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刺桐藏宝图】镇抚巷+小泉涧巷 一代名臣坐镇 遥抚百年荣光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9-02-28

一条小巷,一位名人,一座故居,一个百年望族。

泉州镇抚巷,因清代巷中有一座镇抚司而得名,巷内住着有名的望族“观口黄”。

时光倒转180年。清末大臣黄宗汉,站在自家古厝屋檐下,意气风发地跨过重达千金的“大司马”石碑。自从高中进士后,他的仕途一路扶摇直上,从内阁学士到兵部尚书,再到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他已是出身福建颇具影响力的朝廷大员,也是奠定“观口黄”这一望族的主要人物。

鼎盛时期,“观口黄”家的古大厝多达十几座,北至东街元妙观,南到扶卿巷,东至敷仁巷。然而,浮沉宦海如鸥鸟,到了清咸丰末年,黄宗汉因主战遭排挤被慈禧太后革职,从此隐居泉州。十余年后,其长子黄贻楫在殿试夺得探花进士,成就“父子两进士 黄氏一探花”的传奇。光阴流转,“观口黄”传奇世家,如今落在纸间的是黄家厚重的467页族谱,开枝散叶的黄家走出了不少文化名人。

如今,全长200余米的镇抚巷,当年连绵成片的黄家大厝,只余寥寥数座;镇抚巷38号,叶氏华侨洋楼矗立八十余载,防火防盗防空袭的建筑构造令人称道;镇抚巷37号,海甸陈氏宗祠迄今已近600年历史,这是一个在明清两代出了5名进士、22名举人的显赫家族;而唐时立在巷口的牌坊“登贤坊”,早已湮灭在时光洪流……

褪去了铅华和荣光的镇抚巷,更似一条寻常巷陌,只有黄宗汉故居前的“大司马”碑刻,令人遥想当年的千军万马和京华烟云。漫步小巷,脚下的方寸之地,曾有多少文人名贤走过,这些在历史上闪烁着光芒的名字,无不诉说着小巷厚实的人文典藏。

“观口黄”百年望族隐于巷 古有探花郎今出名流大家

(黄玲/绘)

在镇抚巷,除了著名的黄宗汉故居,这里还有一大片黄氏古厝。

镇抚巷51号

百年望族“观口黄” “读书积德”名家辈出

镇抚巷北侧51号门前,重达千斤的“大司马”石碑,令人不禁遥想当年千军万马的威仪和荣光,这便是黄宗汉故居。

黄宗汉(1803-1864),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历官兵部尚书、四川总督、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在清末朝廷之上,内不畏权势,外力主抗敌,在历史上留下了铁骨铮铮的一笔。而以黄宗汉为杰出代表的“观口黄”一族,自祖上起便是名门望族,家族登科之人一路花开,蝉联不绝,特别显赫的还有清代刑部主事黄贻楫,现当代则出了黄松、黄永砯等著名的艺术家。

黄宗汉故居前的“大司马”牌匾

古厝内字画古朴 牌匾高悬诉沉浮

山花茶倚墙生长,小院古朴而清幽。穿过挂着“进士”“探花”匾额的一道又一道门,故居梁枋下的柱头雕刻精美,依稀让人看到当年的富丽堂皇……

黄宗汉故居坐北朝南,是一座三进三开间古大厝,双护厝、书房和花园曾一应俱全,整体布局严谨精巧。古厝正门上,“读书”“积德”祖训鲜明;正堂里,字画悬壁,风格古朴。“进士”牌匾,是为黄宗汉高中进士而挂;“探花”牌匾,是为黄宗汉之子黄贻楫而挂;大厅屏风上,则是清咸丰皇帝御赐给黄宗汉的“忠勤正直”书匾;正厅大门的对联“雄文豹蔚尊鸾阁,家业蝉嫣荫鲤庭”,是黄宗汉亲自题写的,有幸保存至今……

古厝门楣上“进士”“探花”匾额高悬

古厝门楣上“进士”“探花”匾额高悬

父子两进士 黄氏一探花

黄宗汉一族在泉州历史上声名赫赫,他本人更是奠定百年望族“观口黄”的主要人物。黄宗汉家族最早世居东海法石,后有人经商发达,到打锡巷买地建宅,从此安居城内。后人又扩居东街元妙观口,遂发展为“观口黄”一支。

