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文化产业大讨论 > 内容

南安:南安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3-04-20

  根据《泉州市文化产业“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实施方案》(泉文改办〔2013〕4号)部署要求,南安市组织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深入开展文化产业专题调研活动,针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困难、不足及发展思路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形成系统调研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南安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创新文化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全市现有批准设立文化经营单位500家左右,涉及文化产业的多个领域,固定资产15亿元、产值10多亿元、税收超1亿元,文化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5000多人,文化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加强规划,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更加明确

  一是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成立南安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文化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二是产业发展规划逐步完善。制定出台《中共南安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特色鲜明的文化南安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编撰《南安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三是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稳步推进市高甲戏剧团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引导国有资产经营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泉州各县(市)中率先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为规范文化市场化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投入,文化产业保障机制日益健全

  一是政策引导有力有为。先后出台《南安市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南安市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南安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在促进产业基地建设、鼓励产业集聚发展、鼓励人才引进、鼓励产品生产、营造产业环境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扶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二是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增加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比例,把文化产业作为优先发展产业。从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8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三是投融资渠道逐步拓宽。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逐步建立市场化、多元化、开放型的文化投融资机制,鼓励企业、个人、境外资金采取独资、合资、合作、合营等多种途径,以资金方式投入,土地、无形资产和技术方式入股,组建各种类型的文化投资公司,兴办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锐意创新,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发展迅猛

  一是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加速推进。规划建设南安市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园,围绕福建省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南安)基地(包括华商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基地、中国厨卫博览园、石材与建筑装饰创意设计基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四大功能区)、动漫软件产业基地、会展中心等,辅以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配套项目,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动漫软件产业、会展业,以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带动南安产业提升和城市转型。二是现代传媒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广播电视网台分离步伐,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深入开展,着力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和数字增值业务拓展;与泉州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共同打造FM88.1泉州音乐之声,受到听众的欢迎。与福建报业集团合作创办《南安商报》,总发行量达到3万份,覆盖南安全市各地,并邮寄各海外南安社团和各异地商会,大大增强了我市传媒产业的影响力。

  (四)深挖资源,文化旅游产业日趋繁荣

  一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一方面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培养以文物古迹为主题的文物经济,围绕郑成功陵园、蔡氏古民居、九日山摩崖石刻等5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74处省、市级文物古迹,开发观光型文化旅游为主的系列产品,其中郑成功史迹、五里桥、蔡氏古民居入选泉州十八景;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独特的人文、自然、地域、生态等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目前,初步形成成功故里文化游、海丝文化游、古建筑文化游及凤山、灵应、雪峰、天心洞宗教朝圣游等一批文化旅游精品路线。二是抓好景区规范化管理。制定出台了《南安市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初步建立了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旅游开发管理模式,先后成立南安市旅游景区管委会、旅游服务中心和旅游开发投资公司,为深化文化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旅游开发建设与旅游市场化经营打下了基础。目前,我市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与管理逐渐步入规范化轨道,九日山作为清源山景区的组成部分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洪梅灵应风景旅游区、凤山游览区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其他部分景区也已提出相应创建计划。三是大力拓展客源市场。为积极抢占文化旅游客源市场,我市不断加大旅游景区的媒体宣传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借力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大力宣传推介南安。精心制作《南安旅游杂志》、《南安旅游图册》、《南安旅游地图》及各重点景区宣传资料共十几种,为海内外游客提供认识、了解南安的窗口。运用商务会展与旅游促销相结合的模式,举办“郑成功文化旅游节”、“凤山文化旅游节”、“南安商务旅游宣传周”等一系列大型宣传推介活动,组织优质旅游产品参加国内旅游交易会、海峡旅游博览会等各种旅游交易会,广泛与国内旅行商对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强化对接,文化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一是出版印刷行业优化整合。规划建设南安市印刷产业聚集区,积极引导印刷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激发现有文化企业活力,南安市恒发鑫彩印有限公司、恒发彩印有限公司、嘉华彩印有限公司、扬辉彩印有限公司、南盛塑料彩印有限公司等中等规模以上企业发展成效初显,出版印刷企业资产、产值、税收逐年增长,去年我市印刷企业产值突破10亿元、税收超过1个亿。二是工艺美术行业内涵提升。组织参加工艺美术大师培训,做好各级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申报推荐参评工作,激发创作人创作热情,提升作品文化内涵,去年,我市陈志忠、李良斗两人评选上“泉州工艺美术师”。同时,组织各工艺美术企业及工艺美术艺人积极参加各类展览活动和各级工艺美术大赛,不断提升南安工艺美术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2年,南安市获“第七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1个、银奖2个,“第一届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博览会”金奖2个,泉州市政府组织的工艺美术“天工奖”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优秀奖2个。三是企业品牌建设初显成效。今年,我市派乐动漫文化有限公司、南安市锦明彩印有限公司、南安香草世界度假村3家企业被泉州文广新局命名为第二批泉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南安市华辉包装有限公司、七波辉(中国)有限公司、福建省派乐动漫文化有限公司、福建省派活园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南安市晋福文化艺术馆、福建省酷丁儿童用品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命名为泉州市第四批版权保护重点企业。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虽然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文化产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文化产业总量偏少、比重偏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还不相协调;文化产业龙头企业较少,整体实力与经营水平不强;传统行业仍占主导地位,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开发能力较弱,动漫、旅游演艺、工艺设计、文化创意等一些高附加值的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发展水平不足。

