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文化产业大讨论 > 内容

晋江市:凸显文化惠民,鼓励文艺精品创作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4-03-25

  一、主动对接东亚文化之都

  1、主动谋划十大工程(方案详见附件1 )。总体思路是:以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回到群众中为原则,接好地气,在排摸、整合各方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盘活、调动基层文化活动载体资源进行筹备,以文化活动项目带动文化精品打造,提升文化阵地管理,推进文化队伍的培根护土。把今年十月打造成“晋江文化月”,举办系列化、规模化群众性文化展示活动,让文化活动“遍地开花”,推动文化资源共享,繁荣晋江文化发展。内容包括对台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工程、国学文化、闽南文化传承工程、文化精品打造工程、文化阵地提升工程、企业文化活动展示工程、一镇一品文化展示工程、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工程、系列文化典型巡礼工程、文化人才回归和引进工程、文化项目宣传推介工程等十大工程。

  2、我市圆满承办文都泉州2014年活动年开幕相关活动。

  我市主动对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建设发展委员会总体部署,在元宵节期间举办戏曲音舞诗《情归五店市》、儿童剧《金星花·小萝卜头》和《韩国光州文艺专场》三场文艺演出,为广大群众呈上一场文艺盛宴。一是传统戏曲融入现代演绎元素。《情归五店市》首次将数宫灯、嗦啰嗹、中秋博饼、跳火群等闽南特色的民俗活动通过戏曲音乐舞蹈的独特形式呈现,结合南音、小调,以及现代的合唱等表现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二是木偶艺术表演融入红色经典故事。《金星花•小萝卜头》运用多媒体动漫技术,通过舞台剧再现红色经典故事,以小萝卜头的孩子视角,表达向往自由、热爱生命的精神和年小志高、坚贞不屈的意志,让青少年观众在接触传统文化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三是异域文化展示融入晋江宣传推介。在韩国光州文艺专场演出中,来自光州的艺术家打破语言阻碍,为晋江市民展现韩国最传统和最现代的文化艺术和魅力。在表演之余,光州代表团参观了五店市传统街区,品尝当地小吃,感受晋江独特的闽南民俗文化。

  二、对台对外文化交流

  1、晋江掌中木偶剧团应邀赴香港教学。1月6日至17日,晋江掌中木偶剧团应香港演艺学院邀请,前往香港为近200名师生进行讲学、木偶技巧训练,并创作排演剧目。此次教学内容包括:布袋戏历史特色与现状、音乐曲牌、音乐技巧与戏偶配合等专业理论知识讲座,以及掌中木偶操作技巧、木偶装置、基本功动作训练、服装制作、舞台布景、设计技巧运用等方面实践课程。近年来,晋江掌中木偶剧团多次受邀前往香港进行演出,并在香港偶影艺术中心挂牌成立香港晋江木偶艺术传播中心,弘扬发展掌中木偶艺术,彰显泉州东亚文化之都魅力。

  2、市掌中木偶剧团与香港偶影艺术中心合作,赴韩国参加“2014国际综艺合家欢巡回演出”活动交流为期一周,演出5场次,均为晋江传统剧和儿童剧。

  3、应香港晋江同乡会邀请,市高甲剧团赴香港参加“东区戏曲节”。

  4.东石“数宫灯”节俗推动两岸文化交流。2月12日-14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台东石灯俗在东石镇举办。活动包括民俗踩街、族谱对接、两岸乡亲座谈会、“数宫灯”诗书展览、赏灯、数灯、卜灯、送灯,以及元宵联欢晚会等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增进两岸文化交流。

  5、2014年,拟举办李焕之音乐会。发挥我市合唱协会力量,借用合唱平台加强与国内音乐界的交流和互动,提升李焕之故里——晋江的文化知名度。

  6、2014年,拟举办磁灶窑陶瓷台湾等地巡展。

  (背景资料1:建立晋台文化交流常态机制。晋台两地文脉相通,民间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基础深厚。为加强晋台两地文化交流,晋江市在深化南音、高甲、木偶、谱牒等两地民间文化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打造闽台东石灯俗、端午旅游民俗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不断提升两地在祖地文化、闽南文化、宗教文化等的交流层次和内涵,在两地的文化互动中加深了解,增强感情。)

