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2017年泉州市启动“百姓书房”建设 至今建成232个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1-04-23

 2017年8月,泉州市启动“百姓书房”建设,至今各地已建成232个,许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阅读的乐趣。三年多来,“百姓书房”运行情况如何?记者连日来进行了走访调查。

书房次第开 书香溢全城

泉州网4月23日讯 (记者 王金植 陈小阳 文/图)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是启发个人修身养性、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2017年8月,泉州市启动“百姓书房”建设,至今各地已建成232个,许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阅读的乐趣。三年多来,“百姓书房”运行情况如何?记者连日来进行走访调查。

永春将旧发电厂房改造成“百姓书房”,创意十足。

数据

232个书房遍布各地

据泉州市图书馆统计,三年多来,中心市区市直8个“百姓书房”,共接待读者100万人次,流通图书80万册次。

泉州市图书馆副馆长王明雄介绍,2017年8月,作为首批市级示范点的梨园古典剧院、迎宾馆两个“百姓书房”正式开放;之后,德济门、府文庙、笋江公园、海丝公园、东湖街和人保大厦等地的“百姓书房”相继完成建设。截至去年年底,泉州市各地共有232个“百姓书房”建成投用,其中鲤城、丰泽共有21个。每个书房配备了办证机、借书机等自助服务设备及门禁系统,书房藏书量按0.5万册至2万册设计。书房采取自助办证、自助借还、无人值守的形式,泉州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定时去打扫卫生、整理书架。

王明雄说,虽然眼下读书群体仍以少儿读者为主,但“百姓书房”带来的最明显变化,便是参与阅读的成年读者越来越多。

在泉港区锦绣湖畔,每天前来散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2017年10月,泉港区首个“百姓书房”——锦绣公园阅读点正式揭牌,对外免费开放。几年来,这个格调温馨舒适略带小资情调的书房,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悦”读。

“很多市民在锦绣湖畔参观、散步后,都会在书房里逗留阅读。”泉港区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人们在这个弥漫书香的氛围中品书阅读,既可以学习充电,又可以舒缓生活节奏。

读者在天后宫附近的“百姓书房”安静看书

讲述

书房点亮阅读之光

越来越多的“百姓书房”建成投用,让百姓阅读更加便捷,使书香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融洽亲子关系

4月17日下午4时50分,记者来到位于泉州府文庙旁的“百姓书房”庄际昌状元祠阅读点。记者刷身份证进入,在前厅,分列两侧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图书,包括少儿读物、文学、经济教育、语言、艺术、历史等类别,古朴的木屏风将书架和阅读区巧妙隔开,木质座椅和阅读桌舒适宽敞。从前厅到后屋设置了多个阅读区,不少市民在静静看书。

“周末或是节假日,我经常带孩子过来。”记者碰到市民陈艳带着7岁的儿子在看书。她说,这里离家近,有阅读的氛围,在这里读书,不仅能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且在共同阅读中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记者看到,书房门口摆放着一台自助办证系统设备和一台自助借还系统设备,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实现图书借还。

重拾读书习惯

“自从家门口建了书房后,我读书的习惯又重新拾了起来。”家住泉港区涂岭镇秀溪村的村民蔡良贵说,以前经常看书,后来有了手机,再加上图书馆较远,就很少再阅读纸质书籍了;书房开了以后,他放下手机,又重新看起书来。秀溪村“百姓书房”专门设立了儿童阅读区,可供亲子阅读。现在,蔡良贵每天有空都会带孩子到书房看书、写作业。

在泉港,像秀溪村这样的“百姓书房”还有4个,分别坐落在界山镇东张村、后龙镇土坑村、峰尾镇郭厝村及南埔镇肖厝村。这些书房相距不到10公里,都建在具有闽南古建筑风格的旧楼房里。

在远离城区喧嚣的界山镇东张村永福楼,四间总面积100平方米的房间组成了一个“百姓书房”,2000多册图书分类整齐陈列,还配置了沙发和茶几,供读者阅读、小憩。“这里环境安静优雅,图书种类很多,闲暇时,我们都喜欢来这边充电学习。”说起家门口的这座书房,东张村的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这里的藏书中有一半是中小学的必读课外书,为当地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位于泉州府文庙的状元祠“百姓书房”

