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创精英 > 内容

陈志忠:在传承中创新发展雕刻艺术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6-04-29

  

 

 

 

  古代泉州,经济发达、文化昌盛,音乐、戏曲盛行于市。民风古朴、遵礼尚义,各种宫、观、寺、庙星罗棋布,遍及城乡,宗教活动常年不绝,神像雕刻、木偶制作有着良好的市场需求。

  出生于雕刻世家陈志忠继承了这份优秀遗产,在吸收前辈和同行们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成果上,经过长期的再创造,最终成就为今天的艺术地位。

  好学善悟 立志成才

  梅山是南安的一个文化名镇,这里文化产业历史悠久深厚,原来的南安工艺厂正是坐落于此,从这里走出许多民间能工巧匠,许多传统文化及民间工艺品正是从这里走向世界。

  陈志忠的父亲陈木水原先就是南安工艺厂的一个知名工艺师。陈志忠自幼耳濡目染了祖父及父亲的雕刻技艺及传统艺术文化,对传统木雕技艺非常感兴趣,在上学期间每逢节假日就经常抽时间练习了一些雕刻的基本功,如锯花板、清花底、刻一些比较简单的花板等等。1985年,15岁的陈志忠正式跟随父亲学起了传统木雕技艺。刚开始,父亲带他四处观摩学习。为让儿子基础更牢,父亲还让他师从几位民间木匠,博采众长。陈志忠记得,当徒弟那几年,很是刻苦。每天得早早起床练习,中午别人休息,自己还得学画图;晚上练到很晚,常被刻刀划破手掌。有时个别地方做不好,父亲二话没说就让他重做。尽管这样,他也不敢在严厉的父亲面前抱怨。父亲常教诲他,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雕艺师,就得吃得了苦。正所谓,不经三九寒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

  几年间,在父亲及师傅们的精心教导下,陈志忠系统学习了半立体雕、平底雕、镂空雕等传统木雕技法,学会了雕刻古眠床、橱、桌、镜台、神龛、神轿、庙宇建筑、栋路构件等。南安诗山凤山寺的门路及前殿,大雄宝殿的栋路雕刻,宫匾雕刻等正是出自于他那双巧手。

  尽管这时的陈志忠在南安一带已小有名气,可他深深地认识到中国木雕工艺文化博大精深,雕刻技术艺无止境,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出色的雕艺师绝不能满足现状,理应游学四方,求师学艺。从1988年开始,陈志忠先后到惠安、泉州市区、晋江等地拜师学艺。在不断的刻苦学习和钻研下,他的雕刻技艺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对木雕技艺有着更深的理解,并掌握了神像的雕刻技法。这为他日后的雕艺生涯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传承创新 吸收引进

  1994年,在雕艺界摸爬滚打多年的陈志忠选择了自我创业,创办了南安市新发木雕工艺厂,正式开启了人生创业的大门。 1998年陈志忠开始接触台湾神将头像《巨型木偶头》的雕刻订单。经过长时间的钻研、创新,他所创作的作品形象逼真、神韵独特,得到了台湾地区及海内外工艺界专家的认可。从此,许多订单纷至沓来。如今,他所做的神将头像不计其数,客户遍及全台湾地区及海内外。

  谈及作品畅销缘由,陈志忠说:“尽管是木偶头,它也是有生命、有灵魂的,关键在于创作者是否愿意倾注情感。木偶长什么样不是随便雕出来的,需要查阅很多资料,揣摩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然后根据人物性格把样貌上的特点放大,再根据不同的需求完成造型。”从这话,就能判断这人究竟能成为一名出色的雕刻艺术家,还是是一位能工巧匠。

  2011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两岸万名青年大交流主题联欢活动中,胡锦涛总书记亲手操作泉州提线木偶“金狮”,与台湾巨型木偶“电音三太子”击掌、共跳“保庇” 舞的场景相信在不少人脑海中还历历在目。和总书记共舞的三尊“三太子”木偶,却是地地道道的“泉州造”,它们的雕刻者,正是南安人陈志忠。

  因为有许多台湾客户, 陈志忠隔三差五就要到台湾走一趟。为了更加了解台湾的文化产业市场,他养成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仔细考察的习惯。“三太子”是台湾特有的民俗,由巨型的木偶哪吒装扮成,起先经常会出现在台湾的庙会上,后来加入流行动感音乐,就变成了“电音三太子”。既然台湾时兴这种东西,为啥就不能带到泉州去呢?如果这种雕刻艺术品通过注入新的艺术生命和结合现代元素,能使两岸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互补,将台湾这种民间艺术在闽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推广不是更好吗?带着这个想法,他于2011年底,成功组建了一支专业表演“电音三太子”的泉州晋福堂的团队和神将表演团队的晋神堂神将表演艺术团。陈志忠成为把“电音三太子” 神像雕刻带到大陆的第一人。

  发扬光大 追求卓越

  为了发挥好传承人传帮带的作用,促进木偶雕刻工艺等民间传统文化的推广工作,陈志忠于2012年7月创办了南安市晋福文化艺术馆,计划筹建一座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品展示厅,和一个可供传统民俗表演的舞台,开始对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品整理、研究、挖掘、研发、创新、展示、交流,为闽南的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发展添砖加瓦。在陈志忠看来,传统木偶技艺的传承不仅仅是手工制作这一环节,还要找到契合现代社会的市场定位。他主动向台湾朋友学习,培养不同造型的演出队,如卡通表演的形式就很受年轻人喜爱,把它和传统制作相结合能让更多人接受。从那年开始,他陆续接到了很多表演邀请,甚至去过北京人民大会堂,上过央视。传统文化以及民间工艺不仅要交流传承,更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陈志忠始终保持着推陈出新的姿态来不断提高挑战自己的创作水平。如今,他除了电音三太子外,还开发了福禄寿、关公、妈祖、郑成功、脸谱等一系列具有闽南特色的题材作品。

  2011—2013年,陈志忠的作品在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等赛事评选中,荣获金奖6枚、银奖4枚、铜奖4枚、优秀奖3枚,得到了工艺美术界专家、评委和业界同仁的一致认可。陈志忠本人还荣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福建省旅游商品协会理事,泉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泉州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泉州创意产业协会会员、南安梅山商会理事、南安市梅山镇民间艺术协会会长。被泉州市政府授予“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3年被评为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市政府授予成立陈志忠大师工作室,成为南安市首家入选的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

  如今的陈志忠并非只是一个人在独自奋斗,他有自已的创作团队,有着对木雕事业更为高涨的热情和信心,他相信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这股东风下,泉州的木雕产业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来源:泉州文化产业网 责任编辑:谢自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