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800年古早味如何吊足“胃口” 两岸梨园戏:固本与创新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08-27

两岸梨园戏:固本与创新

素有“戏窝子”之称的泉州,有一批不可多得的传统艺术珍品。上个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泉州部分村庄戏台甚至田间地头曾天天上演“大戏”,戏迷如潮。(资料图片)

东南网8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 林娟)泉州梨园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历史长达800余年。作为大陆唯一的梨园戏团——福建省梨园剧实验剧团一直致力于恢复古貌。近两年,剧团更与欧美各大剧院多有合作,惊艳国际艺坛。而在宝岛台湾,梨园戏则撷取梨园戏的纤柔“科步”,与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南音结缘,自成一方流派,给人以全新的艺术体验。

“偷渡”寻根

如今,几乎每年周婷婷都会从台湾回到祖籍地泉州,看几出梨园戏,听几曲南音。不过,在30年前,这却是件何等艰难的事情。光阴倒转回1983年,首届南音国际研讨会要在泉州召开,几个台湾梨园业者通过各种关系连夜“偷渡”奔往泉州。1949年以来,两岸艺术交流几乎完全断绝,台湾人的来访让泉州方面十分意外,当然也格外热情,不仅带他们听了道地南音,同时还安排他们把泉州所有地方戏种都看了个遍。当时,省梨园剧团安排的梨园戏叫《寿昌寻母》。老母出场,一声“苦啊!”登时就让台湾同业者泪流满面,除了被戏打动,更多的是回到中原文化怀抱的感动。

梨园戏随着闽南移民的迁徙被带到台湾,流传甚广。到了民国初年,随着通俗高甲戏、歌仔戏的兴起,以雅致细腻著称的梨园戏在台湾逐渐衰落。到了上世纪70年代,仅存的台南南声社甚至要几经辗转从菲律宾请来已转行当厨师的梨园老艺人李祥石来台帮助调教,在台湾已是很难看到整台正宗的梨园戏了。而在泉州,梨园戏由于受外来冲击不大,依然故我地保持着当年的规范。尽管80年代初期,刚恢复不久的泉州梨园戏团演员们穿的还是旧戏服,但行内人一眼就能看出,梨园戏的魂还在。

《入山门》剧照

台式跨界创新

一直苦于寻找出路的台湾梨园业者在泉州抹着眼泪看完梨园戏、南音后,突然间灵光乍现,何不将梨园戏中的这些唯美的舞蹈动作与南音结合,让古老的南音动起来?他们开始陆续从泉州梨园剧团请老艺人专门为其教戏、排戏,利用梨园戏的手姿、脚步、身形,配合南音古乐,编排了《艳歌行》等新戏,让人耳目一新。

台湾江之翠剧团是台湾当今较有代表性的梨园剧团之一。受困于当地梨园戏人才的匮乏,他们也是选择了融合创新的发展道路。“江之翠”一名,源起于板桥旧名“港仔嘴”(今板桥)的谐音,除标识了地缘关系外,还隐含了剧团在发展现代剧场与传统曲艺的保存创新。所排剧目《孤栖阁》中,吸纳了贵州傩戏中的人偶面具元素;重排梨园戏经典剧目《朱文走鬼》时,又融进了日本舞踏元素。《一纸相思》则将南管的音乐和唱腔、被放慢的闽南梨园戏身段、源于偶戏的面具造型、多媒体的舞台布景融合在一起,目前剧场还在跟丹麦、印尼等地的艺术家进行不定期艺术合作。

为了做到精致典雅,江之翠在服装、舞台设计等方面都力求华丽精致。《一纸相思》请来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的叶锦添设计服装,侯孝贤的御用美术指导黄文英也曾为《桃花搭渡》担任过舞美设计。

2013年,厦门菽庄花园举行百年园庆,江之翠带来了耗资400万元新台币排演的《后花园絮语》,并进行了夜间实景演出,给大陆的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

《陈三五娘》剧照

“梨园天后”返本开新

就在台湾梨园戏不断“做加法”的时候,泉州梨园戏则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回归传统。“其实最初给我们这个理念的也是个台湾人。”福建省梨园剧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告诉记者,1997年,泉州梨园剧团应邀到台湾演出,轰动一时。在台湾,曾静萍被戏迷封为“梨园天后”大受追捧。不过,当时作为台湾承办方的雅韵艺术公司负责人贾馨园还是提出了意见。她认为泉州梨园戏不应该为了讨巧,而杂交其他剧种的华丽头饰、服饰,或者引入现代的声光电技术,把自己打扮成一棵华而不实的“圣诞树”。这个古老的剧种之所以能流传至今,靠的应该是艺人在台上的一举手一投足。

