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智库 > 内容

广州花都区:示范区创建“一箭双雕”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6-07-07

“盘古王诞”是花都区培育的五张文化名片之一。关振伦 摄

如何补上文化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如何解决文化部门唱独角戏的难题?如何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这些是很多文化部门面临的困惑。广州市花都区以创建广东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实施“文化兴区”战略,开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局面。近期,广东省文化厅组织的督察组在对花都进行创建工作中期专项督查时,给予了充分肯定。

各部门形成合力

2014年底,花都区获得广东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花都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丁军说,花都曾是广州北部的农业县,文化底蕴不如广州其他地区深厚,文化建设历史欠账较多。但该区历任领导都很重视文化建设,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视野审视文化建设,确立了“文化兴区”战略。

丁军说,花都创建省级示范区可谓“一箭双雕”。一方面,借此拉动全区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通过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引领产业结构调整,改变汽车产业“一枝独秀”的状况,让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花都区双管齐下,在规划建设投资300亿元的万达文化旅游城的同时,申报和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区政府制定了《“十三五”花都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花都区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15—2020)。到2020年,花都区将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新体系,成为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花都区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区长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发改、财政、人事、编制、文化等部门和镇街的主要领导。花都区将创建示范区列入今年10件民生实事之一,区人大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听取工作汇报,区政协组织委员进行调研视察。

通过上述举措,花都区解决了文化部门唱独角戏的难题,形成了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合力。如在举办大型户外活动时,公安部门不遗余力地做好现场安保工作;合唱团的老师们要排练或者外出参赛,区教育局全力支持。

文化设施升级改造

花都过去是农村,文化设施是按农村标准建设的。从撤县改市到撤市改区,花都的文化基础设施虽有较大改观,但总体仍陈旧落后。为此,该区一方面积极推动美术馆、博物馆、新图书馆、文化中心及广州民俗博物馆等大型文化场馆的建设,另一方面集中精力对原有文化设施网络进行升级改造。

花都区着力提升文化场馆的服务功能,将文化场馆变为市民学习的“大课堂”、培育人才的“百花园”、送戏下乡的“大本营”。2015年至今,5家区级文化场馆举办“市民学堂”“道德讲堂”“文化花都”等讲座10期、展览30场,接待观众40万人次。依托文化场馆,组织对全区251支文艺团队、2200多名文化志愿者进行培训,每月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花都还整合区内图书馆系统资源,实行图书通借通还。

花都区下辖4个街道、6个镇,新华街文化站是广东省综合性文化站示范点。2014年以来,该区着力提升街镇文化站的建设标准,对全区10个街镇文化站升级改造。如今,10个文化站全部达到省一级站标准,其中7个为省特级站。

集聚,是花都村(居)文化室的特色。全区拥有250家农村(社区)文化室,整合了宣传、文化、体育、监察、民政等部门资源,成为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村(居)“政务中心”。文化室建有老人活动中心、党群活动室、戏曲台、棋牌室、道德讲堂等文体设施,是村民的“文体超市”。188个村的文化室配置了公共电子阅览设施,开通了WIFI和网络电视,并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信息高地”。

在花都,网吧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该区推动网吧行业转型升级,由政府向网吧购买服务,指导网吧开设公益服务区,使网吧成为“社会网络文化基地”“社区网络学校”“书吧”和网上创业平台。

自主权交给基层

文化活动吸引力不强、群众参与热情不高,是困扰文化工作者的难题。面对这种困境,花都区一手抓产品供给,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一手抓自创品牌,把文化建设的自主权交给基层。

每次开展送文化下乡前,花都区文化部门深入村镇了解需求,列出单子,再照单筹备。“送电影下乡”按需播放,“六送”(送演出、送电影、送比赛、送展览、送培训、送书籍)把文体超市开到群众家门口,这种“订单式”“超市式”服务将以往的政府配送变为“百姓点菜”,让每个人都能选到心仪“产品”,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在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时,花都区精心设计便于群众参与互动的项目,使之成为吸引群众、聚集群众的精品。去年举办的街镇文化节长达半年之久,举办了七大活动,并评选出优秀节目进行全区巡演。这种互动式配送让群众不只是观众,也能登台成为主角。

花都区还挖掘和培育了“天王故里”“盘古王诞”“花都合唱团”“广州侨乡”“花都古村落”五张文化名片,使之成为在区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品牌。

面对“上面喊破喉咙,下面热情不足”的尴尬,花都区引导各街镇、行业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打造“一街(镇)一品牌”“一品一包装”“一厂一精神”“一校一校花”品牌,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街镇,狮岭“皮革皮具文化节”、花东“东南亚侨文化”、炭步“古村落文化”等区域文化品牌活力四射。在企业,汽车旅游运动文化节、珠宝文化节、音响文化节等活动层出不穷,仅去年以来,全区就举办这类由行业主办、政府支持的文化节50多场次。在园区,拓璞公司、国光电器公司等一批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先进单位破茧而出。在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形成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景观。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