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情牵两岸宫保第:两岸一家亲的铁证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10-15

在海峡两岸,有三座宫保第隔海相望,一在漳州城内,一在台湾台中,一在厦门鼓浪屿。这三座宫保第,虽建成时间略有先后,但都因同一人而建,此人是林文察。

漳州宫保第

林文察,字密卿,生于道光年间。其曾祖父林石,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从漳州府平和县五寨乡埔坪村,只身渡海到台湾岛彰化县大里代(今大里市)拓 荒垦殖,经过三年的辛劳耕耘,四百多甲的荒地变成沃田,林石的弟弟及族人们闻讯陆续渡台,形成庞大的拓荒族群,众人选林石为族长。乾隆五十一年(1786 年),彰化林爽文发动垦民暴动,作为族长的林石受到牵连,冤死狱中。林氏家族十几年苦心经营的家业被官兵付之一炬,子孙星散逃命。林石的次子林甲寅逃避至 台中县阿罩雾庄,从烧炭起家,继续拓荒耕田,林氏家族在雾峰重获新生。

林文察是甲寅之长孙,是雾峰林氏家族第四代传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文察为报杀父之仇刺死林和尚后自首入狱。咸丰四年(1854年),清政府国库 空虚,军费捉襟见肘,台湾官府只得纠集地方武装,甚至将狱囚混编成军,镇压小刀会,林文察就在此情形下,步入军旅生涯。此后十年间,转战于台、闽二地,屡 建军功,历任游击,参将,副将,总兵,官至福建陆路提督。

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国军队攻陷闽省南平城,闽浙总督左宗棠急调台湾府清兵内渡增援,正参与围剿戴潮春农民武装的林文察奉命与族叔林奠国率五百 多名台勇渡海赴闽,十二月,太平军攻入漳州城,林文察率部众驻防漳州东郊万松关等候增援。第二年,太平军以优势兵力突袭万松关,林文察孤军奋战,寡不敌众 而阵前身亡,年仅三十七岁。当年晋江诗人陈铁香为林文察咏诗一首:“砍头陷胸不回顾,马革欲裹叹无尸;精忠之骨死犹生,伤我鸟荐不忍冢。”(林文察殉职细 节另有两种说法:一是林文察与林奠国巡视防御工事时,在瑞香亭突遭太平军重兵包围,台勇仓促应战,林文察见势不妙,催促林奠国先撤,奠国不忍心离去,林文 察说:“吾为国家大将,义当死。阿叔可破围出,毋俱没。”于是奠国收余兵退,文察阵亡;一是林文察率台勇力战,寡不敌众被擒后,拒不投降,太平军把他卷入 棉被中,浇油焚烧而死。)

闽浙总督左宗棠、巡抚徐宗干先后向朝廷疏言其事,光绪五年(1879年),御赐祭葬,赠太子少保衔,谥刚愍,准建林刚愍祠。初建祠于城东隅做轿巷,于光绪 十四年(1888年)迁至观桥街(今新华西路人委巷)。林刚愍祠(因太子少保衔,也称宫保第)祠前立有石坊,坊柱有两副对联:一为“碧血洒沙场,千古河山 留正气。丹题焕华表,一门俎豆肃明禋。”;一是“异数褒忠壮气,擎海天一柱。中兴翊运大名,寿河岳千年。”

漳州宫保第不仅是纪念林文察的专祠,也成为闽台二地林氏宗亲共同的家园,特别是在甲午战争之后,许多台胞不甘当亡国奴,内渡大陆,宫保第一时成为漳州籍台 胞的“接待站”。民国初,林文察之孙林资铿由台返闽从事大量社会性活动,这一时期就以宫保第为常驻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历经多次房地产改造及城市改 造,宫保第建筑群大部分被改造为政府机关职工宿舍,临街石牌坊也被拆除,石坊构件作为檐前阶石铺于路沿,若干石柱上镌字仍清晰可辨。原建筑物占地面积尚存 600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中有天井,双侧为厢房,主体为抬梁式木构架。

