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演祈风仪典 编文化丛书 南安民间热衷海丝文化传承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1-03-18

 冬遣舶,夏回舶。九日山下,祈风送迎。如今,每逢盛事,南安九日山下,常有一支民间队伍庄重地敬献、参拜、读祭文、叩拜,展现宋代以来留下的祈风仪典,随后献歌献舞,表演起“串灯花钹”“跳鼓”“水族欢舞”“车鼓闹春”“太平鼓舞”“蛇脱壳”等民俗,把欢送、欢迎市井十洲的番船遣舶、回舶的欢乐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九日山仿宋祈风仪典 (资料图片)
村民积极参演(资料图片)

泉州网讯(记者 黄耿煌)冬遣舶,夏回舶。九日山下,祈风送迎。如今,每逢盛事,南安九日山下,常有一支民间队伍庄重地敬献、参拜、读祭文、叩拜,展现宋代以来留下的祈风仪典,随后献歌献舞,表演起“串灯花钹”“跳鼓”“水族欢舞”“车鼓闹春”“太平鼓舞”“蛇脱壳”等民俗,把欢送、欢迎市井十洲的番船遣舶、回舶的欢乐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支队伍就是南安市九日山祈风文化研究会组织的仿宋祈风仪典表演队。“九日山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南安人、丰州人的骄傲,所以我们也想尽点力来传播、弘扬海丝文化。”南安市九日山祈风文化研究会会长黄碧江介绍说,早在1998年,为了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祈风石刻和祈风文化,热心传统文化研究的有识之士就组织起50多名村民排练,自发参与《九日山祈风仪典》仿古表演,不过当时表演节目和形式都较为单调,也缺乏足够的论证。

2007年5月,南安市筹备成立九日山祈风文化研究会,就组织专家、学者和创作人员,依据有关历史记载(祈风石刻)和府志、县志以及民间民俗等,按照宋代祭典规制,并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独特的祈风祭海形式进行编排。最终,创作编导组十易其稿,并在排练中不断充实修改,形成了以南音为主旋律、具有浓郁闽南特色的《九日山祈风仪典》剧目。这一剧目,汇集了当地民俗表演的精华,并经过锤炼加工,增强其艺术性和观赏性,逐渐从“草根舞台”步入“大雅之堂”,成为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重大节日就会被邀请出演。

节目在对外传播海丝文化的同时,也唤醒了人们对农村社区文化的认同和参与的热情。在编排这一剧目时,周边各村村民都争相报名,演出的队伍中,婆媳、母女、妯娌同台献艺,演员上至七旬老人,下至18岁的年轻人,皆以义务参演这一文化传承节目为荣。

除了《九日山祈风仪典》,研究会还组织编写了一套《九日山祈风文化丛书·第一辑》,并于2008年出版。“这一套书成为研究祈风文化的重要文献。”热爱文史探索的丰州古城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洪少霖说。

“我们还计划开展祈风文化技艺传承,在学生中开展祈风文化仪式表演授课,吸收学生参加《九日山祈风仪典》表演,出版《九日山祈风》报等。”黄碧江说,借助换届的契机,研究会将扩大规模,增加研究成果,充分发掘民间力量,进一步讲好九日山祈风文化故事。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付秀美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