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报道 > 内容

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举行开园仪式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11-09

弘扬亚洲文化 展示丝路精神

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举行开园仪式 雒树刚参加

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开园仪式演出

泉州网-泉州晚报讯 昨日下午,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湖畔的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仿佛抖开“梯航万国”长卷的公园座碑前,拍胸舞、火鼎公婆、威风锣鼓等泉州特色民俗表演轮番上演,艺术公园开园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副部长丁伟,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谢金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副省长李红,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张爱平,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宇,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市领导郑新聪、康涛、陈万里、杨俊峰、陈庆宗等,与来自亚洲和海丝沿线国家、地区的重要嘉宾,以及全市各界市民代表共同参加了开园仪式。

开园仪式上,主礼嘉宾雒树刚手持毛笔,为典礼台中央的“金狮”点睛,这头狮子随之马上“活”了起来,口吐“开园大吉”彩幛,一旁,围坐在公园座碑前的16只“小狮子”也同步拉下覆盖在座碑上的彩绸,整个场面充满创意、别具一格。

丁伟在致辞中代表文化部对海丝艺术公园的开园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公园建设付出辛勤努力的艺术家和建设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构想正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热烈共鸣,沿线各国的务实交流合作日益深化。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建立一个以海丝为主题、以文化为载体、以增进了解为目标、以服务民众为宗旨的艺术公园,以艺术的形式展示丝路精神,集中展现中国和海丝沿线国家的文明历史和文化精华,进一步增进丝路各国的文化交流,是一个独具慧眼的创意,具有深远积极的意义。相信艺术公园将从文化艺术的视角,建成亚洲各国人民“亲、诚、惠、融”的精神家园、泉州和福建与各国文化交流的新平台,成为承载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的博物馆、泉州人民以及各地各国来宾的新景点,以及泉州城市发展历程中的新地标。

受省委书记尤权委托,李书磊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莅临开园仪式的嘉宾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在致辞中,他用充满诗意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艺术公园创意理念、设计建设、功能作用等方方面面的高度肯定和赞赏。他说,艺术公园本身就是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而公园在短时间内建成,体现了泉州人的效率和创造,也充分代表了泉州人对艺术的热爱。

“艺术唤起人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理解,把人带到新的美好的境界之中,功莫大焉。”李书磊指出,没有围墙的海丝艺术公园把艺术交给人民,使人民接近艺术,功德无量。以海丝为主题、以亚洲为题材,海丝艺术公园也揭示了亚洲各国在文化和艺术上的亲近,表达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希望泉州将艺术公园打造为全亚洲共同的文化财富,祝愿亚洲的艺术兴旺发达、传遍全球。

市委书记郑新聪主持仪式并指出,泉州将在各方的指导帮助下,把艺术公园打造成为海丝沿线国家、地区艺术家们寻找创作灵感、提升艺术境界、共享文化成果的大平台,成为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融互鉴的文化大观园。

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开园

市民乐享“海丝”穿越之旅

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组雕群局部

丝路绵长,风起帆张。作为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亮点之一,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于昨日正式开园。

揭开面纱后的公园,迎来了四方宾客,争相体验如梦如幻的“海丝”穿越之旅。

“帆影”主雕火遍微信朋友圈

一入公园南门,映入眼帘的除了“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几个苍劲有力的石雕大字,还有不远处立在水中央的“帆影”主雕。

“帆影”雕塑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主体为钢结构,造型由两片帆组成,自底座向上高35米,最宽部分33米,位于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中心轴线上。与普通船帆不同,“帆影”的“帆叶”以凹凸的造型,营造出实体造型和“虚空间”的结合,粼粼波光倒映之下,恍如水波,如梦如幻。

