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中外艺术家共话海丝艺术繁荣发展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9-11-25

11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泉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艺术发展论坛在泉州举行。论坛旨在搭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对话平台,力求为服务国家文化外交,进一步促进海丝沿线国家的彼此了解与互信,深化国际艺术交流合作,实现中外文化艺术的共同繁荣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据了解,作为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艺术发展论坛,将突出“国际元素、时代特征” 以 “美美与共——中外艺术与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设立“”传统与未来——探寻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交流与合作——文化多样性公约的意义”“文化与旅游——多视角的国际人文合作”三个分议题,邀请120位音乐、美术、非遗、旅游、文学等领域的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将从世界文明的差异与包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文艺创作的传承与创新等多个维度,展开对话交流、学术研讨。

田 青

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

“一带一路”和而不同

一、“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之路、商贸之路,还是文化之路、信仰之路、思想之路。

“一带一路”带给中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一是佛教,一是音乐。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和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共同塑造了中华传统文化,其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深远,离开了佛教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完整的。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借此东风,传承弘扬佛教文化。另外,古“丝绸之路”也是中外音乐交流的重要通道,通过丝绸之路,大量西域音乐和乐器传入中原,并对隋唐燕乐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今天所用的很多乐器,如:琵琶、筚篥、箜篌等都源自西域。

二、“一带一路”建设要重视“和”的概念,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和而不同”,“以它平它谓之和”,“一带一路”沿线的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对话不是用某一种文化代替其它的文化,而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交流,实现“美美与共”。如果说古代丝绸之路在促进人类相互沟通、相互认知与相互理解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今天的“一带一路”更为促进不同民族、宗教与信仰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提供了重要契机,而非遗恰可以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维系文化交流与认同的重要纽带。

于贝尔·马萨利

法中文化交流协会主席

艺术家与国际交流

艺术家天性自然,希望融入世界,对周遭一切满怀好奇。无论历史上哪一个国度,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态度和方式都契合这一点。

好奇心使艺术家能觉察、理解并分析各种人类活动。艺术家会很自然地挖掘并钻研当下稍有了解的技术和专业知识。遵循对艺术的态度,艺术家将这些发现、新情绪和感觉与作品紧密相联,给这些灵感注入生命,激发别样的思考方式。

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迫切需要面对自己的作品,即使有冲突矛盾,依然要保持作品的原样,有时还要利用新的背景,通过其他观察方式、新的态度来检验“行为”。艺术家固然会面对新情况和新作品,但这绝不是剽窃或模仿他人作品的理由。这种新的对抗驱使他们有所行动,艺术手法要与时俱新,才能确保其作品的发展蜕变。

因此,我们的“TRANSIT(转折点)协会”很高兴参加此次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文化艺术交流论坛。

论坛主题:中外艺术与文明的多元和谐交流,互相借鉴学习,也正为此,我们“TRANSIT(转折点)协会”成员之间互相关心、彼此共鸣。这也是我们协会的目标方向。例如,去年由我们协会主办,由WuZhenhua先生策划的中法当代艺术交流展上,受邀的中法艺术家共聚一堂,互相交流和创作。这样的文化交流和实践属实难能可贵。

自古以来,福建省以各式各样的传统手工艺享誉海外。需要保有对艺术家的开放与交流,使艺术家仍能施展出众才华,并提升创新能力。

最后,感谢泉州政府和泰华宸美术馆为中外艺术家的国际交流打造有利平台。我相信,艺术家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必将迸发令人惊叹的创造力。

李冀平

泉州市政协原副主席

重视泉州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弘扬中华海洋文明

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留下众多宝贵的、对人类作出贡献的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华‘和’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中华民族有着“协和万邦”的国际观这一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对今天“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泉州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海洋文化遗产

泉州在宋元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繁盛期,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思想文化遗产,构成独特的海洋文化遗产体系。泉州是一座闪烁着中华海洋文明之光的城市,代表了开放与包容、和平与友好的蓝色中华文明,为推进中华海洋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二、泉州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的多元化国际都市,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相互包容和谐共处的国际文化观对今天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东西方海洋贸易的世界商埠,与近百个国家开展海洋贸易,世界各种宗教来到泉州,与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泉州民间信仰同城共存,和谐相处,成为中外文化互相交流对话和文明互鉴的国际窗口。它开创了一条和平友好的自由航海贸易之路,一条连接东西方促进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一条东西方文明和多元文化包容互鉴的对话交流之路,留下了一份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种族友好相处的“刺桐和平精神”的宝贵财富,给“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启示。

三、泉州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加快“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泉州市委市政府从战略高度抓好泉州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把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像珍惜生命一样做好保护工作。出台《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强调立法保护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发挥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搭起面向世界、民心相通的文化纽带,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之间的民心相通,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王 馗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福建古老剧种的文化品格与国际共享

