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抢七星灯习俗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3-04-20

        七星灯是源于泉港区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舞蹈。七星灯原名“姑仔灯”,属中元灯、吉祥之灯,是农村七月普度的产物。早年每逢中元节(即七月普度),泉港区山腰、前黄一带,民间盛行抢“灯”的民俗活动。还有坝头龙凤宫正月十五晚的抢“灯”也非常典型。

        青年人求婚生子、老年人求添福寿。华灯初上,广场上就聚有男女老少上百人。期待礼炮三响,准备夺灯。撑灯者举着灯,朝抢灯者摆动,抢灯者伸手纵跃直上夺灯,经常相互撞倒,整个场面欢声雷动,始终沉浸在激烈、紧张、活泼的气氛之中,夺到者笑逐颜开,把灯拿回家供奉。1957年全国开展大放“文艺卫星”时,出生在泉港区前黄镇、常住山腰街的民间艺术家黄珍德先生,以抢“灯”民俗活动为素材,创作编成民间舞蹈,起初取名为《中元夺灯乐》,后改成《采灯舞》,最后定名为《七星灯》。由于该舞蹈是在民俗活动基础上创作而成,富有闽南乡土特色,所以深受群众喜爱。当时,惠安县歌舞团作为重点节目进行排演,并巡回于惠安、晋江、石狮、金井、安海一带演出。同时,该舞蹈还在山腰锦联剧团排演作加演节目在各地演出,也经常在街头作宣传演出,效果甚佳。当时,不但在泉港区各村庄巡演,还到莆田,仙游一带演出,均深受群众欢迎。1986年10月,惠安县高甲戏剧团在民间舞蹈《七星灯》原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排演,晋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荣获创作、演出、编导一等奖。2006年泉港区开展基层文化建设年活动,区委、区政府组织人员对抢“灯”传统民俗活动进行了挖掘、整理,由山腰街道办事处小百花芗剧团排演民间舞蹈《七星灯》,邀请77岁高龄的黄珍德老师傅出马,由他的得意门生庄玉兰协助导演,效果极佳,省、市媒体争相报道,成为泉港区民俗文化活动的一个品牌。

        七星灯舞蹈动作是以民间戏剧(高甲戏为主)群丑动作的基调,舞台上先后有破衫丑、女旦、老丑、女丑和童子等不同角色出现,具有独特的构造。少女抢灯用腾飞轻盈舞姿,女丑抢灯妙趣横生,老头抢灯粗旷诙谐,童子抢灯天真活波,整个舞蹈呈现紧张活泼、粗旷风趣的热闹场面。其舞曲采用富有闽南特色的民间音乐,即高甲戏、北管的名曲牌《贵子图》作为伴奏音乐,该曲音乐节奏时快时慢,还配上唢呐和打击乐,显现出喜气洋洋的气氛。保护民间舞蹈七星灯对于研究传统民俗活动向民间舞蹈演变,民间戏剧与民间舞蹈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泉州旅游资讯网 责任编辑:艾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