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智库 > 内容

安溪:争当全省山区第一县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6-08-01

依山傍水的醉美安溪不断刷新“颜值”,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崛起于大龙湖畔。 (刘伯怡 摄)

安溪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园区经济,“五大园区”成为安溪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刘伯怡 摄)

传统的茶产业以“一叶”舞动“百业”,带动形成茶机械、茶旅游、茶美食、茶文创等配套产业。 (张洞天 摄)

核心提示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沿海的晋江经验闻名全国。而熟悉泉州的人会说,在泉州西部山区孕育了晋江源头的茶乡大地,同样创造了赶超跨越的“安溪模式”。

秉承“泉州精神”的内核,弹指20年间,安溪甩掉了国定贫困县的帽子,挺进了全国百强县的阵列,位次与时俱进;过去五年里,以“地处沿海省、沿海市就当有沿海作为”的格局,它着眼大局、高瞻远瞩,对落后产能壮士断腕,对新兴产业求“新”若渴,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改革的宏大乐章中,不断唱出清新向上的安溪好声音,成功晋级为全市第二方阵中的新成员。

回望过去,安溪人自豪地说:“无愧于历史和时代。”展望未来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安溪人自信满满——“这也是我们跨越崛起、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期,将努力创造安溪发展史上又一个‘黄金五年’。”

那么,这个“黄金五年”是一幅怎样的蓝图?安溪又将如何挥毫泼墨,让理想照耀进现实?昨日开幕的安溪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作出承诺和解读。

□本版文字 陈林森游怡冰 李海水 张晓斌

行动篇

“五大行动计划”勾勒发展新图景

“四个安溪”的幸福模样已经绘就。

让蓝图走下纸面,安溪抬头看天——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五大发展理念”,从新福建到“五个泉州”建设,一一遵循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安溪同样也低头奋进,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调中,铺展供给侧改革、宜居城乡提升、精准脱贫攻坚、民生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创新“五大行动计划”,把梦想真切嫁接在大地上。

蓝图已经勾勒,号角已然吹响。安溪深谙,“开启伟大的新征程,实现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时代的号召下,全县各级党组织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补足精神之“钙”,勇挑发展之“担”,夯实执政之“基”,织密廉政之“网”,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使各级党组织全面担负起赶超发展的重任,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为新一轮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供给侧改革行动计划—— 产业升级 换挡提速

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致力在产业上“再造一个安溪”。

●在五大园区上长出新增长极

力争至2020年,EC产业园实现产值100亿元、纳税3亿元;

湖头光电园实现产值300亿元、税收8亿元;

湖里园、思明园实现产值200亿元、税收10亿元;

弘桥智谷入驻企业1000家以上、年交易额超100亿元。

●打“组合拳”促安溪茶二次腾飞

打好质量管控、贯标用标、品牌抱团、链条延伸、跨界融合“组合拳”,导入文化、旅游、标准化等元素,形成全茶发展、集群共进态势,力争至2020年涉茶产值超180亿元,持续领跑全国百茶,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构筑国际市场“茶香通道”。

●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力促技改扩建,让建材冶炼、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与高科技嫁接、与设计联姻、与品牌联动。规划建设家居工艺文化产业园,申报“世界藤铁工艺之都”。

力促重整重组,让困境企业走出泥潭。

力促延伸融合,鼓励组建跨界产业联盟,带动行业合纵连横、抱团发展。

●让创业创新之风云涌翻腾

对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创新为驱动,强化平台、人才、三产支撑,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业态新模式,力争至2020年新增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高新技术企业15家。

匠心雕琢 “四个安溪”

蓝图篇

主要经济指标

“大美安溪”

增速比全市、全省更快一些,力争至2020年——

●GDP突破65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0亿元,年均增长7.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亿元,年均增长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0亿元,年均增长15%

“实力安溪”

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力争“十三五”末——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35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

●湖头、南翼两大新城建成区面积超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人

●森林覆盖率66%

构建“5+5”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

●形成5个百亿产业

●6家纳税超亿元、50家纳税超千万企业

●10家上市公司

●规上工业增加值超350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6%

“活力安溪”

“小康安溪”

让群众宜居 让创业者宜业

●简政放权取得更大进展

●重点改革实现较大突破

●民主法治有序推进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迸发

●向上向善、开明开放环境进一步优化

比全国提前三年、比全市提早一年全面脱贫

●力争至2020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5万元

(姜贝 凌鹭 制图)