后来,黄家出了举人黄念祖,即黄宗汉的父亲。黄念祖虽为举人,但未授官,在城中自设塾馆教书谋生,他的学生中不乏优秀有成就者。

黄宗汉是黄念祖最小的儿子,他七岁丧父,由嫡长兄黄宗澄教养成人。1835年高中进士后,黄宗汉进入翰林院,随后仕途一路扶摇直上,属出生于福建具有影响力的官员。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黄宗汉因有计谋有功劳,被咸丰皇帝钦赐“忠勤正直”书匾,但后因主战遭排挤被慈禧太后革职,隐居泉州。

黄宗汉的长子黄贻楫,是同治十三年(1874年)殿试第三名,即探花进士,科考成绩犹在父亲之上。黄贻楫执掌清源、崇正书院的讲席、著书立说,同时也倡办地方公益,如疏浚八卦沟、设立育婴堂。

黄宗汉故居内,小院古朴而清幽。

黄宗汉故居内,小院古朴而清幽。

黄家珍稀秘籍多 藏书楼名震东南

黄宗汉是有名的藏书家,他有一藏书楼名叫“一六渊海”,架上不乏珍稀秘籍,藏有文征明、唐伯虎的真迹,其中还包括一套乾隆初年的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这部一万卷的大书,当年仅印刷了64部,而黄宗汉就有一部。为了不让藏书发霉,他专门请了两名书童负责翻晒。可惜由于后人管理不善,藏书逐渐散出,到了民国初年,只剩下一些零篇断简,被人当作废纸出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家的书画、箱笼甚至碗筷被拉走了14板车,“一六渊海”未卖出的书被就地烧掉。而大门前的“大司马”石碑,沦落成民居厨房外的摆件,1998年才重回黄家。

一百多年流水而过,当年满门皆贵的黄家十几座古厝,如今仅余寥寥数座。

恪守“读书积德”家训 “观口黄”名家辈出

当年黄宗汉受官场事件牵连,仕途受到打击,黄家痛下决心后世不再为官。“读书积德”是黄家祖上留下的训诫。因家中读书人多,黄家先祖定下了昭穆辈分用字,以“荣耀祖宗贻谋孙子永承家庆世受国恩”这十六字作为宗族辈分,后人取名的空间,其实只有“半字”。

循着“观口黄”的取名规则,你会发现泉州走出去的文化名人里,也有这个家族的身影。黄宗汉侄孙黄谋烈,曾与进士吴桂生、黄抟扶在花桥慈济宫发起创立“泉郡施药局”,推动了泉州慈济事业的发展;泉州近代著名的才女黄松也出自“观口黄”,她6岁读书,向名师学古琴绘画等技艺,被誉为“南派古琴名师”,还是泉州近代知名的女画家;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潮流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家”的黄永砯,1986年创立“厦门达达”运动,现居法国。

精心呵护的古厝显得古色古香

精心呵护的古厝显得古色古香

镇抚巷49号

古厝孕育教育世家 家人精心呵护古厝

黄宅,与黄宗汉故居并排,这里住着黄宗汉的长兄黄宗澄的后人。

庭院中、天井里,各色盆栽争奇斗艳;黑色木门,刻着“读书积德”,显得古朴典雅;梁枋下,雕刻繁杂的吊筒却不失精致;门上春联,字字墨色饱满,句句文气酣畅……虽有修缮痕迹,但古厝内的一切都古色古香,保留了大量木质结构。

越过前落的古厝,天井背后,是一座两层楼房。楼房虽是现代建筑,但朱红木门以及走廊悬挂的精致吊筒,仿佛正与前落古厝“遥相呼应”。

今年68岁的黄承洁,从小住在古厝。他告诉记者,古厝始建于明代,当时安海徐氏发家后迁居于此,为当时泉州城内的巨富,后因家道中落,古厝由黄氏购得,“当时古厝很破旧,先人买来后修缮过。这几年我们后辈也陆续修缮多次,最大规模的一次是1994年”。

镇抚巷49号,黄宅梁枋下雕刻繁杂的吊筒。

镇抚巷49号,黄宅梁枋下雕刻繁杂的吊筒。

黄承洁说,这本是座三落的古大厝,因后落塌坏、黄家人丁兴旺,古厝住不下,兄弟们就决定将后落拆掉翻建,同时启动前落古宅修缮保护。“申请翻修需要很多手续,跑了很多部门,还要找古厝建筑师傅、古建筑材料,历经多年,终成如今的模样。”对古厝有着深厚感情的他认为,古大厝住着舒服,夏凉冬暖又防震,翻建的新房也应力求与旧宅协调。为了保护好古厝,黄家人还定时除白蚁,一旦漏雨会抓紧修补。