“帆影”寓意“海丝梦”,展开“蔚蓝的梦想”。雕塑用现代的手法,用实体材料做出虚幻影子的造型,以诠释人类对海洋的梦想。当广场上的水雾四起,远处的“帆影”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开园之前,“帆影”的大名已经不胫而走,许多市民早早慕名而来,先睹为快。“整座雕塑坐落在水中央,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仿佛一艘船从梦境中驶来,充满了意境,让人想像无限。”市民王鸿源先生在参观之后如此评价。

短短几日,“帆影”的航拍图、细节图在朋友圈里刷屏,或是衬着蓝天白云,或是伴着彩霞落日,在不同的天空背景下,“帆影”呈现出不同的美。这里更成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创作的新地标,在一大批专业摄影家的镜头里,“帆影”的艺术气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这座充满了文化味道和艺术气息的公园,将成为泉州的文化新坐标,我为家乡拥有这座世界级‘海丝’主题艺术公园感到骄傲和自豪。”泉州老干局职工李铭渊说道。

“力的共生”创造力 引市民共鸣

昨天上午,市民林先生特地驱车带着家人从安溪来到公园参观、拍照。林先生说,父亲平常最关注的就是泉州的文化活动,父亲通过报纸上的亚艺节预告报道,对各种活动如数家珍、充满期待。得知公园昨天要正式开园,父亲一早就提议家人一起去看看。

在“力的共生”展区内,一头银色的大牛与藤编的鳄鱼相向陈列,意指两力共生发展。这两件作品——《万物之牛》和《巨鳄》,既展示了泉州作为“海丝”起点城市的包容性格,也表达了亚洲各国共生共荣的美好愿望。

《万物之牛》是当代艺术家陈文令的作品。这头由不锈钢制作的巨牛身上加入了现代工业元素,在原始农耕“工具”牛的身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陈文令解释道:反差才有矛盾,矛盾才有精彩。《巨鳄》是当代艺术家吴达新的作品,21米长的巨大鳄鱼,用柔韧的藤条、竹篾与坚硬的钢铁脚架,通过古老的东方手艺编织而成。鳄鱼的腹部设有一个暗门,观者可以由暗门走进鳄鱼的体内与作品进行互动。

“‘力的共生’雕塑确实很震撼!”林先生表示,家人对公园的创造力和想像力称赞不已,“海丝艺术公园为我们家庭出游又添了一个文化休闲好去处!”

水镜冷雾广场成儿童乐园

在一片用大理石铺设的宽阔广场上,中间凹陷处有一片浅浅的水体,这就是位于公园南侧主入口处的水镜冷雾广场。

当水波平静时,那一洼浅水犹如一面明镜,蓝天白云、红花绿树,以及远处的“帆影”主雕倒映其中,绘就一幅色彩明丽的风景画。当浅水渐渐消退,一只只镶嵌在地面的喷雾头,喷射出水雾,如梦似幻,仿佛令人重返宋元时期泉州港海外贸易的非凡场景。你尽可发挥天马行空的想像力,畅想当年胜景。

据介绍,整个广场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配置水雾喷头1658只。除广场的水雾系统外,四周正在布置的绿化景观也别出心裁。四周的条形座凳花坛内种植凤凰木,为游人提供遮阴休憩的绿色空间。今后每年六七月,进入凤凰木花期,一抹抹红色将成为广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里也是小朋友们的乐园。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地在广场里穿梭,嬉戏玩闹,银铃般的笑声在广场里回荡。这里更是取景“帆影”的绝佳地点,当水雾升腾,远处的“帆影”若隐若现、仿若仙境。

“以后节假日有了带娃游玩的好去处,这里有很多有意思的风景,也有咱厝独具特色的艺术品,孩子在游玩的同时也能接受艺术的熏陶。”一位4岁女孩的妈妈吴女士表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是泉州一张闪亮的名片,这座以艺术为载体体现海丝文化的公园,正是让下一代年轻的泉州人铭记这份骄傲的最好教材。