  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

  1.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肯定晋江文物保护工作。2月14日,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一行5人莅晋考察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工作,对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在参观五店市传统街区时,励小捷对晋江古民居保护的做法表示赞赏,提出要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严格修缮技术,把好每一道关,把五店市建成闽南古民居的“博物馆”。

  2.我市高甲戏剧团节目《金童戏灯》亮相央视戏曲频道元宵晚会。2月14日,我市高甲戏剧团歌舞节目《金童戏灯》亮相央视戏曲频道元宵晚会,播出时长5分多钟。《金童戏灯》集“艺术性、民间性、通俗性和可看性” 于一体, 以“柯派丑行表演艺术”、“闽台东石灯俗”、火鼎公婆民俗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载体,向全国观众充分展现了送灯、吃元宵圆等闽南传统特色的文化元素。我市高甲戏剧团已连续多年参加央视春节戏曲晚会节目录制,本次受邀参加元宵戏曲晚会尚属首次。

  3、日前,晋江安海中学三学生在央视“中国谜语大会”上夺银奖。(背景材料:晋江素有“灯谜之乡”的美誉,晋江市19 个镇(街道) 有15 个镇(街道) 成立了灯谜组织,灯谜活动遍及晋江城乡,每年一届的侨乡灯谜会至今已连续组织了十八届,“品牌之都”灯谜夜市已举办了三届,每届都吸引了当地近百家企业,自制谜笺、自备小奖品、自主主持谜坛、自行设计布置场地和设擂猜射,数万人(次)群众踊跃参加夜市活动。)

  4.我市掌中木偶戏《五里长虹》获2013年度省优秀文艺创作成果表彰。近日,省政府对我省在全国重要文艺评奖和文化活动中获奖的一批优秀文艺创作成果予以表彰,我市掌中木偶戏《五里长虹》入选,获3万元奖励。

  5.在元旦、春节期间“三下乡”活动中,凸显地方文化特色展示。在文艺演出中,灵源街道《灵源茶说》、“宋江阵”刣狮表演,磁灶镇《太极风》、三吴一元师祖青狮阵等展现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魅力;下乡项目中,“创意改变生活——文化产业示范企业进基层”项目,整合12家泉州市级以上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企业,向群众多方位展示文化企业,以及企业自行设计、研发、生产的各类文化创意创新产品;磁灶镇结合“魅力陶都”推出苏垵“黑茶古”,文联为群众现场创作漫画肖像,档案局文化灯谜展猜、“档案工作中的法制”——吴树林线描艺术作品展、“民档选粹”——晋江市档案馆民间档案精品展将艺术魅力展现淋漓尽致。

  6.在“中国梦•晋江情”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2014年春节元宵期间群众性文体活动中,彰显文化魅力。对接“东亚文化之都开幕式•2014泉州活动年”系列活动,韩国光州文艺专场演出、掌中木偶儿童剧《金星花•小萝卜头》、高甲戏《情归五店市》等非遗文化精品剧目先后亮相晋江戏剧中心;注重对台文化交流,举办闽台东石灯俗“数宫灯”活动,在“数宫灯”灯会、赏灯、数灯、卜灯、送灯等活动基础上,推出两岸乡亲座谈会族谱对接、“数宫灯”诗书展览、民俗踩街(游灯)、元宵联欢晚会、灯谜展猜、南音演唱、象棋比赛等配套活动;展现民俗文化活力,蔡美朗国画展、现代民间绘画作品展、廊坊博物馆馆藏剪纸艺术展、民俗图片展、南音表演、刣狮表演、舞香龙等活动生动展现民俗及非遗文化,“大美晋江” ——晋江名家书法作品展、“魅力陶都•书香之城”书赠春联活动、安海石井书院的史迹陈列展、民俗图片站、摄影作品展览等,展示文化品牌魅力。

  7.我市3个节目入围“中国梦•社区美”2014年第三届全国社区网络春晚。本届评选全国共有1997个节目上线,我省87个节目上线,入围17个,其中梅岭专场闽南童谣《木偶闹新春》3个节目得票数依次位居我省前三名。

