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智库 > 内容

陈庆云:“茶王公”文化传承人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6-10-24

陈庆云

国家一级评茶师

安溪县人大代表

安溪茶王公文化研究会会长

福建庆芸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庆芸茶叶专业合作社发起人


\人物印象\

有情怀的企业家

陈庆云,年届知天命,仍为理想在打拼。

他说,现在自己的时间分为两半,一半时间在感德抓生产,一半时间在外地促经营。

他每天都很忙,电话不时打进来。

如果朋友在附近,他总是热情邀约:“来吧,过来泡茶。”结果他的办公室里访客来来去去,分外热闹。

陈庆云对物质没有很高的要求。中午,他在合作社的食堂用餐,自取一份炒米粉、一碗紫菜汤、两块卤肉,简单清爽。

闲暇时,他爱下象棋,也爱书法。他自谦都是入门水平。

关于书法,他说自己没有系统地学习,也没有特别临摹哪家,只是看到喜爱的字,会把它记下来学着写。

他尤爱行草,会客室里挂着一幅他的作品,内容是毛泽东的名作《沁园春·雪》。

观其书法,联想“茶王公”谢枋得的另一诗作《武夷山中》,诗云“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诗中“独立青峰”的情怀和“修得梅花”的追求,是“茶王公”真实写照,亦是陈庆云人生愿景。

\人物对话\

商报记者:作为传承人,你觉得“茶王公”文化精髓是什么?

陈庆云:是“功成不必在我”的人生境界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远见卓识。当年“茶王公”来到感德,觉得这里的气候好土壤也好,都很适合种植茶叶。但刚开始很少有人响应。后来他慢慢做慢慢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几百年后的感德因此成为高端铁观音原产地之一。

所以我的感悟是,如果你认准了一条能够带领大家发家致富的路,虽然大家一时看不到前景,但只要带头人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地边做边带动,是一定会被慢慢认可的。庆芸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证明了这点。

商报记者:接下来,如何推动企业和合作社的事业发展?

陈庆云:我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从采茶制茶、签订合同、发展社员到把控质量、拼配茶叶、打开市场,我要用心把茶叶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带领企业和合作社一年一年慢慢地发展。我这里的慢,是指不求速度求稳健,把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推。这样,才能成竹在胸进退有据,才能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始终做到不炒作、不惊慌。

\创业故事\

茂绿林中三五家,

短墙半露小桃花。

客行马上多春日,

特叩柴门觅一茶。

上面这首短诗,为七百多年前,南宋抗元忠将、爱国诗人谢枋得在安溪感德所作的《觅茶》。

谢枋得(1226-1289年),号叠山,南宋末年举义军抗元,失败后,于元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流寓闽北后至闽南感德里左槐乡(今感德槐植),见其处山峦逶迤,土壤肥沃,适植佳茗,即领当地村民垦荒植茶,以其治茶之艺授于民,其地后世以茶为业;不幸的是,谢公终为元军所获,押赴京师,拒出仕,绝食而亡;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谢枋得与文天祥同时被赐谥号:“天祥赐忠烈,枋得赐文节”!感德乡民感念其恩,于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建“茶王公祠”,奉其为当地“茶神”祀之。

《觅茶》诞生七百多年后,一位感德汉子深受“茶王公”精神影响,继承祖业发扬“庆芸茶业”品牌,同时发起成立全国规模最大的铁观音茶叶合作社,将传承“茶王公”文化视为己任。

他,就是国家一级评茶师、福建庆芸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庆芸茶叶专业合作社发起人陈庆云。

接力:“庆芸茶肆”再出发

距莆永高速公路泉州段感德收费站不远处,矗立一栋六七层的大厦,楼顶上挂着“庆芸茶业”四个醒目的红色大字。

陈庆云的办公室在大厦的三楼,还没进入便闻茶香,只见室内三四个朋友正在喝茶聊天。

“你们来啦,请坐,呤碟(喝茶)。刚刚采制的秋茶,一起品一品。”陈庆云微笑着起身相迎。

三杯清茶入口,一部家史道出。

陈庆云的祖业,可上溯到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

那一年,他的先人祖林公得悉“茶王公”传下的技艺,开始治茶。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陈氏家族创办“庆隆茶肆”,于感德购置数百亩茶园,并在朱熹亲题街名的繁华仙苑街开了两层四铺的“雨脚楼”,打造成为当地有名的茶叶集散地。

