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横滨、光州当选首批“东亚文化之都”,本报记者采访日韩东亚文化学者——
他们眼中的泉州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
近日,日韩学者齐聚泉州,走进了开元寺、府文庙、清净寺等著名景点,亲身感受泉州的文化魅力。 (林劲峰 摄)
泉州网-泉州晚报讯(记者张沼婢 林劲峰)中国泉州、日本横滨、韩国光州当选为首批“东亚文化之都”。在日本、韩国学者眼中,泉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本报记者专访了数位来泉参加“东亚文化与民俗、宗教”中日韩学术论坛的日韩学者,了解他们眼中的泉州。
历史悠久 千年“刺桐城”光耀四海
接受采访的多位学者,提到对泉州的印象,不约而同地用了一个词——历史悠久。
韩国蔚山大学教授鲁成焕参观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后感慨地说,“泉州的历史看看海外交通就知道了”。泉州在南朝就发展海外交通,到了宋元时期,刺桐港的海上贸易活动空前繁盛,还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当时泉州拥有较强的造船能力,“泉州制造”的船只曾驶向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甚至远渡重洋,抵达非洲东部和地中海。近百年来,在日本、朝鲜发现了不少与泉州船相关的文物,如泉州船碇石等。
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博士高野纯子曾到过西安,参观了泉州的一些景点后,深深折服于泉州悠久的文化积淀,“‘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果然是名不虚传。”高野纯子说,“泉州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较好地保留了传统文化,令人印象深刻。”
兼容并包 “多元文化宝库”令人惊叹
让许多日韩学者意外的是,各种宗教在泉州和谐相处,泉州是名副其实的多种宗教聚集区。
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准教授高田智和是第一次来泉州。在参观了关帝庙、清净寺、府文庙、天后宫、开元寺等景点后,他惊叹地说,没想到泉州还是“世界宗教博物馆”,“收藏”了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摩尼教、佛教以及道教等,各种宗教和谐共处,“这样的宗教聚集区,在东亚各国中非常少见”。
日本成德大学准教授山下琢巳称,从参观的几个景点来看,泉州在古代就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当时从泉州港口出发的货船,将精美的刺桐缎和中国瓷器带到了世界各地,同时也载回了无数来泉经商、传教的海外友人。泉州文化影响别的国家,而海外的文化也能传播到这里。多种宗教的和谐相处,体现了当地文化多元组合的交融性、兼容性和开放性,联合国把全球第一个“多元文化展示中心”选在泉州,就是对各种宗教文化在泉州兼容并包的肯定。
声名远播 东亚文化与泉州文化联系紧密
在教授们看来,泉州文化与东亚文化紧密联系,东亚地区很多地方都有泉州文化的印迹。
日本国文学研究资料馆教授山下则子说,日本与泉州有许多文化联系。在日本,许多人都知道郑成功,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系日本平户市人。至今,日本仍保留郑成功的庙碑和纪念物件。这次能来到郑成功的故乡,他感到非常高兴。另外,琉球与泉州的文化经济联系非同一般。泉州与浦添市结为友好城市,两地交往更加频繁。随着泉州与横滨当选为首批“东亚文化之都”,以后日本与泉州的文化交流将会更加密切。
山下琢巳称,泉州与横滨实际上也有渊源,“在横滨市有一条‘中华街’,也有关帝庙”。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艾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