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宗教旅游 > 内容

泉州通淮关岳庙——泉州第一武庙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7-11-29

泉州通淮关岳庙,被称为泉州第一武庙,是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著名古迹,位于古城繁华的涂门街(古称通淮街)北沿。主祀关羽,民国三年(1914年)增祀岳飞,改称为“关帝庙”。1992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据雍正九年(1731年)进士张焕登《重修关帝庙记》考证,通淮关帝庙始建于五代南唐。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长史李一德重修,时庙有左、右堂,各有前厅、正殿、后殿三进;左堂祀寿亭侯(关羽),右堂祀平浪侯晏公。明万历(1573—1619年)间,右堂改为三义庙,祀刘、关、张,附祀诸葛亮。明天启元年(1621年),重修关帝庙,广僧道住持居室,并于左堂后殿塑关羽衮冕像。清乾隆间(1736—1795年),增建崇先殿,祀关羽之曾祖、祖、父神牌。又于正殿前越道建礼乐亭(礼乐亭于光绪年间改为学校,取“立于礼、成于乐”之义,名立成小学)。民国十六年(1927年)火灾,左堂化为灰砾,三义庙、崇先殿尚存;当年按旧制重建左堂,取赐恩岩大樟木雕成关帝座像。

建筑风格

通淮关岳庙现存庙宇为民国十六年(1927年)重修,1986年至1990年再次进行全面整修。

庙坐北朝南,由武成殿、崇先殿、三义庙三座并排的庙宇及山门组成,均为三进,建筑面积1294平方米。民国三年(1914年)大规模重修时,将三义庙前殿退后同主殿的前殿并列,使三座神庙连成一体,形成结构对称,庙形壮观的建筑群。

修复后的殿宇,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塑,屋脊剪瓷龙雕,造型各异,其间配有花鸟走兽,体现闽南古建筑的艺术风格。主殿为武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正位左祀关圣帝君(关羽),右祀岳武穆王(岳飞)。以张飞、赵云、王浚、谢玄、韩擒虎、李靖、郭子仪、王彦章、曹彬、狄青、徐达等历史上24位名将为从祀。左旁崇先殿,祀关帝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右旁三义庙,祀刘备、关羽、张飞,配祀诸葛亮、赵云。其后进原为平屋,现改建为三层楼房,仿古装修。

对台交流

作为泉州宗教文化和民间信仰的重要窗口,泉州通淮关帝庙在海内外,特别是台湾地区的影响日益扩大。据估算,1990年至2012年,台湾各地关帝庙到泉州通淮关帝庙谒祖进香、拜谒、过炉的进香团近200个,约10000多人次。

近年来,通淮关帝庙董事会致力将关帝文化走进台湾基层民众,促进泉台两地宗教、民间信仰文化交流。

从2008年开始,通淮关帝庙董事会多次率团赴台湾参访,参加台南大天后宫为马英九举办的还愿法会,高雄东照山关帝庙举办的“关公文化节”活动,关帝港开基武庙前殿庆成开阖启扉大典暨关帝圣君来台350周年纪念活动,2011投南县日月潭区宗教文化观光节活动等。

泉州通淮关帝庙成功举办了两届泉州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2010年泉州首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台湾关帝圣君弘道协会就组织百庙千人到泉州通淮关岳庙谒祖进香,这是400年来台湾关帝庙神尊首次携手“西渡”海峡,也是台湾历史上关帝信众到大陆最大规模的一次谒祖进香活动。2012年第二届泉州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来自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关帝信众及华侨,包括侨领、侨商代表1500多人齐聚泉州,同祭关帝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在泉州通淮关岳庙设立“民间信仰调研基地”。

旅游小贴士

每年到关岳庙进香的都有数十万人,其中不少是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庙内香火终年旺盛,信徒远及东南亚及台湾。现为泉州市区道教文化研究会所在地。其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宜,是一个不错的旅游圣地。市区徒步行至涂门街或乘坐3路、4路、19路、8路等公交都可到达。

来源:泉州文化产业网 责任编辑:林思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