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智库 > 内容

湘西:非遗传承走进校园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11-19

凤凰县阿拉完小的学生在打苗鼓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湘西的土家族和苗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目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已形成了以县级、州级名录为基础,省级名录为骨干,国家级名录为重点的四级非遗项目名录体系和非遗传承人体系。据统计,该州四级非遗名录项目总计达1112项。

为加强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探索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如今,说民族语言、穿民族服装、跳民族舞蹈、唱民族歌曲,甚至玩民族游戏已经成为湘西许多学校的“必修课”。

精心布局,打造文化校园

为了及时对湘西民族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条例,为推动非遗进校园的有效开展进行设计布局。

2006年出台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提出将非遗传承引入学校教育;2007年,湘西州政府下发《关于转发湘西自治州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实施土家语、苗语与汉语的接龙型和传承型双语双文教学工作;2011年,《湘西民族文化学校传承项目规划》对全州非遗进校园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湘西未来的非遗传承工作描绘了时间表和路线图;2012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州的实施意见》要求大力开展以学民族文化、唱民族歌舞、跳民族舞蹈、穿民族服装、说民族语言、讲民族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文化推广活动。

在一系列政策条例的引导下,湘西州开展了生动的非遗进校园实践。该州8个县市均成立了以文广新局、教育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非遗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抓、各单位积极配合抓的工作格局,确保非遗进校园工作的有力开展。

因地制宜,创建特色学校

“尊重文化差异,因地制宜,强化优势,精准推进。”湘西自治州针对非遗进校园的传承工作提出了清晰的思路。

在龙山县靛房九年制学校,曾经濒临灭绝的非遗土家族打溜子如今在学生中的普及率已达到80%,学校也被授予“中国土家族打溜子传承学校”。该校把土家文化引入课堂,将咚咚喹、溜子、土号、野喇叭和土家山歌与音乐教学相结合,将摆手舞、土家游戏与体育教学相结合,还将土家织锦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中,全体师生齐上阵,共同演绎锣鼓喧天,牛角、土号、野喇叭齐鸣,千人大团摆,百人咚咚喹的壮观场景。

凤凰县阿拉镇是以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该镇阿拉完小在实施非遗进校园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苗族文化,大力实施民族艺术科研,将苗鼓作为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据阿拉完小副校长田水红介绍,目前学校侧重民族民间艺术教育,开创了民族舞蹈、民间美术、民族音乐三位一体的新局面,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阿拉教育。如今,苗绣、剪纸、根雕、草编等非遗项目全部进入课堂,学生们不仅日常穿戴苗族服饰,还经常自己动手制作。目前,该校已被评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在因地制宜思路的指导下,湘西自治州不少学校将非遗进校园作为构建校园特色文化体系的契机,深挖文化渊源,梳理文化资源,定位文化特色,逐渐走出了文化兴校、特色办学之路。目前,全州已命名15所学校为民族文化传承实验学校,22所学校为民间美术“蒲公英行动”实验学校,3所学校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28所学校被授予“湘西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学校”,10所学校被省文化厅评为“民族团结示范学校”,2所学校荣获湖南省“特色学校”称号,并拟授予12所学校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称号。

文化自觉,引领教研创新

在推动非遗进校园的过程中,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湘西自治州的文化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达成了共识,要针对民族文化特点,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于是,一大批文化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文化自觉,专注教研,大胆创新,开发出一套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化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从根本上赋予了学校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自主权。

近年来,湘西自治州先后编辑出版了《美丽的湘西我的家》、《土家语课本》、《土家·汉双语读本》、《湘西民族文化》、《湘西民族文化常识》等地方教材。

校本教材的涌现更将湘西自治州非遗进校园工作推向了高潮。2008年湘西自治州提出要在全州范围内编写100部反映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校本教材,激发了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热情,一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应运而生。如今,全州已经编写164种(套)校本教材,这些珍贵的智慧结晶几乎涉及湘西自治州所有省级以上的非遗名录项目。

此外,湘西自治州还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课题研究。据统计,“十二五”期间,该州在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开展了70多项涉及民族音乐、美术、体育等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课题研究,为非遗进校园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职业教育,探索传承新路

为了推动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湘西自治州还将目光投向职业教育,明确提出要推进非遗与专业、产业及职业岗位对接,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探索出一条畅通无阻的非遗传承新路径,真正提高非遗的传承质量。

走进今天的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处处能见扎染、木雕、竹编、土家族织锦、苗绣等非遗工艺品。“非遗进入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为非遗保护以及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也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吴正有说。

记者了解到,从2006年开始,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就设立了民族艺术系,系里开设的服装设计制作、广告设计制作和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3个专业全都绕着非遗项目搭台唱戏,开设相关课程。据该系主任李巧云介绍,该系毕业生能拿到每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泸溪县第一职业中学开设了踏虎凿花专业,由非遗传承人邓淑芳执教,设立了踏虎凿花工作室,先后培养了500名专业学生。

花垣县职业中学开设了剪纸技艺、苗族花带、苗画、苗绣、苗医5个专业培训班,既聘请传承人讲授传统技艺手法,又邀请工艺厂设计师传授现代操作手段,增强学生参与市场的竞争力。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徐毓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