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历久弥新的小镇古早味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07-24

  在晋江衙口,至今仍存留着不少古色古香的小吃,用料简单,做法独特,传承至今还保留着传统滋味

  

经由腌制后入汤煮成的瘦肉汤,肉香汤甜,是一道传统古早味。

  

加入大骨汤拌佐的芋圆,鲜嫩得宜。

  

新鲜的菜芋是制作衙口芋圆的主要食材之一

  

瘦肉、葱段等食材揉捏而成的肉团是芋圆的内馅。

  

细软的粉浆包裹肉馅制成芋圆

  

芋圆拌上衙口花生磨成的糖粉末调味,咸甜适度,美味可口。

  

从龙骨上剔下的大骨肉,撒上孜然、酱油、醋等调料拌匀可制成美味可口的下饭小食。

  核心提示

  去到晋南滨海小镇上,顺道拐入古巷老街,总能寻觅到不少传统食肆老店,当中贩售着各色当地的传统小食,如用芋丝包裹肉馅制成的芋圆,从龙骨上剔下的劲道骨肉,或是油炸得喷香酥脆的猪油粕,这些看似素朴的美味小吃,从用料、做法到滋味,虽历经数代传承却仍保存着最初迷人的“古早味”,一直吸引着四方食客们不远千里造访。

  本期《美食》带您到衙口龙湖镇一游,一起去寻访当地的各式传统小吃吧!

  □本报记者 陈士奇/文 张九强/图

  皮弹馅香的芋头小吃

  夏季的芋头,绵软酥松,正是最美味的时期。而对于住在衙口龙湖镇上的老饕而言,芋头的美妙滋味还与当地一道传统小食息息相关。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龙湖镇老街上有个食肆摊远近驰名,摊子贩售的小食虽其貌不扬,只是以芋头丝为皮包裹猪肉为馅制成丸子,但因其滋味十分美味,因此颇受当地人的喜爱,摊主施老板也因此被大家亲切地唤作“芋圆铭”。

  时光荏苒,转眼间由“芋圆铭”掌管的芋圆摊已传承了六十多年,而今早已转由其儿子施超群打理,将老摊子从老街搬到了人流更加繁华的镇区主道,转入店面中经营的芋圆店,如今仍是门庭若市,而由施超群贩售的芋圆在许多当地老人家眼中,依旧还是他们儿时尝过的那个“老味道”。

  虽然在闽南地区,有不少地方都有芋圆这道小食,但在年过半百的施超群看来,与其他地区的芋圆不同,仅是其寓意,衙口芋圆就多了几分浪漫色彩,他解释说,听闻老一辈人说,在衙口当地,早期人们便喜欢在逢年过节时吃一碗芋圆,不仅因为芋圆好吃,更是因为芋圆与“遇缘”的发音相似,人们期盼吃了这碗芋圆之后,在外出后会邂逅美好的人,碰见美好的缘分。

  衙口芋圆的做法也有些独特,施超群介绍说,自己做芋圆时,从不将芋头磨粉,反而是将盛夏新鲜采收的菜芋削皮后,再细细刨成丝状。之后再把芋头丝加入精选的地瓜粉中调和。谈及为何要将芋头切丝而不磨粉,在施超群看来其主要还是为了保留菜芋的纤维,以此增加芋圆的口感。经过蒸煮后,地瓜粉浆会变得富有弹性,而混杂在其中的芋头丝在变得软绵的同时,也不会失去原有的嚼劲,如此制成的芋圆皮,仅是口感就会让人尝到多种层次。

  关于芋圆的演变,民间相传它由年糕演变而来,但早期的芋圆大多没有内馅,如要加配料,大多是用来与芋圆拌炒。对此,施超群认为,衙口芋圆恰是对古时芋圆的一种改进,选用带有劲道的猪前腿肉,绞碎后调入五香粉、青葱等调配,将其搓团成馅后,再用芋丝地瓜粉浆调成的皮包裹成团。而在包馅的过程中,施超群说,要记得不断地揉捏,将馅中的空气挤出后,才能使外皮粘得严丝合缝,如此一来,经过长时间地蒸煮,芋圆肉馅的香气也能完好无损地保留,不会轻易挥发掉。