348个剧种和数十个木偶皮影形态是中国戏曲活态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戏曲为人类所共享时重要的艺术基础。“文化品格”是中国各剧种基于历史、地域、族群等诸多因素,在艺术上形成的个性特征,构成了戏曲传承与发展的根脉与灵魂性的指标。在中国戏曲对外传播时,文化品格的独特表达是彰显文化多样性与创造性的重要标识。在福建二十多个剧种中,最被世人所熟知的是以莆仙戏、梨园戏为代表的古老剧种,和以泉州傀儡戏为代表的木偶戏,前两个被看作宋元南戏活化石,后者被看作中国古老傀儡戏传承最具创造性的品种。本人莆仙戏梨园戏所代表的独特科介体系,以及泉州提线木偶戏所代表的指掌技艺体系为例,说明剧种艺术品格作为个性化的国际元素,在世界文化多元并存格局中是实现文化共享的重要保障。福建戏曲中的科介体系集中体现于傀儡介、十八步科姆中,呈现出浓郁的人模仿傀儡的表演个性,代表了中国戏曲最初成熟之际,肇生于傀儡戏的独特个性。而泉州提线木偶戏则是在木偶模仿人的表演理念下,最精准地体现着中国戏曲在用傀儡戏演出歌舞戏时的演剧原则。两种不同的演剧体系,正凸现出在“文化品格”的理念下,剧种在历史时间和地域空间的坐标中,所确立的剧种“唯一”的文化形态,这些剧种样式的传承与创造,鲜明地显示了与其他中国剧种迥然不同的文化发展命脉。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寻踪中,福建古老剧种的独特个性恰恰与海丝之路沿线民族戏剧走着异曲同工的艺术个性。因此在莆仙戏、梨园戏、泉州傀儡戏的对外推广过程中,亦以“文化品格”的寻找和定位,寻找到了它在所在国的文化空间中,如何实现文化对话、文化共享和文化交流的方式与途径,让世界很好地认识到了这个中国最古老剧种至今存活的文化样态。

荒金治

东京文物有限会社著名书法家、教授

简牍与日本的“调和体”

在日本书法史上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先从中国学习,然后在日本酝酿出自己的特点。比如在遣唐使时代引进中国书法后慢慢形成了假名书法。近现代也有类似的情况,杨守敬等带来的大量拓片资料引起了日本书法界对古代书法的重视。没有对古代书法的重视就不会出现“调和体”。

“调和体”指的是日语书法,又叫“汉字假名混合体”或“近代诗文书”。现在日本书法界已经对这个概念有了共识,但并不是早就出现的。1933年金子鸥亭提倡“调和体”的概念,即日本人应该书写日语,当时书法作品的主流是汉字作品与假名作品。日语是由三个文字来组成的:即汉字、平假名与片假名,这里的难题是汉字是硬的,假名是软的,不好调和。从金子鸥亭留下来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各种字体各种风格的作品,汉字与假名的调和是他追求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他为了汉字与假名的调和使用很多方法,其中的比较重要的一条材料是简牍,即简牍里的隶书的快写表现。为了调和汉字与假名,最有用的简牍是隶书的快写表现,从这信息我们可以找到一种答案。从时间阶段来看,在隶变中篆书意味完全消失的汉武帝时代之后,楷书还没有兴起的西汉中后期,在这时间段的隶书的快写形态最有可能成为解读汉字假名调和的一把钥匙。

刘亚虎

中国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海丝”与文学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海上商贸通道,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合作共赢、开放包容、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海丝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色。而文学作品和文学实践,则以鲜活的形象、生动的故事、深沉的感情或深刻的思想,诠释着海丝文化,值得关注。

一、文学里的“海丝”

1、诗歌里的“海丝”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两千多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历程,留下不少海上丝绸之路诗歌。海上丝绸之路诗歌勾勒出一部海上丝路发展的历史,形象地描述了丝路各国经济的往来、文明的交流以及征程的艰险。

经济的往来。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财富之路,明代有一首歌谣《猫里务华人谚》:“若要富,须往猫里务。”猫里务,在今菲律宾布里亚斯岛。

文明的交流。海上丝绸之路联接起沿线各国宗教、文化、科技的交流。如清代吴暻的《水匮歌》,写西方早期的灭火器——水匮传入中国后被福建人学会,并被同样制造出来的事情,“我从父老问其制,海客虬须传近世。八闽国工窃天巧,转机削轴若符契。”

东方的古文明也让西方人陶醉,清代苏廷魁一首诗写西洋商贾向他学习《论语》的情景:“圣人御世八荒集,同文远被西洋贾。窄衫高帽款门至,碧眼停观若心醉……自言孝弟是吾宝,更慕有朋来远方……”诗中充满了对本国文化传播海外的自豪。

征程的艰险。清代潘有原曾蹈海远行,他的《海船行》让人感受到海上漂泊的辛苦和不易:“乘长风,驾巨浪,一叶中流任奔放。东西南北水接天,小小神针知定向……险中觅利休轻视,海国茫茫一身寄。漂泊谁怜泛滥行,去住何曾安乐地……”

如今,海上丝绸之路还在延伸,“海丝”的歌还会延续,歌声不断,精神永存!

