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文化产业大讨论 > 内容

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05-15

  近年来,有关学生打架、学生群殴弱者的报道屡见于各大媒体,打人手段之狠、下手之重也呈愈演愈烈之势,媒体呼吁社会重视,学校承诺加强监管,可类似事件屡禁不止。

  孩子出生,似一张白纸,需要老师、家长慢慢勾勒,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对社会上的不良事件盲从盲信,再加上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和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忽视,部分青少年形成了错位的价值观。在笔者看来,青少年价值观的错位,首先应该反思成人世界。从“科举入仕”到“读书改变命运”,教育一直被我们当成是改变身份地位的“敲门砖”。现代人被高速发展的经济带入了迷途,人们对物质的崇拜和追求近乎痴迷,教育或者上学的最终目的被我们扭曲为“升官发财”。

  学校应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反思的问题。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德育教育也绝不应该缺席。当前,弘扬传统文化的口号在全国喊响,大部分省市也早已“俯下身子”大干起来,传统文化进校园、非遗项目进校园等一系列的举措不可谓不丰富。诸如国学读本进课堂、万人齐颂《弟子规》、传统文化报告会等活动被各地推出。笔者要说,这些活动,好,但却不足。

  传统文化在陶冶学生情操、培育学生德行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如今,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已成社会共识,但关键的问题是,以什么方式进入校园,才能将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学生的脑海,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它不应是一项项活动的简单累加,更不能将传统文化当成应试科目进行推广。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做好长期规划,而不是在“政绩观念”的推动下,急于开展单一的、空洞的、形式化的活动。

  笔者看来,今天重提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应该以重建现代人的精神信仰为核心,而不是简单恢复历史的形式和表象,穿上传统服装,摇头晃脑地读古文经典”。如何由表及里,让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让青少年在圣贤美德的熏陶下提升自我道德修养,这才是我们应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去做的事情。

  黎 昕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林秋燕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