一语点醒梦中人。回到大陆的曾静萍开始重新思考梨园戏的未来。有800年历史的梨园戏,演员的手势甚至可以从敦煌壁画上找到出处。曾静萍认为,对于古老的梨园戏,一个不谨慎的修改,哪怕只是改动一点点,可能几百年累积的东西就从此改掉,再也找不到了。于是,剧团决定更换幕布,减少多余的头饰。曾静萍还请来早已退休的老艺人来教剧团的年轻演员,一板一眼一招一式都不马虎。

当然,这看似极尽传统的梨园戏,却并不是一个守旧的剧团和剧种,变化也始终在这个梨园古典剧院发生着。5年前,剧团首次尝试卖票,一张20元。几年过去,剧团已经吸收了近600个梨园雅韵会员,其中不少还是跨海看戏的台湾戏迷,一些重要的演出甚至还出现爆棚。去年开始,梨园剧团还和法国MC93剧院签订合约,展开欧洲巡演。梨园剧团的《董生与李氏》在巴黎连演8场,刷新了中国戏曲在法国演出的新纪录,演员谢幕多达10次,观众的掌声仍旧不断。在当晚的微博中,曾静萍写道:“那一刻,我看到了蓝、白、棕颜色的眼睛里热泪盈眶。”

《朱文》剧照

文化名片

梨园戏是福建省的汉族戏曲之一。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广泛流播于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专家点评

黄科安(泉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闽南文化和戏曲研究专家)

泉州的梨园戏,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是闽南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它在明末清初进入鼎盛时期,除遍布台湾岛外,更随着闽南人的足迹传入东南亚诸国。但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今天,它已风光不再、日渐寂寥。因此,我们关注梨园戏的传承与创新,无论是泉州“梨园天后”的返本开新,抑或是台湾汉唐乐府的“偷渡”寻根,这些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新模式和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与现实意义。

智库团队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

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

《朱弁》剧照

《董生与李氏》剧照

八百年古早味如何吊足“胃口”

东南网8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对于梨园戏的发展,大陆和台湾选择了固本和实验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老戏种如何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代代传承?如何跨越语言文化障碍登上国际舞台?就此,记者采访了两度获得大陆戏曲最高奖梅花奖的梨园剧团团长曾静萍。

记者:很多地方的传统剧种因为无法市场化,正遭遇着生存困境,甚至有失传的危险,梨园戏如何来应对?

曾静萍:每周在泉州梨园戏实验剧场都有固定演出,五年前,开始尝试卖票。没想到坚持到现在,上座率可以达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二,有些好戏甚至一票难求。其前提就是剧团不断要有优秀的新戏推出,否则光靠几个经典老戏,也是留不住观众的。反过来说,市场的肯定对我们出好戏也是很大的推动。我们团里最年轻的编剧原先就是我们的戏迷,从南京看了戏就一路追到泉州。今年她还不到30岁,她为梨园戏量身改编的《御碑亭》就已经获得了全省剧本创作一等奖。

记者:泛着古早味的戏曲要吸引口味“刁钻”的年轻观众,适应时代的发展,应该如何创新,又该如何避免胡乱创新?

曾静萍:梨园戏的动作按照术语叫作‘十八步科母’,是指戏中动作规范大致分成十八种,一个演员至少要培养7年才有资格上台,而且还不能演主角,可见其规范和传承的严格。我们的表演之所以能引起关注,得益于梨园戏丰富内敛的传统积淀,得益于严谨、细腻、典雅的梨园戏传统程式。面对梨园戏这800年的历史,我学了40年,依然觉得只学到冰山一角,触摸得越深,越能感觉到它给予我的能量。其实,时代的气质总是无处不在的,让每一代人自然地传承,总会有些当下的气息留下来,这本身就是很微妙的发展。

记者:梨园戏作为地方戏种如何跨越语言文化障碍,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曾静萍:艺术本来就是没有国界的,因为美是相通的,而文化自信来源于对它的了解、感情和坚守。这几年,我们除了在国际各大剧场巡演,也合作了一些跨国剧目。比如我在欧洲戏剧节上就参演了一出叫作《旅途》戏剧,就有中、法、韩、德、瑞典五国的戏曲演员合作,我们还一起赴缅甸采风等。这对梨园戏的国际交流,学习国际化的舞台经验等都是很有好处的。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刘永波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