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平潭创新论坛 > 内容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平潭论坛上演讲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07-08


图为工业与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平潭论坛上演讲。                                    

       主讲人:李毅中

  职务:工业与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

  讲话稿全文:

  尊敬的王忠禹副主席、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各位朋友,出席这次论坛主题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探索创新发展路径,让我来做个发言。中央提出经济发展的动力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我想就如何依靠创新驱动,提升工业经济要素水平,依靠科技,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共讲三个问题,第一个分析一下粗放式的要素驱动存在的问题,第二个说一说创新拉动经济,从五个方面入手,最后讲讲产学研用相结合,开展三个层次的科技攻关。

  先说第一个问题,正确分析粗放式要素驱动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大家知道我国经济的发展驱动力主要是要素驱动,大家知道生产力要素包含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力、资金、科技这些要素。过去的问题在于推行要素驱动的方式是粗放型的,在落后的薄弱的基础之上,肯定需要一个量的积累。但长期以来我们着眼于规模和总量,重视量的扩张,而对于发展质量和效益往往重视不够。在资源利用方面我们过多消耗资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去年我们GDP占全球的13%,63.6万亿人民币,但是总能耗是全球25%,达到42.6亿吨标准煤。环境资源已经难以支撑,同时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企业物化成本大幅度上升。产品供不应求,企业重视更新,但是追求产品质量、提高效率重视不够,很多企业设备陈旧、效率低下,没有及时更新,淘汰落后产能也是重要的任务。在劳动力方面我们强调解决业务问题,大力发展业务型产业,我们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业务能力、研发数量方面重视不够,对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重视不够。造成的后果一个是劳动生产率低,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再一个人工成本明显上升了,局统计去年我们全国劳动力的成本是十年前的2.7倍,在资金方面业余对加速增长,提高效率重视不够,企业资本负债率很高,地方局统计大概有18万亿的地方债。我们以重资产为例,每投资5块钱,可以新增GDP一块钱,5:1。但是去年这个数字上升到11、12,投资效率明显下降。在科技方面,研发投入不足,我们总理指出这个问题。全国研发投入占GDP2.1%,发达国家在3%以上,尤其是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业务收入0.9%。我们国际水平都在23%,可以成果的转化率说法不一样,刚才大家比较公认的说法,全国科技成果转化率30%,科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50%。而这两个指标先进国家在60%-70%之间,大概现在有一半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另外科技创新体制存在缺陷,经济、科技两方面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是我给大家汇报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创新拉动经济需要从五个方面入手,提升生产力要素水平。创新驱动是一个国家战略,创新是很广义的概念,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创新一般包含了五个方面内容,第一是科技创新,这是最主要的。创新的关键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要顺畅,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结合要契合密切。科技创新要强调自主创新,但是我们不会关起门来一切从零开始,仍然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尽快掌握经济发展必须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第二,创新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创新提升了也就提升了产品品种和服务质量。迎接更多科技成果,消费品注入绿色、环保元素,凝聚文化时尚创业。工业品从低端转向中高端,服务要注重人性化、个性化,从而可以创造消费、引导消费、拉动消费,促进经济的增长。第三个创新是管理创新,我们企业管理要科学、现代、信息化,管理要全过程、全方位,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另外要改善建立在企业自主创新基础上的行业管理,提升运营和效率加快政府转变职能。第四,创新产业组织创新,从工厂到公司,从企业法到公司法,从企业的职能到制度、科学、现代、网络化的组织创新日新月异,产业链不断完善,大中小微企业合理匹配,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互联网时代新模式会层出不穷。第五,创新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提出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的创新。规模化生产向人性化、社会化、网络化来转变,个性定制现在非常风靡,现代智能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新的商业形态蓬勃发展。

  创新对优化提升生产力,改善生产要素,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我们看一看创新怎么来提升生产力要素的。在生产资料方面,创新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实现节能降耗。工业可以绿色低碳,工业在消耗资源的同时,也可以维系资源,甚至可以创造自然财务,因为你消耗少了,排放少了,大自然才能够自我修复。所以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可以相互促进,在生产工具方面,创新能够使生产设备与流水线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制造、极致制造、敏捷制造成为可能。现在大家提倡机器换人,人控机器,以创造更多的高技术岗位。通过远程教育等等更好的手段培训我们的员工。我国劳动生产率去年人均7.23万人,比上年增高了7%,成绩虽然可喜,但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或者很大的差距。在资金资本方面,金融资本市场创新可以凝聚社会资金,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和使用效率,盘活各类基金,有3.8万亿外汇储备,127万的人民币,还有养老基金3.5万亿,社保基金等等,这些基金要给它盘活利用好,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国家还提倡要建立各种基金,包括转型升级基金等等引导基金。在科技方面,自主创新在于掌握核心技术,新技术是新产业的灵魂,科研体制、机制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科技成果、科技政策进一步落实,这样会催生更多的优惠成果实现产业化和差异化。

  第三,说一说产学研用相结合,要改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抓好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的科技攻关。在科技创新的战略中,其中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支撑。多年来实行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制取得了明显成果。但科技成果转化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研发的目的在于用,只有用才进入了市场。研发成果要从论文、评奖、样品中解放出来,变为工程设计、实体项目,变为产品,变为商品。创新成果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另外一个含义是用户要自始自终参与研发自制,设计制造和营销全过程。用户不仅带来了市场用户体验,而且通过差异建立了互通信任,从而加快了研发进程,疏通了推广使用的途径。生产的消费无缝连接,将进一步催生个性定制,大众创新,协同开发,众包设计等新业态、新模式,要求要进一步改进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制造业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开放式的创新体系。我们呼吁建议产学研要加一个用字,产学研用相结合。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这样一个观点,要鼓励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现在看来还不太顺畅。一些科研人员反映有些成果在国内的不到重视,不得以迁到国外去,然后再回来,叫做曲线迂回。还有一些科研人员反映一些国内专利的不到有效保护,假冒伪劣的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成果转化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些都妨碍了科技创新。还有一些科学人员呼吁不能靠管理经济办法去管理科技创新,因为创新才有东西,要有一个融汇的机制。促进成果转化特别需要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的互联互通互动,打造风险投资机制,改善成果评价,创新科技金。成果转化成跟其有关的知识,科技创新要下功夫,抓好三个层面的科技攻关,第一是国家层面重大科技攻关,新型产业的灵魂是高新技术,国家现在有17个专项,几乎涵盖了七个新型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十二五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展,当然还需要适应新型势,进一步充实完善十三五,取得重大的突破。第二个层面是行业共性技术的攻关,通过行业联合攻关突破共性技术。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弱化,因为涉及到商业机密,同行的企业各自为战,低水平的重组,既浪费了资源,又耽误了时机。科研设计院在每个行业企业化的改革方向是对的,有243个行业的重点科研设计院的企业化,我觉得方向是对的,创收也是必须的,当仍然要把创新放在首位,要发挥行业科技成果创新的作用,由骨干企业或者行业协会牵头,攻关突破共性技术,成果共享。第三个企业层面开展技术革新,生产过程当中的难题通过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来解决,企业这方面有成熟的经验。多年以来我们大型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和专业团队,中小微企业或者是依靠公共服务平台等等也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也有一些企业淡化了,专心搞自己的技术攻关。企业要重视发挥员工的作用,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命,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活动,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

  我最后讲一些意见,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根据速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杨英180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