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创精英 > 内容

张思庆:不能在城市化中丢掉文化的根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7-01-19

 

泉州网

    张思庆本人供图

    【人物名片】

    人物名片 张思庆,85后,晋江梅岭人。从小怀揣着电影人的梦想,高中时就立志要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但机缘巧合,本科四年最终是在北京理工大学念的。然而,梦想属于追梦人,他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三年之后他带着毕业作品《拾荒少年》摘得了2012年第49届金马奖最佳短片奖的荣誉,这也是第一个在此单元获奖的大陆导演。《拾荒少年》获得荣誉: 2012年第1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导演奖导演系特别奖 2012年第1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导演奖特邀评委奖金奖 2012年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创作短片奖 2012年第4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大奖

    真正让出道不久的张思庆声名鹊起的是他的毕业作品《拾荒少年》,这部在台湾第49届金马奖摘得最佳短片奖荣誉的作品,感动了很多人。有人褒奖这部影片是中国版的《中央车站》,剪辑新潮、情感到位、表演质朴,金马奖实至名归。有人说,比起那些动辄上亿元投资的电影,这样一部耗费15万元根本谈不上成本的电影,有深度多了。张思庆怀揣着一个电影人的梦想,想为老家泉州晋江拍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电影”。

    好的作品能成就一座城市

    “每一个拍片子的人都会有回故乡拍片的想法,这是一种情结。但是现在晋江在这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张思庆在拍《拾荒少年》时,首选的拍摄地不是厦门,而是晋江或者泉州。但是后来回来考察,设备、演员、条件都达不到他的要求。

    “晋江在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力度还不够,我们没有很完整的一个产业链条。设备、场地、演员、幕后团队,只有这些都跟着发展起来,晋江才足够具备吸引力。”张思庆认为,只有这样人才的流动才会活跃,整个产业才会真正蓬勃发展。

    前段时间张思庆到香港参加一个颁奖典礼,感慨很多。“香港人可以在他们的老家拍电影,但是我们不行,比较好的资源还是集中在北上广。” 张思庆说,人都有乡愁,但是“做这行,却不得不在北京”。但是他也认为,未来的城市发展肯定不会是北上广独大,晋江要抓住机遇,走在前列。“如果泉州或者晋江能够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有相关的政策,不只是我,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文化创意者都是很乐意回去的。”

    文化不能被当作简单的商品买卖

    “我现在特别愿意去拍一些我们闽南独有的文化和民俗,因为这种传统的文化印记正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在慢慢消失。”张思庆说,晋江变得更像一座城市,但却失去了家的感觉。对于一个常年在外漂泊的人来说,每一次回来他都在试图寻找一种“家”的感觉,但是很难,故乡越来越陌生了。以往每年回家张思庆都是靠古厝认路,只要这些红砖瓦房还在,他就大概能分辨出路来。“现在古厝都拆了,我站在那里,都不知道这条路还是不是我小时候走过的那条路。”

    “其实文化创意的很多灵感都是来自这些传统的印记,就像我拍片子,我特别愿意去表现一些闽南的传统文化元素,或者跟我小时候相关的一些印记。因为我们漂泊的人不能没有根,做文化事业的人不能没有根。” 张思庆觉得可惜,这些被拆掉的古建筑都是晋江的文化印记,它们将来都会成为晋江人的殇。文化不能被当作简单的商品买卖,在大规模城市化的进程中,政府优先考虑的应该是这些传统文化、古建筑的保护。“用本土文化的消失换取的经济利益是否就是正确的?用牺牲文化的自由为代价换取的物质富足是否就会长久?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应该要慎重考虑的。”

      好的文化就是要能留住人

    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让张思庆充满了期待。“晋江应该更早投入,也应该更加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因为晋江有这方面的优势。”张思庆认为,晋江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许多行业在全国已经发展得很好,甚至是其中的佼佼者。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借助这些已经搭建好的平台再往前走一步,很容易就成为一个“有特点”的城市。

    什么样才叫“有特点”呢?张思庆举了个例子,“比如厦门,它的定位就是旅游城市,所以这些年来它一直致力于旅游业的发展,做得也很好。”而晋江有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想要在这方面做得好,在文化上应该更包容一些,政策上应该更开放一些。“比如我们对外来务工人员,是不是可以更加宽松一些、更加尊重一些?政府在人才引进的政策上是不是可以更开放些、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只有这样,人才才能更好地被引进,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到晋江发展,产业发展起来了,也才能把这些在外地做文化产业的晋江人吸引回去,毕竟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泉州网记者 黄怡)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谢自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