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智库 > 内容

内蒙古包头市图书馆创新服务体制机制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6-07-07

6月26日,包头市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内,与共和国同龄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作为本期尚书讲坛的主讲嘉宾刚走上台,座无虚席的报告厅里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作为数以千万计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一个代表,叶辛以回顾知青生活和畅谈知青题材作品为主题的讲座《我们曾经年轻》,引起了听众中许多知青的强烈共鸣。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刚一结束,就有几十名知青涌上讲台,和叶辛合影、要签名。

据包头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白清元介绍,尚书讲坛是包头市图书馆为弘扬经典文化、提高市民阅读品位精心打造的文化传播平台。2012年12月2日,讲坛开坛第一讲就请来了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解读《莫言是什么样的作家》,加深了观众对莫言的了解。陆续地,单霁翔、鲍鹏山、毛佩琦、阎崇年、叶永烈等知名学者和社会名流都曾走进包头图书馆,为听众阐释国学、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同时,一批包头本土的专家学者也通过这一平台崭露头角,提高了包头的城市品位和学术氛围。截至目前,尚书讲坛共举办讲座129场,听众突破3万人次。

如果说尚书讲坛是广大读者开阔眼界的窗口,那么,把散落在民间的读书会聚集在公共图书馆大旗下,又成为其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的重要举措。

今年3月23日,包头市图书馆馆长高玉波把9名民间读书会的代表请到图书馆座谈。两个小时后,高玉波当即承诺,凡是读书会的公益活动都可以在图书馆办,图书馆的多功能厅、学术报告厅和大小会议室免费向读书会开放。

很快,3月27日,包头市图书馆、包头市鹿城读书会联合主办的“春天的祝福”2016包头市本土诗文朗诵会在包头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300多名文学爱好者现场聆听了20多位朗诵爱好者的深情咏叹。

“没有图书馆这个平台,想举办这样规模的诗文朗诵会是不可能的。第一次与图书馆合作就如此成功,为我们以后的活动奠定了基础。”鹿城读书会会长阎丽表示。

除了跟名家面对面,互联网阅读已成为不少人接收信息的重要途径,不能灵活使用计算机、手机成为不少老年人走进信息化社会的拦路虎。为使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包头市图书馆充分发挥公共电子阅览室这一文化阵地优势,于2014年6月创办了“夕阳红”公益电脑培训班,报名者络绎不绝。

电脑培训班的辅导员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认真钻研适合中老年人的教学方案,不仅在上机操作实践中一对一,还通过电话、QQ等方式为学员们答疑解惑。如今,500多位参加过培训的学员都能做到通过电脑打字、浏览新闻。80岁的朱日新是“夕阳红”公益电脑培训班的第一期学员,现在培训班已办到第五期,老人家还在坚持学习,除了能娴熟地浏览网页、视频,还学会了制作PPT。

早在包头市图书馆新馆落成伊始,2013年10月26日,图书馆就成立了残障读者服务中心,购买了盲文出版社出版的大量盲文书籍,配备了盲人阅读所需的设备,也因此,包头市图书馆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等单位授予的“助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读者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高玉波说。2015年7月,包头市图书馆搭建了公共文化数字有声服务平台,建成了小型有声数字图书馆,有声资源存储容量达4万小时,内容涵盖文学、教育、历史等多个领域,全部由真人原声录制、名人名家进行播讲。该设备兼容盲人读屏软件,可以帮助视障读者实现无障碍阅读,读者可以通过搜索、分类浏览功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有声资源进行在线收听。目前,已有70多位视障读者下载有声图书2000多部。

在服务方式上,图书馆内的电子大屏幕、网络平台、微信平台和馆长接待日也成为读者与图书馆对话的桥梁,为图书馆了解读者需求、开展特色服务提供了参考依据。在包头市图书馆副馆长王金艳看来,只有心里装着读者,倾听读者的心声,才能真正了解读者的需求,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