“海丝情怀”画展为“红房子”增人气

一座醒目的刺桐红建筑,被形象地称为“红房子”。它是传统的,独特的“泉州红”和“出砖入石”的传统泉州元素融入其中,整座建筑深深烙着泉州印迹。它也是现代的,以现代建筑的线条和材质,以及充满当代气息的表达方式,呈现经典。“红房子”的外在造型从泉州传统大厝建筑优雅平缓的屋顶曲线蜕变而来,表现山形和水形,体现泉州的山海文化。

“红房子”的屋顶是透明的,光影交错,轻柔地洒在红色的地面上,给人以幽静、恬淡的感觉。由楼梯而下,步行而出,庭院的地面已经用整齐的红色瓦片铺好,红瓦片自然地嵌成海浪小漩涡,与旧石材巧妙组织,铺设成一张海岛图画,呼应海上丝绸之路,凸显泉州的海洋文化以及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地位。

设计师王欣团队提出了“以古为新”的理念,对传统意向与建筑材料赋予诗意的构造与现代的意义,并结合文化引领城市的理念,探索出泉州建筑与园林相结合的建筑新范式。

在这座具有文化韵味的“红房子”里,一场艺术的盛宴拉开帷幕。“海丝情怀——名家画泉州 泉州名家画”美术作品展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此次画展汇集了国内部分著名画家和泉籍美术名家的143幅精品力作,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漆画以及当代艺术。其中,“名家画泉州”作品有55幅,“泉州名家画”有88幅。这些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们,通过不同的绘画方式和视角,运用画笔描绘了泉州及闽南地区秀美的自然景色、深厚的人文风情。

参观画展的惠安女李丽英告诉记者,展览中许多饱含泉州元素的作品令她印象深刻,而其中不少名画家所创作的惠女主题画作,更让她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在现场,记者看到了不少家庭携老带幼前来观看,出现了不同年龄段市民的身影,“希望以后能多多举办这类高水平的艺术展,让我们老百姓也能提高艺术的欣赏水平。”市民李女士说道。

被“艺术”吸引 骑行来公园看群雕

11月7日下午4点,市民邱小姐与朋友骑行从丰泽区泉秀街与坪山路交界处出发,一路向东,来到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进入公园,一大片水域映入眼帘,邱小姐和朋友从“绿房子”穿过,来到了一排栩栩如生的雕塑前。这幅作品采用中国传统的史诗长卷式的叙事方式,分三个篇章逐一展现人类对海洋的向往、昔日泉州海丝繁盛的景象以及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内容选取典型的海丝元素和泉州符号,以情系蔚蓝、海丝繁盛、扬帆逐梦作为故事讲述和情感传达的核心;使节来访、货品装卸,港口贸易、扬帆远航,共同组成了一幅“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画面。作品既强调雕塑本身的叙事性和感染力,又兼顾当代公共艺术的参与性,同时达到内容与形式、传统与当代的统一。

跟记者聊起这趟骑行经历,邱小姐回味无穷:“我觉得,这条骑行线路未来肯定备受骑行爱好者欢迎!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感受‘海丝’魅力,还可以欣赏到这么多艺术作品。非常棒!”

登上“绿房子”观景台一览全园

在“帆影”主雕右前方,是一座造型十分特殊的“绿房子”。这座“绿房子”由当代著名建筑师朱锫设计,取名为“山园”。该建筑穿着一件缝满了“口袋”的“军大衣”,这些“口袋”里种满了绿色植物。进入内部,就像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空气中带着植物的清新。整座建筑似山非山、似石非石,似山似林、似景似物,恰恰凸显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核心概念。

在“绿房子”一楼,摆放着公园模型。市民陈一琦告诉记者,前天跟朋友第一次来公园玩,先走进“绿房子”,通过这个公园模型,对公园全貌有了基本了解。随后,她和朋友登上观景台,一览公园,选定了下一站。“‘绿房子’既提供阴凉的休息场所,还可以为市民一览全园提供观景台。建议第一次来公园的市民可以先来‘绿房子’里看看。”陈一琦说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刘永波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