2、故事里的“海丝”

流传在福建等地的众多故事,以独特的形象,典型的情节,再现了当年海上丝绸之路发生的交心交友、合作共赢的历史画面。

《三宝垄洞》的故事叙述,“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船队抵达爪哇岛,副将王景泓和部分随从士兵病倒了,只好留在当地一个大山洞里。他们在这荒岛上开荒垦殖,并教当地狩猎部落的人民种植稻子、蔬菜,纺纱织布。人们就把这个洞叫“三宝垄洞”,在当地留下了独特的文化印记。

《茉莉仙子》叙述,菲律宾的国花茉莉花作为中国年轻人阿明和当地吉沙“爱情的信物”,远渡重洋来到闽南成为“番茉莉”。

《“番薯”泛海记》叙述,“番薯”是吴仙从菲律宾带回闽南的,这种耐旱而高产的作物让无数穷苦乡亲度过饥荒。

《荒岛传奇》叙述,泉州商人王晋全出海经商,遭遇台风,流落荒岛,被一个也是遭遇台风而幸存的姑娘玛丽格相救,后来结为夫妻,几年后,他们搭上正好路过此地的兄弟帆船,返回故乡。

海上丝绸之路传说故事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有助于海丝文化今天的发扬光大,国家海洋软实力的新提升。

二、“海丝”影响的文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到了中华民族25位思想大家,其中一位就是我们熟悉的明代泉州籍文学家李贽。

李贽追求个性发展,反对思想禁锢,主张“革故鼎新”,提倡平等包容。

李贽思想的形成,影响者有家族因素,也有环境因素。

李贽出生于泉州,宋元以来,泉州成为同海外交流或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地。据《清源林李宗谱》载,李贽始祖林间“常扬帆海外诸国”,经常到日本、琉球和南洋各地,最远到达了亚洲西部。二世祖林驽继承父业,经常往返于刺桐港和波斯湾之间,还迎娶波斯女子为妻。到李贽的父亲林白斋(李贽原姓林)这代并不经商,但李贽族人仍有许多经商的。家族经商史对李贽冲破中国自古以来的重农抑商思想有重要的帮助。

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泉州,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说:“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胡椒进口量乃百倍于亚历山大港。”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造就了多位富商巨贾,更对当时的社会思想演变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李贽作为祖上河南固始回民、又在泉州生长起来的知识分子,身上流淌的既有陆上丝路的血液,又有海上丝路的血液,家族、环境的潜在影响无可置疑。

李贽的思想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地。

刘成纪

北京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传统国家观对“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支持

中国传统文明具有多样性,但它的主流是农耕生产方式。这决定了人与土地的关系构成了传统中国最重要的关系,海洋在这种文明中是被边缘化的。正是因此,传统中国以“四海”概念将海洋设置于陆地的边际地带,它的作用仅是为陆基化的人居世界确立一个外在边界,并借此在文明与野蛮之间划出界限。就此而言,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和国家观,并不能为肯定海洋或者“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提供必要的支持,甚至海洋被视为威胁国家稳定的异己力量。中国自宋代以来陆续出现的“海禁”甚至闭关锁国,正是这种世界观和国家观的必然产物。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海洋建立价值,或者为“海上丝绸之路”确立理论的正当性,也并非没有道路,大致可以总结为三点:(一)中国传统文明虽然重视陆地的价值,但它同样讲“以天下为己任”、“四海为家”,即在一统性的传统天下观中,海洋虽然具有异己性,但它仍被视为陆基文明的连续物。这样,从陆地、河流到海洋,就成为中华文明一个连续放大的系统。(二)现代以来,学界对传统中国的认识,已打破了基于农耕产生方式的中原中心论,而是认为它是中原农耕文明、北方草原文明和东方海洋(渔猎)文明并置的形态,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文明或文化的整体。这种关于中国历史传统的新论述,无疑使海洋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商业实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三)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中华帝国的海禁及闭关锁国往往被视为中国走向现代的最致命障碍。在这种背景下,反思乃至批判传统,就成为中国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在此,传统之于中国现代和未来的意义,正是因为它提供了“教训”而显现出重要性。

来源: 责任编辑:傅少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