方式

多元化共建书房

泉州“百姓书房”的建设优先盘活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现有闲置公共资源,不新建只改造,努力实现资源集约化、效益最大化。现在一些企事业单位、社区、群众也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他们或出资或集资来建设“百姓书房”。

政府牵头主建型

此类书房由政府直接出资建设并运营。早在2017年年初,泉州市就把“百姓书房”建设作为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重点项目,并结合实际出台建设方案。同时,积极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200多万元,本级财政配套500多万元,用于“百姓书房”建设、改造提升以及配套设施采购等。比如,泉州市直的8个“百姓书房”是政府投资建设,由市图书馆负责运营。

此外,还有由当地村(居)委会牵头筹划、实施,选取村(社区)里闲置的合适场所作为建设点,村(社区)主干出面筹资,建成后由村(社区)干部或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如,泉州丰泽圣湖社区的“百姓书房”,南安院前村、溪东村的“百姓书房”。

乡贤反哺捐建型

此类书房由当地乡贤发起筹建并提供场所、出资装修和采购图书,建成后委托当地村(居)委会管理,作为对家乡建设的一种回馈和支持。如南安古山村鼓山书苑由当地乡贤无偿提供其所建别墅的一层楼作为书房场所,并全额出资装修布置,委托村委会派人负责日常管理,对当地群众免费开放。

泉港区界山镇东张村永福楼“百姓书房”则是由华侨捐出古厝改造而成。

社会参与建设型

此类书房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采取冠名、表彰奖励等措施,引导企业、社团等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比如,各县(市、区)与上市公司、文创园区、大型商超、连锁书店、咖啡屋、书吧等联合开办“百姓书房”。像鲤城金色外滩“百姓书房”,由鲤城区文旅部门与卓辉·金色外滩房地产公司合作,利用售楼部进行改造建设。

还有一些是群众自发筹建的,当地热心群众牵头发起众筹,寻找和协调合适的建设场所,动员和倡议当地群众出人出力、捐资捐物,招募周边志趣相投的读书“小伙伴”轮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社会力量参与书房建设的热情比较高,方式也是多元化的,有的直接出资,有的是集资,有些出场地,有些则负责众筹图书。

志愿者帮助整理书籍

管理

一些问题渐渐凸显

“百姓书房”运行三年多时间里,百姓从中获得许多知识和乐趣,但一些问题也渐渐凸显。

图书个性化不足

“图书如果根据百姓需求进行配置,更会受到欢迎。”市民屈先生说,每个“百姓书房”的图书内容都差不多,个性化不足。比如一些在农村地区的“百姓书房”就要多多考虑农民的需求和阅读习惯,多配置一些农作物种植等方面的书籍。

记者还了解到,除了政府组织建设并运营的“百姓书房”的图书有更新之外,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并运营的“百姓书房”的图书大多没有更新,投用之初是多少,现在还是多少,没有变化。

“需要增加一些电子化书籍满足现代人阅读的需求。”市民王先生说,现在很多人基本上是通过移动终端来阅读,“百姓书房”可以考虑增加电子书借阅机,让市民能够下载阅读正版电子图书。

书房里破损的图书

有些大人带着小孩在书房里玩耍,影响其他人阅读。

图书破损率较高

“一个是现场阅读秩序有待提升,一个是图书破损率相对较高。”王明雄说,刚开始运行时,这两个问题比较突出,后来,他们加强管理,并招募志愿者引导、维持秩序,现在情况有所好转。

4月19日下午4时30分,记者在丰泽圣湖社区的“百姓书房”看到,一些孩子在书房里跑来跑去,呼喊、打闹等时有发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现场其他读者。

另外,记者走访发现,市区几家书房图书破损率高的为少儿读物,这是因为一些小孩不懂爱惜,弄坏了图书。“工作人员每周都会抱一堆图书回来修补。”王明雄说,书房内都是自助服务设备,借还书时,无人检查图书破损缺页情况,因而破损率更高些。

