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文化产业大讨论 > 内容

鲤城区: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3-04-20

  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以本地鲜明独特的文化根须为坚实基座,创化出源于地方、属于大众的文化附加价值,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成为一个地区文化资源转化与发展的关键课题。鲤城作为泉州市的中心城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历史悠久,既秉有传统文化的丰厚遗产,又兼具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可谓水到渠成。然而就现阶段而言,鲤城文化产业的发展依然存在着规模太小、特色不足、推介不出等瓶颈。因此,系统研究鲤城区在发展文化产业所面对的理论议题与政策实务,对于鲤城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本课题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鲤城文化创意产业在内外部条件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方面内容进行综合探勘,并以“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为框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鲤城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内生优势

  (一)泉郡故里、创业热土,文化资源得天独厚

  建制1300多年来,鲤城一直是历代州、郡、府、署、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素有“海滨邹鲁”的美称,既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亦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全球首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古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丝”文化于此交融汇聚,人文积淀广博深厚、历史脉络源远流长。

  在物质遗产层面,鲤城区作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辖区内九大宗教史迹林立、蔚为大观;一大批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胜枚举;在非物质遗产层面,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南音、“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以丑角见长的高甲戏、泉州提线木偶等活态文化源远流长。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家、省、市、区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的建成完善,12个市级“非遗传习所”的悉心培育,以及具有闽南文化元素特色的三大文化品牌(“温陵南艺坊”、“泉州拍胸舞”、“闽南特色广场健身舞”)的精心打造,鲤城的文脉得以维系不坠,优势巩固提升。鉴于上述多元的民俗文化与鲜明的地域特色,本课题组认为鲤城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备良好的资源优势。

  (二)民营经济繁荣发达,“鲤商文化”欣欣向荣

  长期,泉州市发达繁荣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文化产业高歌猛进的重要支撑。课题组调研发现,鲤城区动漫游戏产业正在聚拢较多的民间资本。例如日渐壮大的“功夫动漫”,已经成为闽南地区的业界标杆,吸引着众多追随者与赶超者,引领整个鲤城区乃至闽南地区动漫游戏企业向前推进。此外,除了本土经营的民企之外,不少在外发展的“鲤商”跃跃欲试,表现出极其浓厚的投资兴趣。

  (三)产业基础初具规模,诸多领域蓄势待发。

  一是演艺娱乐业发展渐佳。调研结果显示,鲤城区拥有文化经营企业400多家,形成“娱乐演出、音像制品、报刊印刷、网络通讯”等多元共荣的文化市场结构。

  二是工艺美术业品牌做强。鲤城区藉由“中国民间工艺品之都”品牌效应的运用发挥,将技术创新和品牌战略落到实处,并且在企业投资融资、技术革新改造、新品开发推广、服务升级换代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民间工艺品制造企业加大扶持力度,近年来培育亚伦集团、鸿达工艺有限公司、宏帆艺品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在国际上叫得响、市场立得住的品牌。

  三是广告业后来居上。行业结构不断优化,行业载体不断丰富,电子、激光等广告新技术、新材料广泛运用,在运营方式上逐渐由单一的广告制作转化为代理营销策划等综合服务。据统计,鲤城区广告经营额逐年递增比率,明显高于当年全区GDP的增长率,广告业的经营额、利税额、服务质量和辐射效应也达到省内城市的先进水平。

  上述领域的跨越发展充分表明,鲤城区现已具备一定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

  (四)五缘文化近水楼台,对台优势不言而喻

  海峡西岸的鲤城与东岸的台湾诸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两地间进行文创产业的合作潜力巨大、交流空间广阔,鲤城承接对岸文创产业,在宏观政策、交流平台、民间合作等方面具有与生俱来、难以匹敌的天然优势。

  二、鲤城区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

  (一)产业规模偏小,经营效益有待提升

  由于资金投入紧缺有限、配套措施不足缺失,鲤城区很多文化企业体量过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整体产业总量仍旧在低位运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资产“量小地微”。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鲤城区目前登记的传统文化产业(包括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889户,其中企业法人187户,投资总额9583万元,远远落后于厦门市思明区。至于在册的2家新兴文化企业,其中一家文化创意企业,注册资本仅为区区500万元,另一家动漫游戏企业,注册资本仅为300万元。再比如作为泉州第一批“非遗”传习所、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馆,“大呈布雕”的工作室尽管名声在外,然而其实际面积不到100平方米,核心员工不足6人,这种规模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使其超越地方、走向国际的设想步履维艰。

  二是企业分布零散,难以集聚。在我区登记的约160户文化产业管户,不仅在税收贡献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呈现分布地点零散、规模小微的原始阶段特点,至今未形成其他地区那种集约化、规模化、片区化的发展格局。令人担忧的是,因为文化市场氛围单薄、土地租金节节攀升、各种税费居高不下、经营成本年年暴增、市场配套设施不全等诸多原因,已经先期投入巨大成本的部分文化企业不堪重负,长期微利运作、惨淡经营,甚至是赔本赚吆喝的继续烧钱,随时面临着倒闭风险。

