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寻访桃花山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06-12

  桃花山脉由泉州洛江双阳的双乳峰蜿蜒而来,余脉往东南方向逐渐地沉降于“涨潮声中万国船”的刺桐后渚古港。

  

 

  

 

  

诗意桃花山

  雨后初霁,桃花山被洗刷得更加郁郁葱葱。

  沿着山道一路攀爬至顶,举目远眺,漫山翠枝摇绿,远处别墅区一溜别致的亭台楼阁倚山势起伏点缀其间,一种“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诗意若隐若现。一阵清风吹来,摇动树冠,沾在树叶上的雨水被摇落,湿了树下人一身。

  桃花山不高,却俊朗神秘,装满了传奇故事。在山的西侧大坪山顶耸立着一尊高大威武的郑成功纪念铜像,一段跟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的故事则让桃花山更加厚重。明永历元年,郑成功以金门、厦门两岛为据点,准备夺取漳泉二州连成一片,在闽南地区建立起牢固的“反清复明”的根据地。1641年7月22日,郑成功与叔父定国公郑鸿逵亲率大军由后渚港登陆,屯兵于泉州城东南的桃花山麓,然后分兵攻打,将州府围困了整整一个多月,此役最后在清廷援军的夹击下功败垂成,经由晋江安平,退守金、厦之间。

  桃花山上娲皇宫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桃花山脉上名胜古刹甚多,云谷寺、海印寺、东海观音庙……福建省内唯一一座供奉女娲娘娘的神庙——“泉州娲媓宫”也在其中,在灵山之中与其他寺院和融共处。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几千年来,一直受到她的华夏子孙们的景仰、崇敬。在中国神话里,女娲是创造一切生命的“万物之母”,是传说中许多女神化身的原型,也是永远活在中国文化里的“原型母亲”。娲媓宫主事胡明进道长告诉记者,“女娲”宗教文化信仰历史上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随着“晋人衣冠南度”溯源入闽。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女娲娘娘神像由原主事庄银元从涉县娲媓宫祖庙请来泉州娲媓宫供奉于宝山社区后坑村内,90年代后另选址于现在的位置。

  新建的泉州娲皇宫依山势分上下两组建筑,上有主殿娲媓殿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道职人员生活处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山门内放生池呈半月形,宽63米,直径33米;规划中计划建设九天玄女殿、文昌帝君殿、三观大帝殿、观音殿、梳妆楼等建筑。泉州娲媓宫鎏金匾由香港爱国人士施子清先生题字,悬挂于主殿大门之上,气势宏伟,金碧辉煌。

  娲媓宫建筑工艺甚为精湛,既具雍容华贵,又显古朴典雅;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使得近物远景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主殿供奉着女娲娘娘金身神像,偏位供奉九天玄女、三观大帝、文昌帝君、玉皇三公主、关帝爷、慈航观音等神明,塑像惟妙惟肖、依然栩栩如生。

  据胡明进道长介绍,他这一派法承的是龙虎山正一道。正一道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箓道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正一道的形成,以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为标志。张陵子孙世居江南,他们信奉的天师道、龙虎宗源远流长,在江南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历代天师既然在道教中居于十分显要的地位,龙虎宗自然获得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事实上,元代龙虎宗的发展,不仅远远超过它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也大大超过其他任何符箓派别。除其祖山龙虎山地区道教空前繁盛外,它的支派玄教的发展规模显得尤为突出。正一道一既修道法,又习剑技。

  而娲皇宫周边环境也是充满原生态味道,徜徉其中,豁然开悟:“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杨秋香 杨新榕 文/图)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林秋燕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