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文化产业大讨论 > 内容

合肥:众人拾柴,爱心“盘活”旧书店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04-22

  本报驻安徽记者  乔国良   通讯员  杨  璨  黄  铮

  10多天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市民朱传国经历了梦幻般的遭遇:4月7日,“合肥增知旧书店老板被查出癌症”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4月8日,许多爱书人不约而同地涌进了由老朱和爱人经营的增知书店展开“疯狂采购”,连续数日,这间小小的旧书店几乎被购书者挤爆;4月12日,多家中央媒体报道了这个旧书店的故事。4月15日,朱传国告诉本报记者,8天来旧书店的营业额已达到12万元。截至记者发稿时,前往购书的市民仍然络绎不绝。

  朱传国从小喜欢读书。上世纪90年代初,他和爱人先后从工厂下岗,之后便选择在这个老城区的一隅摆个书摊。书摊慢慢受到市民欢迎。1993年,朱传国在老城中心的六安路开设了增知书店。1995年至2005年,大批改制、破产企业的图书流入市场,旧书量井喷,“淘书热”由此兴起,这是合肥旧书店的鼎盛时期。朱传国回忆,那几年,他骑着三轮车走巷串户地收书、从废品站里寻宝。老朱收书与其他人不同,他坚持书的品位和知识含量,以文史哲类书籍和古籍作为收书的重点。他说:“那些畅销书容易获利,但我坚决不收,更不卖。我卖的书是我的品位,更得体现城市的文化品位。”

  朱传国秉持的理念是“以书会友”,将书店当做一个传播文化的场所。“我不想做一个唯利是图的生意人,而想做一位文化的摆渡者。”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他店里的图书,品种多、有阅读价值,而且定价合理。有淘书者说,一些“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书常能在增知书店找到。市民郑先生就曾在增知书店买到了他最想要的、以冷战为题材的小说《搜寻红十月》,他说:“这个旧书店很神奇,无论多少人来过,你还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一位教授则表示:“一个城市一定要有这样的旧书店,这是城市的文化记忆。”渐渐地,与老朱建立联系的读书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专家学者、作家、记者、教师等,当然最多的还是爱书的普通市民。

  据朱传国回忆,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头几年,合肥老城区有六七家旧书摊(店),但这五六年来,随着电子阅读等阅读方式的兴起,旧书市场日渐萎缩,旧书店一家家地关了门。“现在我们是全合肥最后一家,我要为这个城市守护住这最后一家旧书店。”他说。

  2013年,朱传国罹患直肠癌,无法再去收书。15年来一直在增知书店买书的市民老陈,将自家整整5袋800多册图书送到书店,并坚持不收钱。他说,增知书店现在没有新货源,这些书可解燃眉之急。“文化人看不得文化人落难!”老陈说。今年春节后,朱传国病情加重,书店不能正常营业。一些热心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在网上发出了消息,并在短时间内引起了众多关注。救救这座城市最后一家旧书店、救救这位文化守望者,成了合肥爱书人的期盼。

  增知书店在困难中的寂寞坚守,赢得了一大批热爱书籍、热爱文化的市民的尊重。这些天通过买书帮助朱传国的,既有增知书店的老客户,也有未曾来过的热心人,他们或是出于对老朱的敬佩和尊重,或是出于对文化的敬意与坚守。一位报社编辑表示,从这个旧书店的故事中,不仅看到了群众救助一位重病者的善举,更重要的是,在当今文化知识的获取日趋功利化、碎片化、多元化的情况下,城市中还真真切切留存着一批热爱文化、潜心读书的文化种子,说明这个城市是有文化底蕴的,这是书香社会的基础和力量。

  对于近几天读书人的“疯狂采购”,朱传国表示很感动。他在微信上写道:“好心的合肥市民帮我盘活了增知,也给了我半条命。我今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开了增知书店,它是我的精神家园,我也希望它能成为合肥的一个文化地标,永远地活下去。我的病情未到生死关头,经济上也没有到揭不开锅的地步,所以市民和企业的捐助资金我坚决不会要。我最大的希望是能够有更多人将旧书送到书店来,我会按价收购。希望能坚守这个城市仅剩的旧书店,让这里能够流水不腐,万卷不息。”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林秋燕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