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两岸两地 11年办10届 生态文化成为 海峡交流合作一大品牌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9-06-21

专家在戴云山保护区进行资源监测(戴云山保护区 供图)

2009年首届研讨会,两岸代表合种纪念树。(戴云山保护区 供图)

核心提示

从2009年开始,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台湾大学、东海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下属生物多样性研究机构共同搭建“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讨会”平台,在两岸分别举办研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成为海峡两岸生物科学、生态文明科研、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响亮品牌。

找寻两岸相似点 创建研讨会平台

戴云山脉是海峡西岸的第一道山脉,东北西南走向,与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奇妙地构成“三山并行”,形成了神奇的自然地理景观,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潜藏着丰富鲜活的绿色血脉。整个戴云山脉长300余公里,最宽处达100多公里。戴云山脉与台湾山脉隔岸相望、遥相呼应,在生态系统、植被类型、动植物区系特征、动植物种类和群落分布等许多方面,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孕育和保存了丰富的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是研究海峡两岸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一把“金钥匙”。德化县,位于海峡西岸的第一道山脉——戴云山脉的主峰区,不仅孕育了举世闻名“世界瓷都”的陶瓷文化,还创造和积淀了丰厚的生态文化等宝贵遗产。

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德化随即开始谋划如何贯彻中央赋予的“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前沿作用,创造性地构建先行先试平台和基地。终于,他们从“绿色血脉”中找到了切入点。

随即,德化县向台湾有关方面发出倡议,在两岸之间开创一个“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的研讨会平台。这一倡议得到台湾大学、东海大学等有关方面的热烈响应,经过两岸积极有效的筹备,首届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讨会于当年7月底在德化隆重举办,共有来自两岸30多所知名院校(机构)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时任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也专程与会指导。

会商建立常态机制 交流项目获得肯定

研讨会期间,两岸共同会商建立起“一年一届轮流举办”“长期合作与一事一议相结合”的常态化机制,双方签订合作协议,联合运作至今。“研讨会作为一个平台,旨在构建一个独创性、可行性、前沿性的生物科学、生态文明领域的科研、交流与合作平台,以此开创性地、独特性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围绕这一主题持续不断地开创局面。”作为首届活动的组织者,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涂青云如是说。

从第三届开始,只要是在大陆举办,研讨会都被纳入“海峡论坛”,作为海峡科技专家论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第五届还同时被列入“世界闽南文化节”的重要活动内容。此后,平台站位越来越高,运作空间越来越大,交流合作的领域和覆盖面越来越广。

2014年,研讨会被国台办批准为“对台交流重点项目”。这一项目系福建省31个保留的对台交流项目之一,而且是当时唯一一个在生态文化、生态文明领域的对台交流项目。

生态文化融合发展 民间交流不断深化

涂青云介绍,借助研讨会这一平台,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与两岸高校、科研机构就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两岸物种亲缘关系以及自然保护管理等方面开展众多交流及科研项目的合作,有效开创了生物科学研究的新局面,保护管理水平迅速提升,逐日成为两岸科研院校开展科研教学、科普教育的优选地和科研基地。

德化与台湾的经贸、文化、科教、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与成效。德化在台湾各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与台湾的民间交流与经贸合作得以扩展。戴云山的生态战略地位和独特价值也越来越得到专家的认可与重视。

“我参与了5届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讨会,见证了两岸生态林业交流一步步迈向新台阶。”台湾生态环境科技产学研发展协会理事长汪静明认为,研讨会充分展现了两岸生态文化的融合发展,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一辈积极参与。

如今,研讨会已经成为集两岸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保护文化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于一体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获得两岸大学院校、科研机构、民间组织的普遍欢迎、广泛参与和深度合作。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