1988年6月,宫保第以“林资铿故居”的名义,被漳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碑即立于屋内。

台中宫保第

同治三年(1864年)林文察战死万松关,因尸骨不存,林家后人以衣冠代之葬于万斗六之倒飞凤山,后又迁葬于太平车笼埔之牛角镇坑。

光绪十九年(1893年),林文察之子林朝栋将其父亲在世时所居宅第(称下厝,位于今雾峰乡民生路40号)修建成台中宫保第。建造工程所用的木材、石料都从大陆的云南、福建渡海运去,工程的精细部位也都出自大陆来的能工巧匠之手。

台中宫保第原有五进的巨大院落,现存四进,由四栏排、四落起,组成回字形四合院,每进面宽11间,中辟三扇大门。前三进均为官厅、客厅兼公堂,第四进才是 家人的住宅区。屋内木构件雕饰精致考究,富丽堂皇,深具侯门大院的气派,是台湾岛规模最为宏伟,面积最大的清代官宅,被列为二级古迹。

民国元年(1912年),梁启超携其女公子及汤觉顿来台游历,途经台湾岛时,即暂住林家花园中的莱园五佳楼,园内林木苍郁、造型优美,近山麓处有林家墓 园、房舍楼阁及荷池等极讲究之建筑物,古色古香;登上林家花园前山丘,可俯瞰雾峰全景。该古迹台湾罕有,各种景致令人留连忘返。面对这座宏大而又精致的建 筑群,梁氏诗兴勃发,一口气写下了十首诗,题为《莱园十首》。

鼓浪屿宫保第

鼓浪屿宫保第为雾峰林家第五代传人林朝栋所建,址在鼓新路67号。

林朝栋(1851-1904),字荫堂,号又密。文察长子,年少操练武功时一只眼睛受伤,人称“目仔少爷”。光绪十年(1884年),法国军舰侵入台湾, 攻占基隆城。林朝栋响应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号召,率领雾峰乡勇2000余人,其夫人杨萍亲率乡丁6000人前来助阵,投入狮球岭战役中,经过苦战,迫使法军 撤出台湾。林朝栋因立战功而升为道员,杨萍受封一品夫人。后台湾建省,林朝栋任抚垦局长,拓荒数百里,被委以“统领全台营务”之重任。取得台湾全岛樟脑专 卖权,获取巨大利润。

甲午战争(1895年)爆发时,林朝栋率军驻守台中,组织抗日义军,决心死守台湾。不久台湾巡抚唐景崧等一大帮清政府官员内渡厦门,朝栋眼看抗日无望,也随船入厦,在鼓浪屿内厝澳修建宫保第。

不久,林朝栋奉命调往江苏任职,1904年,这位台湾抗法民族英雄病逝于申江(今上海)。

鼓浪屿上的宫保第,由二幢英式别墅组成,位于僻静之地,一度是林资铿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两岸一家亲的铁证

今年夏天,漳州宫保第拆除时,出土林刚愍祠石牌坊构件,主要有“敕建”龙凤板,题字匾,镌刻楹联的立柱。埋没百年的牌坊重见天日,石刻字迹清晰可辨,与文 献记载相吻合。这些文物,是海峡两岸一家亲的铁证,值得珍惜。作为我国现存罕见的“两岸三地同一家”的御赐宫邸建筑,“宫保第”不应只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它是两岸血脉相连,手足情牵的铁证!应该让“宫保第”在两岸交流事务上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长期以来,林家族人始终有个愿望:将祖上可歌可泣的真实经历拍摄成电视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林祖密之孙林为民,与鄢钢合作,经过10年努力,制作完成了 36集电视连续剧《沧海百年》,剧中女主人翁的一席话:“‘林’字两个‘木’, 一‘木’在大陆;一‘木’在台湾。两‘木’和合方成‘林’”道出全剧的宗旨,引人深思。 《沧海百年》播出后,在两岸林氏宗亲中引起很大反响。

来源:闽南日报 责任编辑:刘永波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