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李子芳: 铁军战士写忠诚 视死如归铸英魂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07-17

  

李子芳

  

村民集资修建的“李子芳纪念馆”已成为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雅珊 摄)

  核心提示

  “你好好读书,以后带你去参加革命。”李子芳的侄孙李圣令说,其二伯李贤尚(即李子芳的侄子)每每向后代人忆起这句话,总是感慨万千。那是李贤尚9岁时,李子芳离家去参加红军前给他留下的话。他没有想到,李子芳在此之前就已踏上革命路,最终成长为一代英雄。

  昨日,在李子芳的出生地——石狮市永宁镇子英村(原为岑兜村),记者从其族人和同乡的讲述中,从村中设立的李子芳纪念馆的展览中,知悉了一代英雄的成长路。 □本报记者 黄雅珊

  英雄简介

  李子芳(1910-1942),晋江县(现为石狮)人,年少时赴菲律宾谋生,1927年回国。1932年4月在漳州石码参加红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军和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干事、科长、副部长、部长等职,参加过红军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11月起历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军党委委员。皖南事变突围时被俘,囚禁于上饶集中营,仍领导狱友坚持斗争,挫败国民党反动派的利诱迫降。1942年5月被国民党杀害。

  回国革命 走完长征路

  1910年5月,李子芳出生后,家人欣喜之余,特地为他取了个喜气的乳名叫“清心仔”。童年时,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4岁随乡亲到菲律宾谋生,在父亲生前经营的杂货店当店员,半工半读。

  1927年,胸怀祖国的李子芳不顾亲友们的再三劝阻,毅然回国,后进入泉州培元中学就读,开始寻找革命道路。1931年,他回到家乡从事地下革命斗争。与李贤尚说了那句话后,他就到漳州参加了红军。“我奶奶是李子芳的嫂子,由于年纪相差大,很疼他,临行前,我奶奶给了他银元当路费。”李圣令说。

  1933年,李子芳加入中国共产党。漫漫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他担任红一军团组织干事,是唯一参加长征的石狮籍归侨。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他晋升为红一军团组织部长,并随部队参加东征战役。后又随部出师秦陇,参加巩固和扩大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推动西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发展和迎接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回师等一系列重大活动。

  狱中斗争 写下绝命诗

  1937年10月,李子芳调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参与新四军的组建事宜。

  “抗战期间,李子芳曾回到村里组织儿童团操练、唱抗战歌曲。”华侨大学教授李天锡和李子芳是同村人,曾为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研究员。他说,当时有些自然村落关系不好,李子芳特意将这些村的儿童组织起来,告诉他们国家正处危难之间,怎么还能内斗呢。

  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危急时刻,军部要求李子芳等患病同志先过江。但是,李子芳等人坚决与部队共患难。突围时,李子芳却因身体虚弱,不幸落入敌手,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在狱中,他利用各种时机,对难友进行革命气节教育。1941年7月,被转押到石底监狱后,他写下了壮烈诗篇:铁军战士不弯腰,岂能怕死去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青山上云霄。铁军战士不发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情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1942年5月,日军进攻浙赣线。国民党反动派将集中营迁往福建,撤退前,李子芳被杀害,年仅32岁。

  纪念先烈 村民改村名

  李天锡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的冯雪峰写了一部无声电影《上饶集中营》,讲述了在“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将士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的故事,影片主人公为“钱紫英”。影片在岑兜村放映时,村中父老乡亲深受感动。当获悉主人公原型为本村人后,村民更为震撼。为了纪念家乡烈士,原由岑兜和西岑两个自然村合并组成的“双岑乡”即改名为“紫英乡”,为书写方便,故以“子英乡”替代。

  李圣令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前后,“钱紫英”的真实姓名才被证实为“李子芳”。当时,也有人提出把“子英村”改为“子芳村”,后因该村名已约定俗成未再变动。

  为纪念李子芳,村中集资创建了“李子芳纪念馆”。如今,该馆与李子芳故居均成为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本文部分图文材料出自泉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泉州党史》(纪念李子芳诞辰100周年专刊)】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秋燕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