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基地 > 内容

祥兴雕刻研究所:做好古建筑木雕的传承人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9-01-16

李良斗在祥兴研究所进行雕刻创作

祥兴雕刻研究所由福建省雕刻艺术专家、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木雕(古建筑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李良斗于2012年创立,内设古建筑木雕传习所、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李良斗工作室、古建筑木雕创新制作区、收藏区及产品展示室,从事木雕、雕塑工艺研究和创作。

调查表明,近年来,祥兴雕刻研究所通过开展传统木雕艺术创作、交流、展示等活动,打造艺术精品,培养传统美术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和对外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的美,无处不在。在雕梁画栋、恢弘大气的皇宫;在曲折幽深、素净淡雅的园林;在青砖灰瓦、雕刻精美的民宅。每当你步入其中,就会发现:最让人感到惊艳的,往往是那些寻常生活中被精心雕刻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那些随处可见的砖雕、木雕、石雕,共同构成了一幅具有中国意韵的画卷。

李良斗雕刻作品

祥兴雕刻研究所所长李良斗从小便爱上雕刻,1974年,18岁的李良斗机缘巧合下进入南安工艺厂,开始了与木雕40余年的不解之缘。

李良斗先后从师郭捷元、郭朝基、黄三皇等工艺美术名师。在学习技艺期间,虚心好学,勤于专研,系统学习了传统木雕和佛像雕塑等技艺。很快就掌握了传统木雕以及古建筑木雕“大木”和“小木”的基本功,并能独立设计、生产佛像人物和花鸟走兽等题材作品,以人物造型及脸部神态雕刻最为娴熟。

李良斗在雕刻古建筑牌匾

90年代流行木偶戏,形态多样的木偶头勾起了李良斗的浓厚兴趣,于是他就开始钻研木偶头的雕刻。木偶头最重要的是木偶脸,形形色色的五官根据角色的外形、性格、身份、经历和气质来构思,加上利用造型、线条、色彩来抓着了角色的神髓,木头人也自然地活了起来。小小的一个木偶头最能考验木雕师傅的刀工,为了雕好木偶头,李良斗每天都要研究到深夜才肯休息。

1996年,本着对古建筑木雕的执着,李良斗创办了南安市工艺雕刻厂,同时还被聘为福建省工艺雕刻专家委员单位。李良斗那时每天除了要出去跑订单,同时还要坚持8个小时的雕刻。

安溪、南安、永春、惠安……泉州的县市几乎都被李良斗跑了个遍。李良斗在雕刻之余还热衷于收藏古建筑的雕刻品,听说当地哪里有古木雕他都会饶有兴致地去一探究竟。收藏古木雕一来是出于对雕刻的热爱,二来还可以学习上面的雕刻技巧,提升雕刻水平,可谓是两全其美。“这一件是安溪寺庙里的古轿,因为我懂货,看得到上面雕刻纹路的价值,人家才转让给我的。”聊到那900余件琳琅满目的古董,李良斗如数家珍,每一件的雕刻手法都熟记于心,每一件都是他的宝贝。

祥兴雕刻研究所古建筑木雕收藏区一角

李良斗的作品不仅闻名于闽南地区,更是走出国门,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他的作品遍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国家。

2002年,李良斗承制了马来西亚佛州新山6.36米济公大佛、德济堂的牌楼、门神、狮座等精湛的古建筑木雕。“这个项目很大,我需要每天雕刻10多个小时不停歇,特别是一些小部件更要力求传神。”功夫不负有心人,项目建成后,一度受到了《中国报》、《光明日报》等媒体的争先报道,更受到马来西亚副首相、内政部长的高度赞誉。

2012年,李良斗创办了南安市祥兴雕刻研究所。如今的他,依旧坚持每天拿着刻刀,敲敲打打。在别人眼里,李良斗就是一个“木痴”,从高中毕业那年拿起刻刀后就从未放下。从艺40多年来,李良斗的木雕作品可达上万件,其中包括古建筑木雕作品以及木雕工艺品等,而比较知名的古建筑木雕作品有百余件,布及国内大小寺庙宗祠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寺庙。《敦煌飞天》、《盛世舞狮》、《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对狮》、《马上封侯》等作品更是多次获奖,受到大众好评。

除了自身的修炼,李良斗也从来没有忘记传承。“如今,大泉州地区做古建筑木雕的有上千人,但质量以及学艺上良莠不齐,很多都是靠机器完成木雕工艺,手工艺的传承岌岌可危。”李良斗颇感无奈,“木雕的雕刻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技艺,需要多年的磨砺和细心的领悟,现在很多年轻人很难坚持,导致了传承人才的断档。但我希望尽最大的努力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本着对古木雕的执着信念,从艺40年来,李良斗也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徒弟,其中,从事古建筑木雕、佛像木雕、木雕工艺品就有50多人。

古人云:“无刻不成屋,有刻斯为贵”。雕刻,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工艺,李良斗用自己的热忱在木头上雕以图案、花纹,雕刻方法复杂多样,风格古典而清雅,为古建筑上增添了一道又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现在,花甲之年的李良斗每每谈起木雕,双眼依旧炯炯有神,兴趣盎然。(吴华佳)

李良斗作品《敦煌飞天》

李良斗作品《盛世舞狮》

李良斗作品《全家福》

李良斗作品《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李良斗作品《神兽》

李良斗作品《木椅》

来源:泉州文化产业网 责任编辑:吴华佳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