  三、下阶段工作规划

  下阶段,我市将进一步理清思路,整合资源,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力争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一)在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上下功夫

  一是突出文化产业发展定位。立足实际,认真实施南安“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在实施中不断对规划进行调整和充实。大力发展以出版发行、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为代表的主导文化产业,积极发展会展、广告、演艺、娱乐、体育等为代表的社会文化产业,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二是突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眼实践,力求实效,持续推进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激发现有文化企业的活力。稳步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动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建立文化企业协会,形成行业自律机制。三是突出南台文化产业对接。挖掘并整合两岸文化资源,对接台湾文化产业项目,扩大对台文化贸易,争取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前沿地带。借鉴台湾创意文化产业成功经验,推动传统企业的文化转型。建立南台文化产业园区,鼓励台商来闽投资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广告、生活创意、民俗文化产品开发生产等方面合作。

  (二)在健全文化产业拉动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完善资金政策扶持。建设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确保专项资金合理利用,实现扶持功能最大化。加强探索研究,继续在土地、投融资等方面制定更多优惠政策,为文化企业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健全文化市场运行机制。积极培育各种有形的、无形的文化市场,引导、扩大文化消费,积极探索文化企业良性发展的机制和路子;坚持以市场为基础配置文化产业资源,使文化产业项目和企业摆脱对政府的依赖,真正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良性循环、持续发展;抓好文化市场综合管理,为文化产业健康运行提供有力保证。大力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手段筹措资金,努力培育一批有实力的文化大型集团,壮大我市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挖掘整合对台文化资源,积极争取台商来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借鉴台湾创意文化产业成功经验,对接台湾文化产业项目,创立文化产业项目,提升整个区域文化的综合竞争力。创建良好的技术、政策、文化设施等配套硬件环境,吸引海内外文化精英来南安发展。

  (三)在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上下功夫

  一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南安市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园建设,整合优化我市现有文化产业资源,集聚产业要素,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打造并完善文化产业链,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群,推动我市文化创意产业走在泉州乃至全省、全国前列。二是壮大骨干企业。坚持以政策引导、税收优惠、项目扶持等方式,鼓励一批有经济实力、有市场前景的文化产业骨干企业,改进和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致力于打造具有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带动力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动漫游戏产业方面,发挥动画片《小牛向前冲》、《小牛当家》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世纪之村”集团做大做强动漫产业,生产创作出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动漫产品,带动“大角牛”动漫产业链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业方面,持续深化景区体制改革,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加快郑成功主题公园、雪峰生态旅游区、官桥综合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进度,扩大蓬华香草世界景区规模,增加旅游项目,推进景区规范管理。出版印刷业方面,加快产业技术升级,积极发展数码制版、数码直接印刷、柔版印刷等新技术、新工艺,在国内继续保持技术装备的领先水平。工艺美术业方面,吸收国内外各种设计和制作的优点,对传统工艺美术加以创新;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向水暖厨卫、石材陶瓷、鞋服轻纺等我市支柱产业注入工艺美术元素,提高产品观赏值和附加值,开拓我市主柱产业新的发展方式。演艺娱乐业方面,重振高甲戏剧艺术雄风,组织优秀剧目到省内外、国内外演出;充分利用东方演艺集团与梅山蓉中村共建联系群众基地的平台,强化农民艺术人才培养,提升演艺团体实力。

  (四)在塑造文化产业特色品牌上下功夫

  一是打响南安旅游品牌。紧跟海西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和扩大郑成功文化、海丝文化、闽南文化的宣传力和影响力,通过郑成功文化旅游节、凤山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整合文化资源旅游精品线,构建起“一面旗帜”、“三个精品”、“十大旅游区”的旅游产品开发规划体系。二是创建企业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南安“中国建材之乡”和“中国石材城”的优势,推动文化产业与水暖、石材、机械制造等特色产业对接,以每年一度的“石博会”、“水暖泵阀交易会”、“光电信息产业博览会”为平台,重点挖掘石材文化、水暖文化、和工业设计文化的丰富内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三是扩大民俗文化影响。规划建设南安市民俗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支持鼓励乡镇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的积极作用。实施南安市民俗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加大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力度。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戏曲、南音、掷铙钹、舞狮舞龙、九日山祈风乐舞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

  (五)在建设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上下功夫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探索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在住房、家属工作安排及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营造良好的文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一批国内外高层次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技术人才来南安发展和创业。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借助与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等渠道,充分发挥闽南科技学院艺术培训基地作用,以委托、定向培养等手段,输送一批优秀苗子进行学习深造,加快培养专业贡献突出、引领作用明显的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尊重文化人才成长规律,以造就名家大师为目标,支持中青年文艺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建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对经营者、管理人员、业务技术骨干实行年薪、期权等激励制度,允许和鼓励文化品牌、创作和科研成果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充分调动文化人才的积极性。

来源:南安市文改办 责任编辑:阮李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