“先祖黄宗澄就是私塾先生,如今我们后辈有90%是教师或热心教育事业的!”黄承洁介绍,他的爷爷、奶奶、哥哥和姐姐都是教师,在台湾的叔公是名督学,堂妹黄玲玲曾资助数千名贫困学子,还办了好几家希望小学。

黄家人恪守家训“淡泊处世读书积德”,子孙后代走出不少传道授业之人,老宅悬挂的两方“教育世家”牌匾,让这个世家更添翰墨书香。

镇抚巷46号,走出了知名慈善家黄玲玲。

镇抚巷46号,走出了知名慈善家黄玲玲。

镇抚巷46号

幽幽黄宅老庭院 走出知名慈善家

一片白墙,黛色方窗,庭院深深绿意葱茏,眼前便是镇抚巷46号黄宅。干净中透着纯粹,安静里裹挟着温馨,这是黄家宅院给人的第一印象。

镇抚巷南侧部分民居,曾隶属黄宗汉故居范围,46号黄宅是其中之一。昔日宅院里的黄家人,如今有的迁居美国和菲律宾,有的定居香港,幽幽庭院便添了几分寥落。

帮忙照看宅第的黄家亲戚黄女士说,房子是黄家亲戚找黄宗汉后裔买地后建起来的,房子占地面积有七八百平方米,至今有近90年历史。宅子中最特别的当数窗户的设计,窗形呈方形向外凸出,窗户由木头和玻璃组成,最初共有四层,“木头可挡光,睡觉时把木头关上”。

黄女士介绍,当年建造时,黄家人原本欲将其建成花园洋楼,地板花砖等建材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一块块花砖沿着航运货船漂洋过海运到泉州,然而,建造尚未完成,抗日战争便爆发了,房子只建了一层便停工。

“这是知名慈善家黄玲玲的家。”黄女士介绍,黄玲玲生于1957年,是香港仁爱堂第三十二届董事局主席、香港志愿者协会名誉主席、香港福建妇女协会首届执委会主席,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荣誉勋章(MH)获得者。她虽然旅居香港多年,但爱国爱乡之情从不改变,多次捐资给国内学校、慈善机构,回馈家乡,造福乡亲。

2007年起,黄玲玲担任仁爱堂(香港六大慈善团体之一)的“总理”,从此开始了她的爱心慈善之旅;2011年,在成为仁爱堂主席后,她首次实现了“仁爱堂长者爱心卡计划”,重新命名“仁爱堂蔡黄玲玲教育基金”,福利服务广及教育、医疗、康乐体育等领域。

小功积善,大功如拙。在黄玲玲的影响下,她的女儿也加入了仁爱堂,丈夫则成为她志同道合的爱心伙伴。

老巷寻幽

古有境庙登贤宫 惜今牌坊无处寻

明清时期,南隅登贤铺下的小泉涧境,包括镇抚巷全段、后巷、沟尾下、小泉涧巷等。据史料记载:“境庙登贤宫,俗称小泉涧宫,在承天巷中段,坐南朝北,面对沟尾下。祀温星君。始建年代不祥。”可是在镇抚巷与敷仁巷的交界处,也有一处境庙,内有“登贤古地”四字,或为登贤宫的分支。

小泉涧巷一带和镇抚巷原各有一座牌坊,可惜今皆已无处可寻。小泉涧巷一带,原有一座会元状元坊,是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末科会元、状元庄际昌而立,民国初年尚存,后毁弃;镇抚巷口原有一座登贤坊,旧名“佚老坊”,是唐代的街坊,为宋绍兴年间知州叶廷珪为里人刘釜登贤书,改其名为“登贤”,明弘治年间废弃。

镇抚巷38号

叶氏洋楼巧设计 防蚊防盗避空袭

叶文进已91岁高龄

叶文进已91岁高龄

西式外观,中式布局,风格中西合璧,功能防火防盗防空袭,这便是叶氏华侨洋楼最大的特色。叶贻根的儿子、91岁高龄的叶文进,依然耳聪目明、思路清晰。提及洋楼,叶文进连声称赞:“房子质量好,住得舒心!”