  8.晋江南音艺术传习基地被省文联授予“特色文艺示范基地”。

  9.设立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练习所。

  (背景材料1:我市有市级文艺协会14个,会员2000余人,其中国家级协会会员55人、省级协会会员290人。在农村文艺舞台,全市103个民间文化社团、32个民间职业演出团体常年活跃,仅晋江市高甲戏剧团每年在基层演出场次达250余场。以民间艺术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文化有力推动了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使我市荣获“中国民间戏剧之乡”、“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如市南音协会,由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苏统谋任教,先后前往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艺术交流。广泛的交流带动了晋江60多个南音社、2000余社员的发展。如磁灶镇钱坡村作为“中国民间特色书法艺术之乡”,成立全省首家村级书法协会,作品多次晋京展出,有的还被中国书法协会收藏。该协会坚持“传帮带”和“请进来、走出去”,以开设书法培训班、开展文化下乡和举办作品展等形式,在农村、学校和部队传播书法文化,有农民书法爱好者数百人,已培养学生近千人。)

  (背景材料2:晋江的南派布袋戏、晋江高甲戏柯派丑行表演艺术、闽台东石灯俗、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安海端午“嗦啰嗹”习俗、灵源万应茶共6项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人。其中,南音、高甲戏、掌上木偶于2005年入选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灵源万应茶被列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认真细致的非遗普查、认定、登记、保护和传承,晋江的非遗保护体系日渐完善。)

  (背景材料3:晋江是高甲戏、掌中木偶戏和南音的发源地,广大民间戏剧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在晋江64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露天戏台近2000个,平均每个行政村拥有5个戏台,个别村甚至达到11个之多,每天至少有5个剧团在晋江各地演出。晋江是“中国民间戏剧之乡”,一年一度的戏剧展演始自1981年,迄今已有举办二十余届,“晋江市戏剧展演节”已经成为闽南地区著名的戏剧活动品牌,成为闽南地区高甲戏的群英会。1996年以来,晋江开始举办南音演唱大奖赛、南音演唱节,既培养、发掘了一批南音新秀,壮大了南音保护与传承的队伍,也搭建了交流南音艺术、热爱本土文化的平台,使得南音欣赏、南音演唱成为晋江老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构成。此外,晋江还多次举办大规模的海内外南音演唱活动,共接待来自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湾地区的南音代表团数十批次,弦友数千人次,并在安海成功举办海内外南音大会唱,为泉州申报南音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造势壮声。南音已成为晋江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联系海外游子的重要载体。)

  (背景材料4:晋江市高甲戏剧团和掌中木偶剧团分别是高甲戏柯派丑行表演艺术和南派布袋戏两项国家级非遗的传承单位,晋江市出台三大举措给予扶持:一是委托福建省艺校定向培养青年演员;二是改善剧团待遇,提高演职人员工资待遇;三是着手建设晋江市戏剧中心,为两个传承单位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坚实的物质保障。

  (背景材料5: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自中国晋代传承至今,是福建海船制造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广泛应用于渔船、货船、战船及外交使船,特别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福建远洋货船,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都完整采用该项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在东西文化的交流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其主要传承地为晋江市深沪镇,代表性人物陈芳财被确认为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晋江市拨出专项经费委托技艺传承人制造船模,并在深沪镇文化活动中心设立船模馆,在金井职校设立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传习点等,不断加大对该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四、凸显文化惠民,推进群文活动开展

  1.实施“大美晋江”文化惠民舞台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201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以文艺演出专场的形式,引进交响乐、民乐、话剧等高雅艺术,以及本地传统文化艺术(高甲、木偶、南音)等精品剧目,在戏剧中心高甲剧场、木偶剧场、文化中心音乐厅、大剧院等舞台组织演出。每月第一周周末组织一场专场文艺演出。( 1月10日晚,作为2014年“大美晋江”惠民舞台工程的首场演出“中国梦·晋江情” 新年音乐会在晋江市戏剧中心举行。本次音乐会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市教育局主办,演出单位为成立于2008年,曾荣获过福建省第十届、第十一届音乐舞蹈节合唱比赛金奖的晋江合唱团。演出采取合唱、男女声独唱、对唱、联唱等多种形式,曲目有晋江人创作的《晋江之歌》、闽南语歌曲《青春开始美》、哈萨克民歌《玛依拉变奏曲》等类型,为春节期间广大市民献上一场精彩的表演。)

