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千年魁美古渡 见证“海丝”文化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07-18

  核心 提示

经历千年风雨,古渡边的溪石已被磨得光滑。

  

古商街见证魁美曾繁荣一时

  

流域图 

  “刺桐大港(今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古海港,而安溪是古港之根。魁美古渡曾是安溪北线地区的贸易和交通枢纽,见证着泉州的‘海丝’文化。”日前,北京大学教授、国际文化旅游专家、国家丝绸之路旅游总体规划常务副组长乔然在安溪县参观考察时如是说。近日,记者跟随乔然教授前往安溪蓬莱镇美滨村,探访魁美古渡的千年记忆。 □本报记者 吴志明 罗剑生 通讯员 洪金示 文/图

  贸易全靠水运 渡口成为要道

  魁美古渡位于蓬莱溪与晋江西溪的交汇处上游,是晋江西溪流经金谷到蓬莱美滨河段的渡口。古渡岸边有一个500多米长的码头,用卵形溪石砌就。经历沧桑岁月,这些溪石已被磨得光滑。

  晋江西溪发源于安溪桃舟乡,流经永春、安溪、南安,至丰州与东溪汇合流入晋江干流,最终流入泉州湾。宋、元、明、清时期,安溪尚未建设公路,当时贸易往来、货物运输只能依赖于水上交通。美滨村委会主任刘锦顺介绍,由于缺乏史料记载,无法确定古渡建于何时,但根据口口相传的说法,它已有上千年历史。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魁美渡口上游金谷镇的渊港险滩被凿开,而在这之前,帆船无法直达湖头,承担安溪北线乡镇客、货运的帆船,都要到魁美渡口上下客、装卸货物。据《蓬莱刘氏族谱》记载,安溪北线的商贾,把土特产品如茶叶、瓷器、竹木器等,肩挑到魁美下船,转运到世界各地;而从外地运来的货物亦经魁美发往各地。

  今年81岁的美滨村退休干部刘九如说,魁美人沿溪岸而居,为来往客商摆渡,客人需交一定渡费,渡费看水势大小而定。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建造彭亭大桥,古渡运输才被取代。

  经济随之兴盛 商街辉煌一时

  渡口的繁荣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古渡岸边有一条两三百米长的古街,街上矗立着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的房屋,依稀可见古街当年的繁华与辉煌。“魁美商街上还有一家邮政代办所,在解放初期,一位人称‘山婶’的老太专门负责收转海外侨信。”刘锦顺介绍,古街商业繁荣,外地商民陆续徙居于此。直至今日,魁美一带仍是多姓居住之地,有刘、李、陈、林等14个姓氏居民。

  渡口的兴起,也促进了当地宗教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距离魁美古渡不到百米之处,有一处承天寺遗址。时光荏苒,承天寺遗址如今只存一方空地,周围民居林立。美滨村退休老干部刘晓岚介绍,据泉州承天寺史料记载,“承天寺鼎盛时期,田产千顷,僧众1700多人”,这么多僧人的口粮,最方便的运输方式是水运。当时,魁美人通过古渡将当地生产的粮食运到刺桐港,就近搬运到泉州承天寺,无形中促进了两地宗教文化的交流。

  输送茶叶瓷器 见证“海丝”文化

  乔然教授表示,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计划。安溪茶叶、瓷器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物资上的支持,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没有安溪就成就不了古泉州,安溪是古港之根。”乔然教授表示,安溪茶叶、瓷器的运输离不开魁美古渡,因此,魁美古渡见证了泉州的“海丝”文化。

  在乔然看来,魁美古渡完整地体现了古码头的商业结构,有用于停泊船只、修船的船坞,也有功能齐全的货场,更有4条古货道通往古商街。“古商街上店铺林立,客栈、包装作坊等应有尽有,至今历史遗存完整。走在古渡边,仿佛又看到这里南船北马、万里茶路的辉煌景象。”他说。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徐毓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