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创精英 > 内容

黄东旭:在传承与创新中与时俱进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6-08-10

创立“万福” 博采众长

今年44岁的黄东旭出生在木匠家庭,父亲是名闻乡里的木工匠。由于家境贫穷,14岁那年,小学刚毕业的他就辍学跟着父亲学起了木工手艺,凭着吃苦耐劳和心灵手巧,18岁的黄东旭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不仅成为一名地道的木雕师傅,而且还带了七八个徒弟。为了更好地提升木作木雕技艺,博采众长,开阔视野,黄东旭毅然放弃了稳定的收入,只身一人来到广东当学徒。在广东的7年间,他勤学苦练,精益求精,迅速掌握了圆雕、浮雕、通雕、阴雕、透空双面雕等技法,同时,也逐渐接触到台湾的产品和业务。这为他日后创办木雕工艺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4年,25岁的黄东旭回到家乡晋江东石创办万福木雕厂。他除了承接当地古建工程,还代理加工来自台湾的木雕构件。经过多年的打拼和细心经营,万福木雕从最初的家庭作坊,发展到颇具规模的木雕、木制品制造商。业务范围涉及寺庙木雕刻,园林建筑木制配套系列,别墅画房、客厅、办公室、太师椅等仿古家具的制作和仿古装修配套工程,以及佛橱、佛桌、龛、神像、神轿、佛像等宗教佛具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

走进“万福”生产车间,迎门耸立的是一件巨大的寺庙模型,造型跌宕起伏,场景宏大复杂却不失和谐细腻。黄东旭的木雕有大量表现宗教、儒家礼教的内容,它寄托了民众祈求长治久安,五谷丰登,达到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他继承我国民间传统艺术、古代建筑雕刻的精华,汲取现代雕塑的艺术语言,注重形似与神似兼备、块面结构与细部精巧互补,从而形成自己宗教题材木雕作品的特色。正因为这一特色,近年来,万福木雕承接大陆及台湾大量古建工程,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

以人为本 传承创新

在一些老客户眼里,别人做的只是建筑,而万福木雕却把工程做成一种文化、一种艺术。黄东旭坦言,做企业,尤其是传统手工艺的企业,心得体验和感悟最重要。传统工艺除了传承,还更应融合现代的元素进行创新。传统工艺企业,特别是经营古建工程的企业,要加快产业延伸,从单一产品向多元经营转化。可以尝试做一些吉祥产品, 如“ 寿星、福禄寿” 等传统文化产品,或者结合名人名言做成一些壁挂。

当前, 国内传统木作技艺,木雕刻工艺人才已出现断层,如何培养和保护优秀传统木雕工艺人才成为压在黄东旭心头的一块石头。为此,他广收学徒,不仅给学徒们优厚的待遇,还安排师傅们一对一的传帮带,鼓励管理人员尽可能创造机会让他们多学习、多实践。同时,黄东旭还考虑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共同打造传统木雕工艺人才的摇篮。

在晋江周边地区,万福木雕颇具盛名,培养了大批的木雕、木作技艺人才,有着良好的口碑。由于黄东旭为人厚道,爱才有方,无论何人,拜师学艺,他都一视同仁,倾囊相授。正因为黄东旭的正直无私,使得身边的工人都不想离他而去。即使在企业发展最困难时,工人们照样铁心跟着他干。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黄东旭和他的万福木雕厂已对300多名学员进行技术性培养,学员遍布福建、江西、浙江等地。从“万福”走出去的木雕工人,大都成为独当一面的木雕木作技艺师傅。

无论是初期清苦的生活,还是后来应接不暇的海内外订单,都未曾让黄东旭那颗热爱木雕艺术的心有过丝毫迷失。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培养出更多的新生代木雕艺人,既传承前人的木雕精髓,又能融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让传统木雕这颗璀璨的中国民间艺术明珠,闪耀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与时俱进 融合发展

随着国家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黄东旭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后,决定立足企业实际和当地传统文化特色,投资创建以“元洲”命名的“闽台木雕民俗文化园” , 以文化园项目为契机, 实施“ 二次创业”,引领产业升级,力争打造泉州市具有本土特色的集交流、旅游、创意生活、健康养身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元洲闽台木雕民俗文化园”规划面积30亩,融合闽台专业技术和人才,建成后将成为泉台两地文化交流的平台,带动民俗宗教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如今,该文化园被列为泉州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文化园规划建设有闽台木雕刻、木作技艺实品展览馆,闽台木雕文化人才交流中心、素食养生馆以及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等几大功能区。其中,闽台木雕刻、木作技艺实品展览馆将以闽南元素为主题,展示木雕、木作技艺等民间综合技艺的实品,包括:寺庙工程、木雕工艺、古民居、祖厝祠堂、民俗民风、民间信仰文化、木制类民俗祭祀庆典器具、农耕社会的木制生活用品、旅游工艺品以及木雕刻、木作传统施工工具等。让参观品鉴的人们,从传统木雕刻、木作技艺里去感受闽南文化的辉煌和从业者们的智慧与创造力。

黄东旭表示:“万福”将在“元洲闽台民俗文化园”建设的基础上实现新跨越,力争把“万福”打造成海峡两岸木雕界的知名品牌,同时把“元洲闽台民俗文化园”打造成闽台两地文化交流的平台,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来源:泉州文化产业网 责任编辑:傅少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