移地踏上了创新陶瓷技术、壮大陶瓷产业的艰辛历程,毅然打开山门、走出国门、勇闯世界。被称为“西洋工艺瓷之父”的温克仁就是其中一位。

1985年,温克仁踏上了异国考察之路,跑了欧洲许多国家,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情趣、艺术爱好,并带回大量陶瓷资料、样品。回国后他组织研究开发,生产出系列西洋工艺陶瓷产品,源源不断进入欧洲市场,当年就扭亏为盈。后来,温克仁还根据欧美国家环保需求,率先研发出轻质瓷,这种陶瓷不仅比重轻、成本低、色彩丰富,而且易风化、可降解,深受客户欢迎,很快成为外国市场的主打产品,从“化土为瓷”到“化瓷为土”,一时传为佳话。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也是在这个时期,德化开始对国有陶瓷企业进行改制,让民企成为德化陶瓷业的主力军。仅一年的时间,德化的陶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当我国陶瓷业正为日用瓷、传统瓷雕销售难所困时,德化因为发展西洋工艺瓷,成功走出一条外引内联的新路,而显得朝气蓬勃。

因陶瓷业的长足发展,1985年以后,德化县的财政收入几乎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1988年增长幅度更高达45%。在1985年以后的30多年里,德化的西洋工艺瓷销往世界上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售额达几百亿美元。

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往城区集聚,原有的城市承载力明显不足。于是,德化提出了“小县大城关”发展战略,坚持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并举,推进城区“南北拓展、东西延伸”,实施企业“退城进园”策略,扩大城区体量,增强吸纳扩张能力,城市骨架不断拉大。先是城后工业区、民营科技园区、诗敦工业区等一批以陶瓷生产加工为主的工业小区相继建成,尔后,鹏祥、宝美、城东等一批规模更大的工业区又迅速“上山”建起了“工业梯田”。工业区的建设,改善了企业的生产环境,扩大了生产规模,形成了产业聚集效应。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陶瓷业撑起了德化经济的半壁江山,德化这颗“瓷国明珠”在神州大地上闪耀着熠熠光辉。

辉煌 频繁亮相国际舞台 “中国白”惊艳世界

进入21世纪,德化陶瓷产业集群由小变大,由弱转强。德化艺术陶瓷和日用工艺陶瓷产业集群先后被确定为省首批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和全国百佳产业集群。德化陶瓷界人士表示,如今的德化输出的不仅仅是陶瓷产品,更是陶瓷文化。近年来,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德化陶瓷也积极吸收国外设计理念,开发新品,让“中国白”再出发。

德化顺美集团精心打造的陶瓷文化生活馆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其陶瓷文化生活馆,有国际文化区、礼品区、茶具区、大师作品区、DIY体验区等不同的区域,陶瓷文化元素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国际文化区,圣诞节系列、情人节系列、丰收节系列、复活节系列、格林童话系列……各国的文化、民俗都在陶瓷工艺品上得到生动阐释。在这里,人们能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巧妙融合。“要让传统的中国陶瓷被世界广泛接受,关键要创新发展思路,把传统工艺与时尚文化紧密融合。”顺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鹏飞说。

今年7月5日,以“新时代的中国:生态福建 丝路扬帆”为主题的外交部福建全球推荐活动举行,14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及工商界代表、中外学者等出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非遗“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明良现场展示了德化陶瓷雕塑艺术和精美的白瓷作品,赢得海内外嘉宾的赞许。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白”作品已被国家博物馆等40多家国内外知名博物馆收藏;特别是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16件国礼作品中德化独占15件。近些年,德化还通过推出“中国白”全球推广计划和“中国白”品牌共享计划,参加中法文化论坛,组织“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组织参加广交会和法兰克福等地国际知名展会等。这也让德化白瓷——已经在欧洲流行数百年的“中国白”再一次惊艳世界。

升级 “制造”转向“智造” 加速产业链融合

三五秒,一块泥土就滚压成型,10分钟左右,一条自动滚压生产线就完成一个流程……日前,记者走进德化同鑫陶瓷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车间,这里没有尘土飞扬,只见几条自动生产线在三四名工人的操作下不停歇地运转。

同鑫陶瓷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陶瓷花盆,2014年投产,目前一年有1亿元产值。公司董事长曾两相说,机器代工不仅能解决用工紧张问题,还能提高产能、保证产品品质,智能化设备也让车间环境更整洁,更能吸引年轻人就业。

为鼓励企业智能升级,近些年德化提出“向机器换工要生产力”的发展思路,支持企业研发陶瓷生产机械设备,引进国内外先进数控技术、自动化生产设备,探索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仅去年一年,列入省级智能制造、两化融合、技术创新、工业新增长点、工业和信息化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对象等项目28个,获评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26家。

此外,德化采取“一把手推动,多平台运作,全生态打造”多举措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目前,德化是全国最大的陶瓷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各项数据相当耀眼:2018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106.3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70亿元;茶具销售占据全国茶具网购市场80%份额;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连续4年获评“中国电商百佳县”,并连续3年保持百佳县前十;荣获“阿里农产品电商销售50强县”“中国快递服务五十佳县”“跨境电商25强县”;荣获网商指数、网商数据应用普及性、跨境电商三个“全省第一”;拥有淘宝镇3个、淘宝村13个。

继2018年德化召开陶瓷产业发展大会,向全县发出向500亿元陶瓷产值进军、“推动中国白扬帆起航再出发”的动员令后,今年3月德化又召开专题部署会议,为的是全力踢好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下半场”,推动陶瓷产业发展跃上新高度。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产业融合正在加速,这给德化延伸陶瓷全产业链提供了绝佳时机。德化坚持陶瓷产业主导地位,围绕生产由“制造”向“智造”转变、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结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三个转变”,深入实施政策、文化、设计、科技、市场“五个引领”,将不断拓展“朋友圈”,将“孤岛产值”转化为“群岛产值”。去年,德化陶瓷产值328.46亿元,同比增长14.1%;自营出口总额21.52亿元,同比增长19.6%。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傅少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