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 内容

迎接二○一七, “话剧民族化”何为?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6-11-24

2017年,即将迎来作为舶来品的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面对2017:“话剧民族化”何为?追溯话剧艺术扎根本土百余年来有识之士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探索,“话剧民族化”的步履从未停止。

评剧鼻祖成兆才在泣血隐忍的数十年光景中书写了一个评剧的时代。他一生坚韧执着地在艺术创造中寻觅心灵慰藉,实现了民间戏曲艺人对理想信念和生命价值的终极追求。他笔下的《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马寡妇开店》《洞房认父》等经典剧目妇孺皆知,可以说,没有成兆才辛勤的汗水浇灌,评剧剧种不会从无到有不断成长壮大,评剧之花不会绽放得如此绚丽。

话剧《成兆才》将旨趣锁定成兆才锲而不舍的艺术追求和永不言弃的人格力量,呈现出成兆才勇于奉献的品性和敢于担当的高尚情操。主创团队严格遵照艺术规律写人、写心、写情,以浓烈的悲悯情怀穿凿史料,在各种生命色彩的交织涂抹中聚焦人物的灵魂,演绎成兆才带领庆春班艺人卖艺谋生,颠沛流离,遭人戏弄,受尽凌辱,五十余载与孤寂相伴的悲怆人生。剧作撷取成兆才人生的几个横断面,在行云流水的情节推演中勾勒人物的生命轨迹,揭示出20世纪初风雨飘摇的时代背景下,一群卖艺谋生的艺人凄苦的生存境遇,叩响了旧戏班这一社会底层群落悲惨的命运。

剧作家孙德民、导演王延松将深沉的文学性、强烈的戏剧性携手饱蘸民族审美情趣的舞台性,架构起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九场戏,把舞台演出组织得活色生香、风生水起。主创团队牢牢抓住剧中人的生命状态,以人物情感的细微体察与人物命运多舛的揭示,在话剧舞台上树立起一群鲜活的艺术形象。主创团队坚守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张扬人物的精神状态,揭示人性的丰富与驳杂,竭力捕捉不同戏剧情境下人物戏剧行动所包容的性格逻辑和心理逻辑,尽情挥洒音乐、舞美、灯光等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浓墨重彩地渲染人物情感,将戏曲表演程式技巧及锣鼓点融入剧情,竭力外化人物心理动向每一层微小的波澜、每一个变化的瞬间,烘托角色内心深处的奔涌翻腾与潮起潮落,舞台上传统戏曲美学精神与开放的话剧理念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剧中主要人物成兆才、姚金花、灵芝、李太监、任小山等角色的扮演者刘凤岭、敖小毅、郝丽萍、张卫旗、韩鹏飞都有出色的表现,他们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各自的生命体验、人生阅历和艺术积累,一个个人物演得活灵活现。师妹灵芝与师兄成兆才两场感情戏的处理尤为细腻,灵芝暗恋师兄送鞋大胆示爱,成兆才一时推脱犹豫,表演者在两只脚的一缩一伸、一推一接之间,传递出人物的情感波动和心理层次微妙变化。还有“被子”运用甚为巧妙,灵芝主动出击,抡起床上盖被自顾自披在身上,这个动作设计堪称匠心独运。此时“被子”作为表演支点,既串起女孩儿家憧憬爱情时那份羞涩、期盼、嗔怪和幸福感等内心悸动与相应的肢体语言,又传递出表现男女情爱特有的诗化意象。

戏曲演员出身的刘凤岭、韩鹏飞加盟剧组尤使演出生色。他们以唱念做打、四功五法、手眼身法步的扎实功底融入生活化的表演,在台步圆场、枪花把子、甩发抢背等技巧展示及“戏中戏”的穿插组接中,一字一腔、一招一式力求规范谨严,传递出民族戏曲唯美的韵致,赋予整台演出浓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渗透力。

该剧舞美设计高树康、张立明以大手笔的新颖尝试,在戏班常见的大大小小衣箱不停挪动堆积中,结构出不同的舞台景观,还原了当年从河北滦县走出来的落子戏庆春班台前幕后真实的生存图景。以独轮手推车等真实道具上台,则将观众思绪带入清末民初那个悠远的年代。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置身右侧台口的评剧文武场乐师们抄起锣鼓家伙的现场演奏,既掌控了整个舞台演出的戏剧节奏,又不时充当庆春班的群众角色,戏里戏外跳进跳出令人叫绝。可以说,这部话剧在导演王延松的总体构思中,确立了写实与写意、叙事与抒情、形式与内容完美融合的独特形式感,拉近了台上台下的距离,带给观众别样的审美体验——有情感的代入,有在场感、亲历感,甚至有一种沉浸感。因此,舞台演出能令现场观众积极能动地参与其中,获得完美的艺术表现力,达到较高的理想境界。

2017年,即将迎来作为舶来品的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面对2017:“话剧民族化”何为?追溯话剧艺术扎根本土百余年来有识之士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探索,“话剧民族化”的步履从未停止。上世纪40年代任职延安鲁艺戏剧系主任的张庚先生率先提出“话剧民族化与戏曲现代化”的艺术主张。前辈戏剧大师田汉、洪深、欧阳予倩等,在艺术实践中一次次进行着有益的探索与试验,都竭力促成外来的话剧和民族戏曲在碰撞中融合。新中国成立后号称“北焦南黄”的两位顶级大导焦菊隐与黄佐临,则更加自觉地从舞台实践和理论建树两翼强力推进“话剧民族化”的进程。新时期以来话剧舞台上更活跃着一大批有成就的导演艺术家,也都延续着“话剧民族化”的艺术思维不断探索前行,积累下一串串丰硕的成果。

1948年,承德话剧团建立于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60多年来该团已拥有300多部原创剧目。这个改制后在编人员仅35人的小团地处山庄一隅却胸怀天下。他们长年累月活跃在基层,把优秀的文化产品惠及大众。他们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排演的多部作品能够把握时代脉搏,真正接地气,充分表达民心所向。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不仅向社会输出满满的正能量,也在“话剧民族化”的艺术探索道路上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最新创排并首演的话剧《成兆才》追求“话剧民族化”的艺术造诣为人称道。跳脱开具体的情节和人物,透视前辈艺人的苦难历程,透过评剧剧种生成发展的个案描摹,能使我们充分领悟到承德话剧团的艺术家们对民族、历史、时代、社会、文化乃至生活本身那份沉甸甸的思考。我们期待这部作品能够发挥更大社会效益,能够引领年轻一代热爱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告别文化漂泊感,重拾民族文化认同感……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谢自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