  (二)文化企业缺乏创新,推介理念有待深化。

  近年来,我区工艺制品、戏曲演出等传统特色文化产业在创新理念、技术、运作模式上仍显落后和不足。目前不少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依旧依赖资源型、寄生型的被动发展,大多数企业产品缺乏原创性内容,即便是自由品牌也缺乏创意加成,并不掌握核心技术,缺乏发展后劲。

  除了内容创意的苍白脆弱之外,产品推介方面的单薄扁平,亦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以文化旅游为例,尽管鲤城区具有公认的优质旅游资源,然而还是停留在传统观光层面,留不住或曰留不长客人,成为厦门等周边城市的“后花园”。

  (三)传统观念有待转型、产业意识亟需增强

  鲤城区的文化资源丰富广博,然而在一段时间以来却座守金山,众多民间工艺,依旧醉心于家庭式手工作坊的小进则满,缺乏将其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的愿望与能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现代产业意识不够深入。

  例如,一些声名卓著、身有绝技的工艺大师,他们往往具有传统文化人的清高思想,认为传统民俗曲艺在现代潮流中总是曲高和寡,甚至以门前冷落。这导致了传统工艺变成小门小户的“阳春白雪”,依靠文化部门的不断输血和艺术家的一腔热忱的勉力维系;而不少看似精明的本地商人,在功利主义的思想宰制下认为,文化作为风雅之事,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而且收益有限、周期较长,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更有一些学界中人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后现代的产物,当下鲤城仍处在现代工业生产社会当中,超前发展文创产业不占优势。

  (四)创意人才储备有限,政策待遇不够“给力”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语境中,创意人才正在成为经济增长与财富创造的主要源泉。然而,与福建省内厦门、福州等地相比,鲤城区乃至整个泉州市,在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方面严重缺失。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其一,学术环境难以培养高端人才。由于历史原因与行政区划调整的直接影响,现鲤城区和泉州市长期缺乏实力强大的综合性大学;而高职、中职院校大体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缺乏有特色的专业规划和课程设置,难以培养出熟悉闽台文化的高端人才;其二,经济因素导致人才流失。包括鲤城区在内的整个泉州市辖区,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人才待遇薪酬、福利保障相对偏低,缺乏完善公平的激励机制与考评机制,不少本地人才远走福厦等地寻求高薪。其三,政策环境不利于“人尽其才”。从文化人才发挥效用的角度看,公共政策、扶持力度,业界生态、营商氛围,与福厦相比,泉州地区都不占优势。

  (五)管理制度仍在探索,运行机制不够科学。

  其一,长时期以来文化产业在具体管理中分属不同部门,甚至形成重复叠加的多头管理,协调成本较高、统一难度较大,并且缺乏前后承续的长远规划。

  其二,文化产业的配套政策不尽完善,面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未能及时较好地加以引导规范;同时目前文化产业保障机制、激励机制依然不够健全,对文化企业的优惠政策缺乏足够宣传,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

  其三,文化产业分类繁杂琐细,统计口径不够规范,特别是部门之间的统计口径不相一致反过来加大科学统计的测算难度。目前鲤城区关于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缺失,市级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没能统计到区县一级。

  三、机遇与威胁:鲤城文化产业外部环境分析

  (一)乘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之风,可掀“闽南文化热”

  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海峡两岸掀起了“闽南文化热”。鲤城作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核心区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无疑具有了获得政策倾斜、对台深入交流、旅游多方对接、载体平台建设以及其他扶持的大好机会。

  (二)借二三产业混业结合之势,能促创意“高精”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各类产业的发展,泉州市呈现出各产业既分工细化又互相融合的态势,特别是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与艰苦创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特色更趋明显,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发达的IT产业,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数字电视网络、光纤宽带网络、下一代4G移动通信,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有利的技术条件。

  如果说上文提到的人才缺失、观念落后、规模太小、特色不足、推介不够等是鲤城发展文化产业的内部瓶颈,需要在发展中努力克服;那么,来自外部环境的威胁,则更需要鲤城认清形势,摆正心态,无惧“危机”,寻求“生机”。

  (一)区域之间的竞逐激烈。

  随着党的十八大将“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此前十七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示精神在各地的贯彻落实,区域之间文化“软实力”竞争比拼日趋激烈,鲤城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如与鲤城同气连枝的丰泽区,在建的创意产业基地(园区)多个,发展后劲十足,赶超之势尽显;厦门市思明区等地,更是借助先发优势先行先试,造就虹吸效应。闽南地区文创产业千帆竞发的态势,使鲤城区的任务更加任重道远。

  (二)国际金融危机之下的发展困难。

  金融危机尚未平息,“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对刚刚起步的文化创意产业也造成诸多影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减弱,文化产品可能滞销;“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风险投资决策保守,企业家信心不足;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渐次抬头,抑制文创产品的出口。

  五、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鲤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框架

  在SWOT视角下,鲤城区的文化产业虽然优势独具,但劣势亦较为突出;外部环境威胁加剧,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局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本课题组在对鲤城区文化产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勘探后认为,我区文化产业应在“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的框架中谋求发展。

