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刘伟福:引领印尼侨青的“青春力量”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8-12-04

刘伟福

世界泉州青年联谊会印尼分会会长

宏伟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

□商报记者 杨翚

\人物印象\

诚信者多助

从18岁到菲律宾谋生,到建立商贸通路,再到印尼经营拖鞋厂,商业版图覆盖拖鞋、波浪瓦、镍矿等,从刘伟福的事业轨迹来看,他抓住了时代赋予的机遇,但毫无疑问客居他乡奋斗不辍的日子成就了现在的他。

他对自己多年以来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颇为自豪也很重视,多年来他的供应商一直未变。诚信、共赢是他一直抱守的经营信条,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信用,不失信于人,第二是要与合作伙伴共赢,让他们有利可赚。前几年,由于印尼出台“禁矿令”,刚收购多个印尼镍矿经营权的刘伟福曾一度陷入资金困境,但他很快通过多方渠道组织资金进行运作,度过难关。所谓得道者多助,诚信经营让他的事业收获更多人支持。

履任世界泉州青年联谊会印尼分会会长一年来,刘伟福感到身份角色的变化。目前,福建与印尼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印尼成为福建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市场。刘伟福表示,华商在助推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开展投资与合作中责无旁贷,世泉青印尼分会也必将一如既往积极发挥平台作用,成为泉州与印尼友谊和经贸的桥梁,携手合作,互利共赢。

\人物对话\

商报记者:世泉青印尼分会将为印尼和泉州两地发展作哪些贡献?

刘伟福:自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演讲中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以来,中国和印尼两国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海外华商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和推行,真正让沿线国家的普通百姓获益,展现中华“商道”精神。泉州与印尼在产业和产品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地可以加强商贸往来,互相扩大投资。世泉青印尼分会将始终立足于服务印尼泉籍华商,搭建印尼与泉籍商会、企业间的桥梁,今后也将不遗余力为泉州企业了解印尼投资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等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商报记者:作为世泉青印尼分会的会长,你对印尼华裔青年一代有何寄望?

刘伟福:印尼是海外闽籍、泉州籍乡亲最多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乡亲们凭借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和爱拼才会赢的可贵精神,在印尼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扎根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工商巨子、华社领袖,是广大年轻后辈学习的榜样。印尼华裔青年一代应该努力传承前辈的光荣传统,秉承前辈爱拼敢赢的拼搏精神,在积极融入印尼主流社会的同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创业故事\

印度尼西亚,横贯赤道,被誉为“千岛之国”。15世纪初,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每次都到访印尼群岛,足迹遍及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地,留下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传诵至今。几百年来,遥远浩瀚的大海没有成为两国人民交往的阻碍,反而成为连接两国人民的纽带。满载着两国商品和旅客的船队往来其间,互通有无,传递情谊。印尼也是泉籍海外乡亲最主要的聚居国家之一,印尼的泉州乡亲实力强、人数多,爱拼敢赢,勤劳刻苦,在成就个人事业的同时,为印尼的繁荣稳定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刘伟福就是其中一位常年在印尼和泉州两地往来经商的泉籍华商。

从商贸跨界实业

回顾起自己多年的从商经历,刘伟福有一个深切的感触:要做行业先行者,做在先,走在前。18岁时他追随叔叔来到菲律宾,做过杂货铺的员工,后来通过卖鲍鱼等海鲜赚了第一桶金,成为日后事业发展的起跑点。有一次去印尼旅游,他发现印尼资源禀赋优越,人口稠密,市场潜力巨大,是一块投资热土,他便把事业重心从菲律宾转移到印尼。在印尼,他一开始从事商贸业务,把泉州制造的雨伞、餐具、拖鞋等卖到印尼,由于产品价廉物美很快便打开市场。然而随着2000年初互联网触角延伸,刘伟福的商贸业务也受到了电商的冲击,一些客户绕开了他这位“中间人”,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对接中国的供应商。

刘伟福敏锐地察觉到风向转换,他决定开始在印尼做实业,创办一家拖鞋厂。位于赤道的印尼,终年炎热潮湿,穿脱方便、清凉舒适的拖鞋就成为印尼人平常出门的不二之选。虽然拖鞋在印尼需求量大,拖鞋厂前景广阔,但从商贸跨界实业并非易事。对刘伟福来说,这是一次从零开始的创业之旅,一开始毫无经验的他一直处在试错阶段,开了模具做出来的拖鞋却过于笨重,同时还要面临和拖鞋贸易商的价格竞争。刘伟福坦言,最初的两年间公司入不敷出,甚至家人都怀疑他的选择,但刘伟福坚定了自己的初心,两年后工厂的流水线从1条扩展到12条,刘伟福及其团队不断进行技术攻坚,加大市场调研和技术研发力度,产品工艺不断精进,产品结构日趋多元化,如今在印尼拖鞋市场已经占据一席之地。