及至嘉靖初年,遭遇百年大旱的陈氏族人,感慨人生之微维,遂将“庆隆茶肆”改名“庆芸茶肆”,芸者,寓意生生不息。

又过了四百多年,“庆芸茶肆”的后人陈庆云初中毕业,先是到一家企业上了一段班,后来辞职继承老祖宗的产业,从1997年开始从事铁观音毛茶的批发。

“父辈为我取名‘庆云’,一是为了纪念先祖奋斗之历程,二是希望我继承弘扬‘茶王公’感恩尚德的精神。”因为陈庆云待人和气、经营诚信,他在当地积累了好口碑,得到了乡亲们拥护,后来当选槐川村村委会主任,并连任四届县人大代表。

“茶王公”当年带领村民垦荒植茶、造福乡里,当上了村委会主任、县人大代表的陈庆云也寻思着,如何引导茶农抱团发展、共同致富?

慢慢地,他想出了一条路子——成立茶叶合作社。

发力:打造最强合作社

2012年,陈庆云发起庆芸茶叶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经过三四年的发展,合作社目前吸引了800多户社员加盟,拥有优质茶园6000多亩,年产铁观音毛茶60余万斤、产值四五千万元。

这几年,庆芸茶叶专业合作社一年一个台阶,相继摘得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守合同 重信用’单位”等金字招牌,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铁观音茶叶合作社和安溪感德高端铁观音最大供应商。

这些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的大跨步,陈庆云是怎么做到的?

他向记者透露了两大秘诀。

一是约法三章。每年,合作社都要与社员们签订新合同,并向社员分发售茶证,社员在向合作社提供茶叶时,必须佩戴售茶证,否则合作社不予收购。如果发现茶农提供的茶叶超出其在感德拥有的茶园所能生产的茶叶的量,合作社还要倒查该成员茶叶的来源。社员若涉嫌从外地购买茶叶,再卖给合作社,合作社不仅将取消其销售资格,还将追究其民事责任。

二是四重体检。合作社在安溪首创通过“四重体检”管控茶叶质量安全,即入社前茶园茶树的体检;农事投入品的体检;加工环境的体检;毛茶产品的体检,实现合作社茶叶产品绿色达标。“我们委托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福建),对每户社员每批次的茶叶抽样检验。如果茶样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检测费用由合作社负责;如果送检茶样不合格,社员就要负责茶叶检测费用,并赔偿与合作社交易的货物价值的两倍以上。此后购销合同终止。”陈庆云说,“但成立合作社以来,还未出现茶样检验不合格的情况。”

因此,严把质量关的“庆芸茶业”成为安溪县政府首批重新核准使用“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企业,是政府公开对外承诺质量安全100%合格的企业之一。

坚守:诚信经营是根本

每年的“五一”和“十一”,是安溪铁观音“春茶”和“秋茶”的采制季节。

这段时间在感德镇,总会出现这样颇为紧张的一幕:庆芸茶叶专业合作社的800多户社员,提着刚做好的新鲜毛茶来到合作社,佩戴好售茶证,紧张有序地等待品评收购;毛茶品评定价的作业在持续进行,焦急的气氛也在不断上升,毛茶质量的优劣和市场的行情,直接决定收购价格的高低,这终将决定社员们的生计。

而对毛茶价格作出确切评估的灵魂人物就是陈庆云,换句话说,他的定价也引领了当地市场的标杆行情。

“收购价订低了,茶农收入就少;调高了,茶商就不愿意到感德买茶。所以,我们一直都坚持用最准确和最公正的标准收购茶叶。”陈庆云说。毛茶收购后,他都会亲自拼配,茶质得到提升。物美价廉的毛茶原料再加上科学的拼配,让庆芸茶叶推出的零售产品性价比最高。

厚重的历史传承,深沉的精神感召,让陈庆云坚守对“茶”认真至极的态度。“茶叶质量安全是基础和生命线,我们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坚守。而诚信经营是企业的命根子,所以我们庆芸茶业和庆芸茶叶专业合作社,绝不会为了追求快速发展而牺牲诚信。”陈庆云说,“我们鼓励消费者拿我们的茶叶去同其他茶店同等价位的产品做比较,辨优劣。同等价位,让消费者感觉我们茶叶的品质最优,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来源:泉州商报 责任编辑:谢自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