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 内容

文化“走出去” 更要“融进去”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4-07-16

  由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文化与世界”专家研讨会近日在宁举行,来自美、英、法、加等国著名高校的汉学家、孔子学院院长以及国内多所高校的海外教育学者就中外文化交流进行了深入研讨。专家们的共识是,只有加强理解与尊重,学会交流与对话,中国文化“走出去”后才能真正“融进去”。

  中西文化交流“倒挂”严重

  中国最近几十年来的迅速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与日俱增,以至在海外出现了“汉语热”。不过,中外文化交流还存在严重的“倒挂”现象。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彦说,很多中国人谈起外国文学来如数家珍,“不过,2008年,我组织召开中加两国顶尖作家交流会时,与我校英文系一位老教授共同策划该项目,她是加拿大文学的专家,却问我中国最著名的作家是谁?她坦承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中国文学作品。”对这种现象,傅抱石纪念馆馆长徐善也深有感触,他以中国画为例:国画自成体系,书画同源,中国画从来没想过改造油画,不过,中国画的发展却一直被西洋画所压制!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程爱民认为,这种“倒挂”现象说明文化交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前几年带大学生乐团出国,许多外国人听得很痴迷,这说明国外对中国文化其实有强烈的兴趣,关键是如何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袁博平说,剑桥大学一些学生做论文,还千里迢迢来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他说,“比如说南博,是江苏的文化重镇,应该到国外多办一些文物展,这对人们了解江苏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刘翎说,近年来,江苏在英美等国举办的“江苏杯”外国人汉语大赛,每年都吸引了众多海外大学生参与,这说明,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关键是我们如何做好双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应该从“宣传”走向“介绍”

  谈到中国文化“走出去”,专家们认为,首先要理性定位自己的文化。美国艾莫里大学孔子学院美方院长蔡蓉以中国电影在西方的影响为例:1972年,李小龙电影在西方风靡一时,这是一种男性文化的重构,但显然带有某种民族主义色彩。中国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其传统文化与底层叙事,往往迎合了西方的审美期待,但这也提醒我们,文化“走出去”时首先要有自我定位。对此,英国利兹大学东亚系主任杨岚强调,中国文学和音乐“走出去”,应该加强流派意识,这样才能形成学术上的专业印象。法国阿尔多瓦大学汉学系主任、孔子学院法方院长金丝燕说,中国文化“走出去”,一些音乐会和绘画展等等,往往热闹一阵就过去了,应加强一些常态的东西,如驻外文化机构、雕塑等等,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候,我们最常见的字眼是‘宣传、推广、弘扬’,而这对许多外国人来说,恰恰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孔子学院原院长陈莉莉说,“中国人说起自己的文化,总是说自己‘博大精深’‘真善美’等等,而印度文化更喜欢自嘲,人家反而有兴趣。”陈莉莉建议,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候,不要总用“宣传、推广、弘扬”这些大词,最好是实实在在“介绍”中国文化。同时,适当调侃一下自己文化的缺点,别人并不会由此看轻你,反而觉得亲切。

  “对话”是交流最高境界

  对话是文化交流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进行对话?

  陈莉莉说,现在,中国人在推广自己文化时太急切、太直白了。这方面,日本和韩国就做得比较巧妙,他们往往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到影视、动画之中,让外国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共鸣。她强调,文化上的交流,首先要有需求。“这些年,我们一窝蜂地推书法、武术,我们常常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往往是一厢情愿。应该考虑别人的兴趣,不能统而化之。”

  李彦说,我们能呈现给世界人民什么呢?何谓博大精深?自从孔子学院成立的第一天起,她就在思考这一问题。如何用最简练、最鲜明的字眼,概括出中华文化的特点?最困难的,首先是说服自己,“人类精神文明各有千秋。博大精深,并不等于比他人文化更优秀。消除误解、追求理解才是目的。我们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就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赢得理解和友谊,追求全人类的和平共处。”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交流很显然应该在这方面引发共鸣。李彦说,1987年,她刚到加拿大时,在校园里遇到一位宗教专业的教授,刚刚读了英文版《红楼梦》,令他念念不忘的并非是宝黛的爱情,而是书的结尾,当贾政乘船归家,下雪天里停泊在运河码头旁,遇到身披大红斗篷的宝玉被一僧一道夹持着与他告别的情景。中国经典文学的艺术魅力显然深深打动了这位西方读者。由此可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建立在尊重、理解与对话的基础上的。

来源: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林煜炫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