  2.文化中心广场惠民舞台工程,5月中旬—10月初,在晋江文化中心广场,由青阳街道等19个镇、街道负责演出,每周一场。

  3.打造“一公里半径”城市图书馆群(一期),列入市委、市政府201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在中心城区青阳、梅岭、罗山、西园等4个街道增设6台“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并构建全市图书文献资源物流配送系统,实现市图书馆、市少儿分馆、8个街区自助图书馆图书的通借通还。

  五、鼓励文艺精品创作

  1.设立“五店市海内外散文奖”。2月14日,由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文学杂志社、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五店市传统街区开发建设公司共同设立的“五店市海内外散文奖”在五店市传统街区举行启动仪式。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林惠玲等出席启动仪式。散文奖主要面向海内外华文文学界征集反映五店市题材的作品,凡于2014年向《福建文学》、《台港文学选刊》投寄的散文稿件和刊发在《星光》的部分散文精品,均列入评选对象。该奖项的设立,不仅为海内外华文文学界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更打开了一扇宣传推介晋江传统文化的窗口。评选机构将于2014年底或2015年春初评出散文奖2名、提名奖5名、特别奖1名,并结合五店市传统街区活动或我市的文学活动,举行颁奖仪式。

  2.“三化导向”提升正月笔会效应。2月13日-16日,我市连续第三年举办“正月笔会”系列文艺活动。三年来,正月笔会以“高端化、系列化和品牌化”为导向,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活动水平和影响,逐渐成为“大美晋江”城市品牌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人文之城”建设的一个展示窗口。一是定位高端化。邀请名家参与活动,主动邀请部分全国著名作家、书画家和晋江籍旅外文艺家。如,2014年活动邀请了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平,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李洋等知名作家、书画家来参加。二是活动系列化。每年活动均由配套多个文艺活动。如,2014年活动配套举办“五店市海内外散文奖”启动仪式,旅菲晋江籍作家王勇、林素玲伉俪专栏写作研讨会,晋江文学恳谈会,中国作家书画家看晋江活动采风活动等文艺活动。三是效应品牌化。通过名家走访晋江,创作一批“走晋江、看晋江、写晋江”的文艺作品,并借助《文艺报》、《福建日报》等权威媒体及本土的《晋江经济报》、晋江电视台、晋江新闻网、《星光》等媒介宣传推广。

  3.编撰出版《大美晋江·文化博览篇》,以旅游出版物的样式编撰出版一套推介晋江历史文化地理、图文并茂的宣传品,初步选题有《晋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晋江灯谜》、《晋江民间戏曲》、《晋江现代民间绘画》、《晋江书法》、《晋江古厝文化摭珍》、《晋江胜迹》、《晋江历史文化名村》、《五店市讲古》、《晋江民间文化拾趣》。

  4.创作大型木偶神话剧《龙山情缘》。该剧以我市安平龙山寺为题材,讴歌几百年来晋台两岸人民香烟袅袅不绝,闽台地缘、人缘、佛缘、文缘、商缘世代相袭,血浓于水的情结。是当今对台文化交流的主旋律。

  5.市高甲剧团编排《情归五店市》。

  6.电视纪录片《闽台文脉在晋江》共8集。

  7.拍摄《心字石》、《祖屋的门》等人文微电影。

  8.书法创作取得很大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首届书法临帖作品展、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第二届 “翁同龢”书法奖、第四届扇面书法作品展、首届楷书作品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书法展以及妈祖杯、钟繇奖、云峰奖、沙孟海杯、孙过庭奖、沈延毅奖、王安石奖、陶渊明奖、乾元杯、埇桥杯等展事赛事中,我市计有104人次入展、获奖,龚子猛的作品集入选《制高点:国奖最高奖书家》丛书。青年书法家颜晓军成绩斐然,泉州电视台、《东南早报》、《晋江经济报》、晋江电视台侨乡频道专题采访报道,《泉州青年报》专版介绍。

