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 内容

评音乐节散场垃圾成堆:关注素质不如改进技术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4-05-05

  去年有一次,魏明伦老先生聊到他创作的川剧《岁岁重阳》27年之后大改,亮相,说:“经过首演当晚,观众何处鼓掌、何处叫好,以及事后的研讨和批评,才算完成了新一轮创作。”他的意思是,舞台艺术中,观众也是共同创作的一环。

  同样,在音乐节上,每一个台下观众都参与了与台上乐手、鼓手、歌手一起完成的创作。这包括———台上:狂风、暴雨,演出超时,张曼玉跑调;台下:破洞牛仔裤、脏靴子、夸张的发型,卤菜与啤酒,口哨、尖叫和自拍,蹦蹦跳跳,伸向天空的双臂,拥挤和失散。

  每一位参加音乐节的乐迷都可以说,我是一分子,是一个音符———哪怕是噪音。

  日本每年有超过十万个分子加入富士摇滚音乐节的创作中。2010年,歌手叶蓓在这个亚洲最大的摇滚音乐节上感受良多。她所见到的音乐节现场并不是随处可见垃圾桶,但是人们都自觉地索取垃圾袋,“地方干净得令人不好意思随地抛弃”。

  现场的图片显示,有专门的志愿者站在垃圾分类处理专区,戴着手套,穿着统一的T恤,身后是巨大醒目的指示牌,“由你来创造世界上最干净的音乐节。”

  这一年,富士摇滚与中国的张北草原音乐节同时举行,也同时遭遇暴雨。《北京晚报》对此做了深度报道,其中提到:主办方要专业,观众也得专业。“以往,当音乐节出现问题时,我们的媒体及观众第一反应就是向主办方问责。但富士音乐节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观点: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包括观众,也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一位前往富士音乐节的中国人在离现场最近的地铁站观察,发现观众都背着鼓鼓的行囊,显然对意外做好了充足准备:蚊虫、暴雨、饥饿、困倦———“在雨中也不时能看见躺在泥潭中睡觉的观众。”“所有人能在几分钟内穿上雨衣,没人打伞,怕影响身后的观众。”“垃圾分类细致到一个瓶子分成盖子、商标纸、瓶子分属不同的格内。”

  用沈黎晖的话来说,日本人爱清洁的程度,已经可以形容为“变态”。这样的观察虽有益,却容易让人陷入素质论的狂热当中。严飞在《香港街头这一泡尿》里说,我们不应该过度强调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或者加大文明宣传力度,就可以提高民众的素质。相反,规范人们公共行为的一个关键变量,是制度建设。

  他举2010年世博会的例子:当组织者在排队处增加垃圾袋的放置后,地面明显干净了。这里,放置垃圾袋前后排队的人群参数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人们原本所拥有的素质指标也没有发生变化,唯一的变量就是制度的引入。

  沈黎晖说大约在2008年、2009年,草莓音乐节也曾做过努力,比如发放垃圾袋,但是效果很差。而在德国,一些户外活动,门票里直接包含环保费,狂欢结束后,你只要把发放的环保袋装满垃圾送到工作人员那里,就可以拿到返还的环保费。这规则简单又人性化,关键是,还容易照搬。

  狂欢过后的垃圾场,的确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网友孟常说,“其实很多问题是技术和制度层面可以解决的,一再诉诸素质反而复杂化且令人沮丧。”一味只强调道德呼吁和事后追罚,都只能让抱怨声更多更大。

来源:成都商报 责任编辑:林煜炫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