成立世泉青首家分会

2017年10月11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的一家酒店内,当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永春纸织画……中国闽南文化元素呈现在600多宾朋的眼前时,一群来自中国福建泉州的“爱拼”青年及当地泉州籍华裔青年,心中充满着对家乡故土的深情和对印尼的热爱。

当晚,世泉青印尼分会成立,青黄不接的印尼华社增添了一支“青春力量”。当时,从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到名气响当当的印尼华人社团,都显露了对华社“年轻化”的急切渴望。在印尼的华人社团中,成员多以“老侨”为主,与年轻一代的接力断档成为问题。

据介绍,改革开放以后,一大批泉州年轻人走出国门来到印尼经商贸易、投资发展,经过一番艰苦创业,涌现出许许多多泉籍精英,他们职业素养好、活动能量大,是华社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这些在印尼打拼创业的泉州年轻人希望有一个印尼的“泉州青年之家”,抱团发展。与此同时,世泉青也不断探索加强海外交流,寻求海外联系的支点。在两地共同促成之下,世泉青印尼分会应运而生,这也是世泉青第一个海外分支机构,刘伟福被推举为首任会长。

活动当天,专程前来庆贺的世界泉州青年联谊总会会长丁水波表达了冀望,他希望印尼分会致力于为印尼泉州籍青年的联谊交往搭建平台;致力于为印尼泉州籍青年的事业发展竭诚服务;致力于为印尼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献策献力;致力于为中国和印尼的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和民间友好往来多作贡献。

世泉青印尼分会成立一年以来,在刘伟福的带领下持续加强社团建设,致力于为印尼泉州籍青年联谊交往搭建平台,为印尼泉州籍青年的事业发展竭诚服务。刘伟福表示,在印尼经营商业,首先要直面中印两地营商环境的差异,需要先熟悉当地法律、税收政策,才能平稳运行。因此,世泉青印尼分会为会员提供法律和税务咨询服务,解决会员在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饮水思源践行社会责任

有人说,小型企业发展靠勤劳,中型企业发展靠节俭,大型企业发展靠智慧。智慧的核心就是爱,以爱凝心聚力,这也是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优质资源。这是刘伟福秉持的经营之道,一方面对员工关爱,凝聚一支充满正能量的团队;另一方面对供应商、客户用心,谋求发展共赢。

刘伟福更重视对社会的“大爱”。他坚持财富取之于社会,也要回馈于社会。在他看来,企业对社会贡献价值的第一步便是遵循行业规范、遵守企业所在国法律。刘伟福坚持扶贫帮困,回馈当地发展。多年来,他持续向慈济印尼基金会捐款,支持公益,帮助弱势群体。每年年末拖鞋厂剩余的库存,他都将其免费送给当地穷人。

刘伟福表示,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使他深深体会到,企业发展必须与所在国政府及民间组织机构共建、共商,并实现共赢,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长足发展。他认为,在海外投资想要融入当地社会,不是简单地进入市场,扩大营业收入而已,企业家应该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关怀贫弱,为当地和百姓创造价值,才是长远的发展方式。

终年在海外发展,刘伟福仍心系故土。2017年12月24日,刘伟福向母校南安市码头镇成功中学捐赠100万元人民币设立“成功中学刘剑水教育基金”,用于奖学助教。刘伟福深深感受到,教育是地方发展之根本,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成立教育基金,除了感恩母校,回馈社会之外,还想借此机会完成父亲的心愿。”刘伟福说,父亲刘剑水与他都毕业于同一所中学,自小成长过程中,父亲始终向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这一点也深深影响着他。

刘伟福介绍,此次以父亲的名义设立的教育基金,将用于每年奖励10名成绩优异的学生与10名教学出色的老师,希望能通过奖学助教,帮助家乡教育事业建设,助推教育事业发展,也希望号召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之中。

未来,他还表示将支持印尼、泉州两地大学生互访游学。“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推动中印友好关系发展的新生力量。”他表示,希望能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在印尼成长的泉州籍青年探访祖籍地,追溯上一辈的故乡记忆,不要忘却根系所在。同时也让更多泉州学子来印尼开拓眼界,寻找“一带一路”的机遇,增进两地青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更好地推动两地发展和繁荣。

来源:泉州商报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