鲤城区图书馆有关负责人说,部分书房存在喧闹等情况,比如卓辉金色外滩“百姓书房”,因为小孩子较多,图书破损率相比其他点较高;同时,有些孩子会在书房追逐、吵闹,影响其他人阅读。

资金人力不足

记者了解到,有些社会力量投建的书房因受到资金、人力不足等因素影响,运营遇到瓶颈。比如丰泽圣湖社区的“百姓书房”人员是社区自己聘用的,运营资金也是社区出的,资金紧缺问题日益凸显。

市民陈小姐说,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书房,如何长期运营下去,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投用之后,有可能因为缺乏管理,不能很好服务百姓,也有可能因为资金不足难以维持,失去本来建设书房的初衷。

探索

书房还需共同呵护

“百姓书房”在后续的运营中如何保持活力,持续为百姓服务,泉州市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探索。

退休老人组成义务管理队

位于鲤城区海滨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图书室也是一个“百姓书房”,记者到访时,义务管理员张炼成和伙伴们正在对图书进行分类、整理、排架。

这支由十多名退休老人组成的义务管理团队,都是爱书之人,他们不但常来这里看书,还担起了图书管理员的职责。

“这里藏书7000多册,范围比较广,有政治、社会、保健类等书籍。大家一边看书一边参加管理,主要是登记、整理书籍。附近很多退休老年人都喜欢来这里。”张炼成说。

文化旅游产业三结合

永春县利用现有资源,在退出的水电站加入水电和书香文化创意元素,并有效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的主要内容,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结合在一起,把旧水电站发电厂房创新改造成“百姓书房”,也是一种有效的经营运作模式。

“在这里不仅可以喝咖啡、品茶、看书,欣赏流水潺潺的美丽桃溪,还能亲密接触创意改造的旧发电机组,体验穿越永春水电的发展历史。”永春县文体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百姓书房”有效持续运营。

自身造血维持运营

“这里有一个文创公司,他们出钱维护书房的正常运营。”泉港东张村村委会相关人士说,永福楼面积比较大,他们把永福楼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书房,一部分作为文创产品的经营场所,引进了一家文创公司,由文创公司产生的经济效益作为书房的运营成本,这样两者得益。

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各县(市、区)与上市公司、文创园区、大型商超、连锁书店、咖啡屋、书吧等联合开办“百姓书房”,一些书房融入茶座、果吧,还有一些引入文创产业,依靠自身造血实现可持续经营。

“五众五共”建设书房

南安市在全省首创星级“百姓书房”建设,通过资金众筹共投、读者众抓共管、部门众建共创、资源众采共享、功能众融共用,培育建成18个书房,评选挂牌10个星级书房。

南安市图书馆专门拿出一批书籍作为书房流转图书,放置专门书柜,由义工协会帮助提供图书运送服务,定期在各个书房中轮换流转,有效盘活馆藏图书资源,提高书房藏书量和利用率,更好满足群众阅读需求。

此外,该馆还建立公益图书室业务微信交流群,组织和引导各个书房建设点负责人及时报道宣传图书室的活动动态和建设进展,实时交流业务开展情况,做到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点读平台实现互动

2020年10月1日,“泉州文化云”正式上线。“泉州文化云”将各县(市、区)文旅数字平台,包括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主体等文旅资源互联互通,让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共享公共文旅资源。

2017年,泉州市探索提出“读者点读平台”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搭建平台推动泉州市图书馆与市区定点书店合作,让读者成为图书馆图书采购的决策者。读者在“百姓书房”可以使用点读设施选择自己喜欢的、定点书店提供的符合图书馆荐购规则的新书,并办理“借”书手续,泉州市图书馆将在服务期限内完成各项采购借阅手续,把图书配送至指定“百姓书房”,极大满足读者需求,激发读者阅读热情和阅读乐趣,进一步实现图书馆、读者、书店、社会的共赢。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付秀美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