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泉州市舶司因琉球移置福州?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08-01

  [摘要]福州港在海禁时期格外活跃,明朝开海禁漳州月港分外辉煌。

 

泉州市舶司因琉球移置福州?

泉州市舶司尚有遗址存在

  从北宋元祐二年开始,泉州市舶司的辉煌一直持续到明成化八年,整整延续了385年之久。期间,即便元代市舶司多次变动,泉州市舶司始终未被撤并,岿然不动,有力地支撑了泉州港“东方第一大港”的地位。

  到了明成化年间,朝廷却将泉州市舶司移置福州。这一举动,固然与明代的“海禁”政策有莫大关系,它其实与琉球诸国还有更直接的渊源:当时琉球的贡使多是福州人的后代,在前往中国朝贡的路上,他们更愿意选择一条经济实惠的路线。当然,也顺便回老家看看。

  专为琉球而设的市舶司

  明初的海禁政策极其严苛,统治者规定“片板不许下海”。这种关门政策直接导致了泉州大港的衰退。不过以贩海为生的海商,绝对不肯放弃有利可图的海上贸易。他们铤而走险,改以走私为生。

  管不住的明朝廷只好豁开一个口子,允许广东、福建和浙江与外国进行有限的贸易。也就是说,外国船只卖什么、有多少货物,走哪条线路,都必须符合明政府的规定。这种贸易方式,被称为“朝贡”。

  为配合朝贡政策,广东市舶司专为占城、暹罗贡船而设,浙江专为日本而设,而福建市舶司则专为琉球而设,仍在泉州。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琉球的商船并不买账。从地理位置上而言,琉球到中国必须借助东北风。航线上,就需要近浙东海面南下福建。处于福建北面的福州,显然是距离更近、更便捷的落脚点。

  此外,如果琉球商船抵达泉州,也必须再折回福州,沿闽江北上,再从浙江取道京杭大运河进入北京。如果在泉州停靠落脚,期间就增加了许多重复和不必要的旅程。对于依靠风和人力的古代商船而言,便捷省事才是第一要务。在这一点上,福州港显然有更大的吸引力。

  贡使想回福州老家看看

  除线路更为便捷外,琉球贡船不按规定停靠泉州港还有另一个私人原因:贡使们想回家看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其实是福州人的后裔。

  这事得从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说起。当时琉球中山王察度在朝贡时,请求明政府赐予他们一些中国人丁,以便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及通商往来。明太祖接受了察度的请求,随即赐“闽中舟工三十六姓”,令他们跟随察度去往琉球定居。

  根据考证,“三十六姓”多来自福州的长乐等地。这些人在琉球负责航海、造船、外交文书编写、翻译、对华贸易等事务,与中国打交道的机会更多。久居海外,借朝贡的机会回福州老家看看也是人之常情。就这样,琉球商船往往不管明政府的规定,图方便径自在福州上岸。

  加上当时福州是福建的造船基地,往来商船在此维修、保养也更为便利。综合种种因素考虑,明政府也顺势将泉州市舶司移置到了福州。

  借着与琉球朝贡贸易的东风,福州港在海禁时期格外活跃。至今在福州不少地区,仍可觅见许多与琉球相关的历史文物。只可惜泉州港经此一变一蹶不振,直到明代再开海禁,那也是属于漳州月港的辉煌了。

来源:腾讯大闽网综合 责任编辑:徐毓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