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面子”变“公益” 别样“村晚”在永春都溪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8-02-12

没有明星大腕的参与,没有酷炫多彩的舞台,打造一场全程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乡村“春晚”,是永春县蓬壶镇都溪村从未有过的新鲜事。而这场于2月10日上演的“村晚”,经费还是村民们挥别以往的胡吃海喝节省下来的,可谓实现了由“好面子”向“爱公益”“树新风”的华丽转身。

孩子们在台上欢乐地跳舞

孩子们在台上欢乐地跳舞

歌舞、相声、南音、武术……这场由泉州晚报社、都溪村党支部村委会、东南早报·东南公益联合主办的“村晚”,从提出、策划到演出用时仅15天。在都溪村乡贤们积极地捐款捐物赞助下,短短3天时间就筹集了5万元现金和价值9万多元的慰问物资,慰问物资在“村晚”开始前,便集中对全村364名60岁以上的老人慰问发放。

村民第一次看到晚会很开心

村民第一次看到晚会很开心

演出当天,简朴的舞台上,“不忘初心永记党恩”的主题格外突出。台上正在进行的《移风易俗》相声,让台下观众深有感触。毕竟,这可是以村民真实经历为原型编排的节目。今年54岁的村民杜和平,见证了该节目诞生至上演的全过程。他告诉记者,都溪村是众人眼中的“空心村”,村里留守老人较多,年轻人都外出打拼,哪怕逢年过节回乡,也很少能待得住。“大家往年逢春节基本是吃喝打牌,个别人又为了面子可能相互攀比,铺张浪费。”杜和平说,久而久之,乡亲们难免会缺乏沟通,出现嫌隙。

可以在乡亲父老面前表演,演员们很兴奋

可以在乡亲父老面前表演,演员们很兴奋

“‘村晚’第一次把我们的心聚在一起。”乡贤柯添来,今年与其他乡亲们一起将省下的钱或赞助作为演出经费,或作为慰问村里老人经费。在柯添来看来,“好面子”已是过去式,“正能量”才是当下的关键词。

大爷大妈带来的小品生动活泼

大爷大妈带来的小品生动活泼

用“村晚”留住村民的脚步,激发他们内心的文化需求,让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得到增强,是本社记者、市派都溪村第一书记丰晓飞的初衷。他说,以往村民多是直接坐在台下看节目,被动接受文化服务,现在以村民为主体举办乡村春晚,无疑要实打实得多。

花絮

咱厝的“村晚”有看头

“草根儿的春晚,乡亲们的大联欢......”这场旨在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增进村民之间的感情、活跃山村新春气氛的首届“都溪村晚”,参演的村民演员,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年仅7岁。

节目共享结对子

都溪村村民这次共自编自导自演了16个节目,内容涉及排舞、小品、相声、戏曲、歌伴舞、歌曲等,每个节目都源自于村民的日常生活,说的都是村民身边的人和事。

在首届“都溪村晚”演出时,美山村的村民们还带着自家节目前来演出、观摩。美山村党支部书记林中陆称,通过“节目共享”不仅加深了两个村村民之间的邻里感情,更丰富了演出节目的多元化,更实现了两个村“村晚”演出效果的“共赢”。

县城赶来凑热闹

43岁的周阿姨家住永春县城,丈夫是都溪村人,得知都溪村要举办晚会,特意前来观看。“现在年味似乎有点淡了,大家过节也都是‘低头族’。在村里面办‘春晚’,对我们来说很新鲜,回归生活化。”周阿姨觉得,大家放下手机,一起排练节目,既增进情感,也为农历春节增色。

刚放假回乡的“90后”小苏,这么多年来,她第一次在乡间看到“村晚”,她说:“大都市里文艺演出很多,但乡下屈指可数。过节应当有仪式感,对村民来说,看晚会就是一种仪式。”

相关新闻

泉州晚报社联合厦门蓝天救援队、东南早报·东南公益发起“暖冬”系列行动走进永春

爱心温暖25户低保特困家庭

一桶粮油、一床棉被、一个新春大礼包,一双防臭袜子……2月10日,由泉州晚报社联合厦门蓝天救援队、东南早报·东南公益发起的“情暖人间”“暖冬”系列行动走进永春县蓬壶镇都溪村、美林村、高丽村、丽里村和高峰村等,把温暖送到这5个偏远山村25个低保家庭和特困家庭。

东南公益志愿者为老人们送去新春大礼包

东南公益志愿者为老人们送去新春大礼包

去年12月底,泉州晚报社记者、市派永春县蓬壶镇都溪村第一书记丰晓飞在走访中发现,都溪村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条件差,近些年大量的青壮年外出打工,都溪村已经成了“空心村”,孤寡老人和病残家庭生活同样十分困难。为此,由泉州晚报社联合厦门蓝天救援队、东南早报·东南公益发起的“情暖人间”“暖冬”系列行动再次启动,筹集资金和物资于2月10日走进蓬壶镇都溪村等村落,进一步深化驻村干部“精准扶贫”“党建扶贫”的新内涵。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