  其中,生产力反映文化产业的产业基础和竞争能力,它与企业规模、生产能力、创新能力、人才水平直接挂钩;传播力指的是对外输送文化产品的能力,对应的是产品传播渠道的建设;影响力指的是文化产品对外部市场的渗透率和占有率,以及对人们在心理、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产生作用的能力。影响力的大小是由传播内容的品质来决定的,因对应文化产品内容的创造。

  (一)壮大产业集群,提高文化生产力

  前文提到,企业的规模、生产能力、创新能力、人才水平反映着产业生产力的强弱。对于我区而言,提高文化产业生产力,应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是坚持“扶优扶强、突出重点”的原则,以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争取推出一批上市公司,为产业的集聚发展选好“先锋”;二是合理规划土地资源,通过场地、租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小企业和李尧宝刻纸、大呈布雕、江加走木偶头等民间传统工艺工作室“化零为整”并入文化产业园区,形成龙头带动、大中小企业紧密合作的文化产业企业群体,同时使文化产业园区成为集中长期展示鲤城原创文化成果平台。三、提升文化产业园区孵化功能,加强公共交流平台建设,改善周围环境、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开辟个性化的展演空间与专业场所(如戏院舞厅、民间曲艺说唱茶馆、视觉设计展示中心等);四是整合资源,串联发展,拓展现有文化产业园区的功能。例如新门街-源和1916,既是传统文化一条街,又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可以引导美食小吃店、文化商品零售店等服务行业入驻;五是主动制定文化企业转型升级方案,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政策倾斜,为小企业做项目、拉投资,同时在人才的“内培外引”方面要不遗余力,一方面引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管理型人才,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助推企业转型,另一方面出台关于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人才的政策措施,创造条件留住人才。

  (二)加强平台建设,优化产品推介方式

  首先,创新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以文化产业园区为阵地,定期举办一批层次高、影响广、实效强的文化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利用好一批民俗文化双向交流项目,例如泉州市重点产业人才赴台交流、海峡两岸文博会、海峡两岸印刷技术博览会、海峡两岸茶机具博览会、旅博会等重要文化创意产业活动,打造文化交流与推介的品牌;将名胜古迹和品牌企业作为青少年的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参观;

  其次,发挥旅游的“乘数效应”,通过商业化运营延伸旅游文化产业链。跳出传统旅游的框架,将旅游业当做商业项目来运作。注重项目拉动,鼓励境内外资本和大型旅游集团参与我区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整合,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产业链;结合旧城改造,合理规划建设较具规模的购物餐饮广场、街区,发挥政府采购导向作用,鼓励我区名牌产品转化为特色旅游商品。

  再次,密切媒体交流,打造城区名片。积极邀请上级媒体、台湾媒体来鲤采访或拍摄专题;制作以鲤城文化为主体的宣传推介片;主动开辟新的传播渠道,例如微博营销或手机营销,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力推介鲤城品牌。

  此外,可以借鉴台湾的文化表现形式、文化业态创造、文化内容创新、文化产品营销等经验,加强与台湾在网游动漫、文化传媒、工业设计、规划设计、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产业对接,通过平台建设使鲤城创意文化产业“走出去”,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引进来”,让众多台商看到商机所在,欣然来鲤投资文化产业,推动鲤台文化创意产业的无缝对接,使鲤城在众多竞逐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交流中心。

  (三)发挥闽南文化优势,鼓励“鲤城原创”发扬光大

  第一,实施艺术特色战略,切实围绕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工作。在对全区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统计的基础上,确认民间艺人的传承人,明确传承方案;积极挖掘、开发、整合我区民间工艺品资源,李尧宝刻纸、大呈布雕、花灯等传统工艺,建立有效的投融资平台和营销模式,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

  第二,实施艺术精品战略,鼓励企业制作原创产品。立足闽南本土元素,发挥泉州特有的古建筑文化、原生态民俗文化、民间戏曲文化等特色文化优势,将繁杂的民间工艺适度商业化,例如,制作并发行“鲤城手绘地图”、“鲤城手绘明信片”等时尚气息浓厚、有纪念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商品,将鲤城的名胜古迹、娱乐购物、美食小吃等特色产品捆绑销售,使鲤城的旅游线路及景观创化为值得纪念和欣赏的“名片”;又如将江加走木偶头、花灯、南音乐器等制作成手机链、钥匙扣等旅游衍生品,使传统工艺变得时尚、通俗而易于携带推广。

  第三,相关部门要持续加强政企交流,尤其是结合“下解办促”工作,经常性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引导企业扬长避短,帮助企业包装产品、推介服务、拓展渠道,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健康氛围。

  总之,鲤城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发挥闽南文化优势为核心,以品牌建设为导向,以产品和区域的推介为旗舰,以现代企业理念为风帆,乘着建设闽南文化生态实验区的强大东风,借二三产业混业结合之势,重塑文化产业脉络,建成规模宏大、特色明显、运营良好的产业集群。

来源:鲤城区 责任编辑:阮李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