宜居城乡提升行动计划—— 高点定位 生态之城

突出优化布局、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坚持规模扩张与内涵提升并重,全域加快新型城镇化,将安溪建成魅力之城。

●用交通撑开城市骨架

畅通兴泉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县乡道路。

加快厦沙高速安溪段等一批高速公路规划建设,为南部和西北部50万人口送上“高速福利”。

推进联四线龙门过境段、湖头环城路等建设,启动国省干线横八线祥华至福田、横九线虎邱至龙涓燕美公路工程,辐射带动腹地发展。

抓紧一批主干大道、隧道、连接线、大桥等项目建设,拓展建成区规模。

力争“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通村主要公路拓宽改造。

●用品位塑造城市形象

优化规划,调整修编湖头、南翼新城总规,编制专规、控规、修规等。

重视配套,加快三安大桥、安溪一中南校门、沼涛实小等片区综合改造,实施城区二环路沿线、湖头河滨路溪美段等景观提升工程。

接续文脉,建设一批以茶文化、家居工艺、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街景小品、文化长廊。

●用绿色呵护城市名片

做好绿化提升“加法”,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脆弱区,加大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力度,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做好节能降耗“减法”,实行最严环保准入门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做好集约利用“乘法”,发展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循环经济,推进传统产业绿色改造、产业园区循环改造。

做好责任追溯“除法”,落实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用机制活跃城市管理

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网格化。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管理。

加快智慧安溪建设,推行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模式,让群众享受优质的现代城市服务。

精准脱贫攻坚行动计划—— 拔除穷根 奔赴小康

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至2017年全县3.0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扶贫路上不落一人

县乡村三级干部全部挂钩贫困户,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建立贫困户脱贫第三方认定机制和动态调整制度,应进则进、有进有出。

扶贫开发纳入绩效评估、干部考核重要内容,鼓励一部分乡镇于2016年底率先全面脱贫。

严查挤占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等行为。

●找准“穷因”分类施策

综合运用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搬迁脱贫、金融脱贫、医疗脱贫、助学脱贫,帮助1.8万不同原因致贫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

把丧失劳动能力的1.28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给予兜底保障。

●聚集资源参与扶贫

提升“百企联百村帮千户”精准扶贫实效,探索建立扶贫荣誉制度,引导更多社会团体、商会组织、企业家、慈善机构参与扶贫开发。

鼓励本地能人回乡创业,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体制机制创新行动计划—— 破除壁垒 同心致远

推进改革创新,探索形成更多的“安溪模式”,增创环境新优势。

●力促政务环境更具高效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落实“三张清单”,推行一口受理、一站式审批、月嫂式服务。

进一步清理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环节、推动职能归并,杜绝体外循环、明进暗出、两头审批等行为,促进行政审批再提速。

●力促市场环境更加公平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权力边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支持安溪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企业改制上市,创新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

积极推广PPP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产业、社会事业以及特许经营领域。

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推动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抵押融资。

●力促发展环境共赢开放

实施“海丝八大行动计划”,支持茶业、家居工艺等优势产业布局境外营销网络、发展跨境电商,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投资、贸易、技术等领域合作,提升对外开放、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

●力促法治环境和谐稳定

支持人大依法履职、政府依法行政、政协履行职能。

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加强“双拥”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为安溪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凝聚更多正能量。

民生共建共享行动计划—— 以人为本 幸福至上

尽心尽力兜底线、补短板,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以扎实的作为满足基本民生

教育上,实施全面改薄、优质教育扩容、学前教育提升、高中达标晋级四大工程,力争至2020年新增学位4.8万个,建成省级“教育强县”。

医疗上,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厦大附属第一医院安溪分院等项目建设,力争至2020年千人床位比提高至4.1、千人医生比1.6。

文化上,推进文化惠民和非遗保护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全面发展。

●以温情的视角关注热点民生

稳妥推进白濑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确保迁得出、稳得住、过得好。

鼓励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做大做强“四金四银”特色农业,促进群众增收。

创建安全发展县、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县,提升群众满意度。

●以严格的标准保障底线民生

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互为补充的保障体系,稳步推进“五险”扩面,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和低保标准,完善优抚、残疾人保障服务和弱势群体、困难群众帮扶体系,编织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安全网”。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