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 内容

如何让文化遗产“万寿无疆”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4-07-09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丝绸之路”、“大运河”申遗成功,令全国人民振奋,但如何让遗产“万寿无疆”也引起担忧。近日有媒体通过对17864人参与的网上问卷调查显示,83.7%的受访者担心地方会过度开发世界遗产。

  这一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分析近些年在保护遗产方面的经验教训,不难看出,对世界遗产的损害甚至破坏主要来自于三方面:

  一是把遗产当作“摇钱树”。一些地方申遗花了巨额费用,申遗成功后便想着从遗产中淘金、“榨油”。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世界遗产只能加以保护,不应该当作旅游产品开发利用。那么在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能否找到一条中间路线?应该是有的,就是用可持续旅游应对保护难题。

  二是遗产地过度城市化。有的世遗景点大兴土木,盖楼堂馆所,破坏了遗产的原貌风格及自然景观,如德国著名旅游城市德累斯顿,保存着大量完好的巴洛克式古建筑,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当地政府不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警告,执意在风光秀丽的易北河上建造一座635米长的四车道大桥,方便通行,破坏了河谷整体景观,最终被摘除世界遗产名号。

  三是世界遗产被污染侵蚀。在环境恶化的当今,尤其城市里的遗产极易受到污染的吞噬。譬如刚刚申遗成功的“大运河”,流经两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可以说是目前我国管理和保护难度最大的遗产,如何防止河道及河水污染,是一个严峻课题。作为一个跨越数个行政区域的“活态文化遗产”,必须强化一体化管理,做到“一盘棋”、齐步走。

  中国申遗与保护工作已经走过30年艰难之路,申遗不易,保护、守护好遗产更难。防止过度开发,让47处世界遗产熠熠生辉,永远地传承下去,不仅是文物、文化管理部门的责任担当,也需要每一个公民积极关注与参与,最关键的是对世界遗产要有敬仰和敬畏之心。

来源:中国旅游报 责任编辑:林煜炫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