  相比于现今年轻人喜欢在吃芋圆时撒上一些花生糖粉、香油或是甜酱来拌佐,对此,施超群笑说,店里的许多老常客们仍是青睐于传统的吃法,那就是将芋圆搭配大骨汤一起吃,并且要趁热将刚出蒸笼的芋圆用剪刀破开,趁着肉馅的香气还未飘散开,赶紧浇上浓稠的大骨高汤,之后将弹牙的芋丝皮、鲜嫩的肉香与醇香的骨汤混合一起入口,一口便能尝尽其中各般滋味。

  做法独到的油炸零嘴

  不同于芋圆的细腻润滑,猪油粕作为衙口的另一款传统小吃,则显得粗犷许多。

  关于猪油粕的来历众说纷纭,不少老一辈人对于它的记忆,都是与幸福有关。相传,因为旧时物质匮乏,猪肉须限量供应,衙口当地的屠夫在将猪肉分切销售后,偶有一些剩余的肥肉边角料,舍不得丢弃,便尝试着将它们拿来榨油,由此也留下了一些粕,试着放入口中一尝,却意外地发现竟格外美味,由此猪油粕的做法便开始流行起来。但由于当时猪肉不常有,因此猪油粕在旧时也成许多孩童们魂牵梦绕的“奢侈”零嘴,唯有等到家中宰猪时,才有机会取些解馋。由于当地人对猪油粕一直情有独钟,它便慢慢变成了衙口当地的一道古早味零食,并被传承至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猪油粕的用料也在不断地变化,从早期只用肥肉制作,变成了现今用精选的猪颈肉来制作。“猪颈肉的肥瘦均匀,用它来制成猪油粕,不会过于油腻,而且更加酥脆可口”。承袭了家中开设十多年的猪油粕老店,施荣裕现今早已对制作传统猪油粕的手艺驾轻就熟,在他看来,制作猪油粕的工序并不繁杂,虽然仅是四道工序却道道考究。除了要挑选肥瘦适度的猪颈肉,将其切成长条薄片状后,还需要先把肉片放入锅中煮熟,再一一放入油锅中炸干。施荣裕说,炸肉的工序虽然不耗时,但却要仔细拿捏火候与时长,不仅要将肉片炸干炸透,且不能让肉片过硬或过湿,唯有炸得刚刚好的肉片,在之后的压制环节中,才不会因为过硬而破碎,或是因含油水过多而变得软趴趴。

  炸好的猪肉片,在压制之前,还需一个调味的环节,唯有咸香得宜的调味,才能让做好的猪油粕变得适口。除了要加入五香粉、胡椒盐、味精等配料外,调味中还少不了一些增香的蒜瓣,将拌好的调味料与炸肉片一起放入铁筒模具中,即可再用铁片用力压榨,直至炸肉片中的油水被榨干,再将之取出吹凉风干便制成了。

  好吃的猪油粕,在施荣裕看来,闻起来没有任何油腻味,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蒜香味。压榨得当的猪油粕,入口后吃起来酥脆如饼干,细嚼之下,不仅能尝到肥肉的浅淡油香,还能品到瘦肉的醇厚焦香,这些香气一张一弛在口中杂糅,互不冲突。若配上一杯清茶,便是一道适合在夏日午后用来解乏的古早茶点。

  吃法多样的瘦肉小食

  既可用来制作芋圆的内馅,又可当做制作猪油粕的原料,猪肉一直是用来制作各式传统小吃中不可或缺的一样重要食材。

  用来搭配芋圆食用的大骨汤,除了是一道配汤,当中的一些剩余“残渣”,也被施超群“变废为宝”,制成了另一道颇受食客们喜好的“隐藏版”小吃——凉拌大骨肉。施超群介绍说,用来炖汤的猪大骨,滤除高汤后,剩余的骨头上仍留着许多瘦肉,这些略带筋的猪肉,口感出奇地多样,又脆又嫩又有嚼劲,且带有浓厚的肉香,细嚼之下更是唇齿留香。由此他便试着将这些猪大骨肉剔下来,再撒上一些翠绿的葱花,拌上少许酱油、香醋以及椒盐,入口一试,发现这些大骨肉变得愈加美味,而无论是单吃或是用它来搭配骨汤一起品用,都十分开胃。

  除此之外,绞碎后用来制作芋圆内馅的猪前腿肉,偶有剩余时,施超群也会用简单调味来烹调这些碎猪肉,如加入骨汤中并分装到一个个铁茶杯中,再放入蒸笼中慢慢炖煮,便自成了另一道可口的瘦肉汤品,不仅受到食客们的追捧,久而久之也成了一款适合用来搭配其他小吃的配佐汤品,既清爽又解腻。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秋燕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