  六、打造广播电视事业载体

  1.晋江传媒大厦——打造品牌之都的文化新地标。大厦由主楼与裙楼组成,包括传媒中心、文化创意中心、有线电视网络中心、演播区、综合服务区等,计划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用地面积约45亩,力求建设成为具有地域特色、园林风格、开放式兼有参观体验功能的文化新地标。当前,大楼前期工作正快速推进,力争年底实现开工建设。

  2.电台方言节目《相等五里桥》——让咱厝声音飘扬神州。该节目为晋江人民广播电台FM91.4“侨乡之声”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厦门编辑部联办。节目主打闽南文化,注重推广原创,定位为闽南文化特色方言节目,涵盖本土的历史文化、旅游风光、饮食娱乐等内容,如闽南四句传播、闽南原创歌曲推广、闽台文化推介,同时加强闽台交流互动,如经常邀请台湾歌手、文化名人做客节目。节目除每日下午在“侨乡之声”直播外,剪辑后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六套节目“神州之声”《祖地乡音之有缘来斗阵》栏目中播出,极大地提升了电台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更打造出晋江对外宣传新平台。自从泉州获得“东亚文化之都”称号以来,节目围绕这一荣誉,展开不间断的关注和推广。在节目中,解读报道东亚“东亚文化之都”的新闻内容,讲述了泉州的海洋文化、推荐泉州十八景、推介晋江的旅游名片等。尤其是在泉州举行“东亚文化之都系列活动”之际,跟进活动采访和推广,例如:韩国光州文艺专场表演、西街音乐节,并在节目中推介参与演出的部分歌手的原创音乐作品;跟进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晋江博物馆等相关单位有关东亚文化之都系列的活动宣传。节目始终立足服务这一主题,充实闽南元素,探索传统文化与创新的关系、推广发扬闽南精神等。

  3.电视栏目《咱厝咱人》——晋台文化的传播者。该栏目定位传播闽南文化、传承本土方言,搭建乡情纽带,说本地话,考本地史,讲本地事,唱本地曲,演本地人,栏目既注重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又积极创新传统文化形式,深受观众喜爱,收视率屡居榜首。几大版块各具特色:侨类节目《天下咱厝人》,讲述海内外三百万晋江人的传奇故事,加强侨乡和侨居地的文化交流,本市观众可通过电视了解在外乡亲奋斗史,海外华侨则可通过网络收看节目,增强对家乡建设的了解。;《闽南四句》节目,以几位主持人泡茶聊天的形式,于节目中穿插了闽南传统四句的创作,在配合了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的同时,又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猜灯谜》,将晋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甲戏剧,以情景剧的形式演绎,巧妙结合了同样是晋江传统文化项目的猜灯谜,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此外,栏目还积极利用活动带动栏目发展,拥有“闽南语歌手大赛”、“晋台缘”两大品牌。其中,《厝边头尾》轻松讲述身边大小事;《说法》讲解案件,间接普法;赴金门的交流活动“跨海峡”,得到金门县文化旅游局的热情接待,并得以独家专访了金门县县长李炷烽先生;“宝岛访龙山”系列活动则组织群众前往台湾的台北、鹿港龙山寺进行浏览参观,不但联系了两岸亲情;更使“两岸一家亲”的观念深入人心。节目于传统文化中发掘亮点,屡获省市各奖项和其他媒体的关注。如,2010年,专题《一座寺·一座城》获福建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三等奖。2013年,专题《四代人的寻找》被央视选中,于中秋夜晚在《焦点访谈》及《东方时空》中播出。

  4.中桥文化传媒(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用市场的办法发展文化。为进一步深化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吸收社会资本开展战略合作,与福建七匹狼(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红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晋江市首家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国有控股企业、泉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桥文化传媒(福建)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通过市场手段发展文化,很好地做到生产要素整合、服务城市与产业转型升级、挖掘文化创意市场潜力三篇文章。同时,中桥通过策划举办闽南语主持人大赛、闽南童谣电视大赛等活动,很好地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搭建新平台。

来源:泉州文化产业网 责任编辑:阮李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