避匪患来泉买地盖楼 从印尼运来建造材料

这栋两层高的洋楼,外立面大书英文字母“YAP”,据称这是旅菲华侨叶贻根在海外经商时“叶”姓对应的英文名。穿过庭院,步入大厅,厅内对联“濑水肇基奕世蜚声惟孝弟,龟山衍祚一门佳气在诗书”,显示叶家祖籍南安金淘。

叶文进说,当年为避匪患,他们从金淘举家迁到泉州市区。祖父叶燕伴早年在印尼泗水做生意,父亲叶贻根从小下南洋,1937年,不到30岁的父亲发了家,就在镇抚巷购地盖楼。

房子建造时,叶贻根对建筑品质要求很严格,300多根打基础的木桩全靠人工沉降打桩。房子由两个惠安师傅负责监督建造,很多材料直接从印尼海运而来,就连瓷砖材料也是由印尼运来,再邀请制砖名匠烧制。

叶氏华侨洋楼矗立80余载,建筑构造精妙无比。

叶氏华侨洋楼矗立80余载,建筑构造精妙无比。

洋楼建造细节讲究  防蚊防盗避空袭

浮云翩跹,八十余载光阴的流逝,并未改变叶氏洋楼多少“容颜”,洋楼内的南洋花砖依旧色泽鲜明。细细观察可窥见主人思虑周全,屋内门闩“小机关”可防盗,一些防盗设施还能防蚊通风。

“房子牢固又通风,夏天一楼几乎不用风扇。”叶文进说,父亲对细节非常讲究,单窗户就分四层之多,最外面的是玻璃能透光,二层是南洋来的铁条可防盗,第三层纱网可防蚊虫,最后一层是木窗,夏天卸下风就自然进来。

因叶氏洋楼坚固安全,在战争年代每遇空袭,叶家人都会让附近学校师生进来躲避,这里曾是解放军的军事联络处,后来还接待过苏联专家。由于洋楼结构设计独特,时至今日仍吸引大批建筑系学生或专家学者参观。

小泉涧巷3号

中西合璧春洋楼 印尼工匠来建造

春洋楼的楼顶,是洋楼常见的弧形尖顶,“1948”是洋楼建成的年份。

春洋楼的楼顶,是洋楼常见的弧形尖顶,“1948”是洋楼建成的年份。

长仅百米左右的小泉涧巷,窄窄的巷子里,有一座中西合璧的傅氏华侨洋楼,坊间有名,老泉州人称之为“春洋楼”。

朱红围墙外,“傅氏侨居”的二维码牌颇为显眼。跨入大门,石埕院中的桂花和茶花绽蕾吐蕊,盈盈暗香在四周浮动;大瓷缸里,几尾锦鲤畅快地游弋,一旁的花草盆栽郁郁葱葱。春洋楼楼顶,外立面上印刻着“1948”,这是洋楼建成的年份。

洋楼主人傅先生站在庭院中,静赏满园春色。他指着石碑笑说,这是祖父傅梓春留下的房子,由祖父的小舅子叶贻根设计并帮忙建造。祖父傅梓春早年到菲律宾做生意,赚钱发家之后,在小泉涧巷买地建起这栋中西合璧的洋楼。

傅先生回忆,洋楼原有的规模更大,整座宅院由主楼、庭院、厢房、后花园、围墙构成。傅宅建设时,正处于人民解放战争期间,其主楼后部建有防空防弹用的地下室。傅宅的二楼曾被政府部门借用,作为泉州日报社的办公场所。从“文革”起,傅宅的后花园大部分成为泉州市人民医院的用地,但其整体规模至今保存完好。

“我出生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喜欢在这里。”已退休的傅先生很低调,虽然话语不多,但能感受到他和家人深爱着洋楼,这里更多的是父辈们留给子孙后代的爱。

小泉涧巷口

昔日泉州书店 点亮第一盏革命明灯

小泉涧巷口“泉州书店”碑刻

小泉涧巷口“泉州书店”碑刻

中山中路小泉涧巷口,有一方“泉州书店”碑刻,告诉来者这里曾开有一家“红色书店”。这是泉州史上第一家公开传播马列主义、对泉州革命运动产生深远影响的书店。

时针回拨至1926年。祖籍惠安的台湾人唐生受中共厦门特别支部干事会的指派,以找伤科拳师为名,到德化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其间,唐生与共产党员洪平民等一起筹办泉州书店。经过一番精心筹划,他们很快在小泉涧巷口租了一间店。泉州书店正式开业,店员有白黎华、白黎明、洪赤农等。

书店开张后,一间不大的屋子,层层叠叠的木质书架上,摆满崭新的马克思主义书刊,此外还有鲁迅、茅盾的文学作品。附近不少学生、有志青年,在革命人士的牵引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新力量。据记载,书店开张不到一个月,中共泉州特别支部成立。自此,书店在中共泉州特支的领导下经营,既是党的一个公开宣传工作机构,也是中共泉州特支的一个联络点。

泉州史上第一家公开传播马列主义的书店只开张了4个月,但书店出售的书刊,尤其是中共中央政治机关报《向导》在泉州公开出售,宣传全国各地工农运动的意义,使广大民众受到启迪,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