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内容

畅销童书品牌是怎样炼成的?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4-09-22

  上少社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少总社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浙少社的“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系”,二十一世纪社的“不老泉文库”,新蕾社的“国际大奖小说”系列,苏少社的“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一提起这些优秀的专业少儿出版社,我们总是会想起它们出品的这些口碑与市场俱佳的图书品牌。经过岁月长河的洗礼,这些品牌童书不仅存在于一代代人的童年记忆里,也在出版市场上常销不衰,并且成为这些少儿社的品牌乃至支柱产品。像这样的畅销又常销的童书品牌是怎样炼成的?借9月16日至18日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举办之机,《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多位少儿出版人。

  秘诀1

  经典再造 畅销半个多世纪

  要说对经典图书品牌的塑造,不得不提一南一北两大专业少儿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说起自己的童书品牌,上少社社长、总编辑周晴谈到了《十万个为什么》,中少总社社长李学谦谈到了《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巧合的是,这两套书都首版于20世纪60年代初,都走过了50多年的出版历程。

  

 

  《十万个为什么》:

  与时俱进 品牌系列化

  作为国内第一套大型原创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伴随了几代小读者,累计发行量过亿册。经过几代出版人的不懈努力,这一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在2014年全国少图会上,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以下简称《十万》)全新亮相。上少社是如何传承新中国科普读物第一品牌的?周晴如是回答:“与时俱进,做好顶层规划与创新。”

  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第六版《十万》开创了品牌系列化工作。“我们出版了精装、平装、卷装套装、校园经典版4个系列。这4个系列,以不同的目标定位、不同的价格层级和不同的内容体现,希望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阅读兴趣和不同消费水平的读者的需求。”周晴说道。

  前沿的内容,一流的作者,是第六版《十万》取得成功的品质保证。周晴说道:“这一版的问题和内容有90%是全新的,体现了当今科技发现发明的最新成果。我们还采用了全彩色图文混排的方式,从专业图库选择了7000余幅科普图片。”而全新内容的背后,是强大一流的作者队伍的支撑。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亲自担任总主编,768位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和科普作家组成作者队伍。

  成功的媒体动员,丰富的落地活动,是第六版《十万》取得成功的重要支撑。“我们进行了多频次的媒体动员,如编纂启动大会、出版座谈会、品牌分享会等,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多方位宣传。”周晴说道。

  谈到《十万》的未来,周晴说:“和第六版《十万》相关的其他图书、期刊、专题网站、客户端软件、动漫产品等也正在抓紧研发中,我们正在努力打造一条立体多元的少儿原创科普品牌出版产业链。”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续写经典 重获新生

  如何让经典重获新生?中少总社对《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的续写续编,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由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林汉达执笔,他先后编写出《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1962年中少社出版了前3本,1978年再版这3本、并出版《东汉故事》。1981年,中少社根据林汉达生前写的《三国故事新编》的手抄稿(近50万字),整理缩写出版了《三国故事》。之后几次重版。

  2006年,初到中少总社(中少社2000年更名为中少总社)的李学谦在阅读出版社过去书目的时候,惊喜地发现这套图书。“这是一部非常难得的经典作品,林汉达先生凭借深厚的语言学功底和教育学经验,选择了纯京味儿的叙述方式,用非常适合儿童阅读的语言,娓娓道来一个个历史故事。”提到这部书,李学谦至今都难掩他对该书的推崇。这套通俗历史读物也一直留在人们视线和记忆中,有些读者“当年自己看这部书长大,现在也希望自己的后代能继续看这部书”。

  2007年,中少总社决定再版这部书,并取得了林汉达先生子女的授权,邀请了对林汉达先生非常熟悉的、曾参与该书编写工作的出版社老编辑孙学刚按照原先的体例进行续写。

  2014年,在历经7年的精雕细琢后,孙学刚终于完成后5本书稿《晋朝南北朝故事》《隋唐故事》《宋元故事》《明朝故事》《清朝故事》的编写。续写时,孙学刚保持和延续这套书的原有格调,写作上保持其京味儿语言风格,封面设计保持原书样式,插图仍用黑白线描。当然,开本、装帧、纸张、版式等都有了新的面貌。据悉,该书完整系列将于2015年面世。

  秘诀2

  注重原创 整合打造作家品牌

  对于专业少儿社来讲,如果能维护好几个大牌童书作家,就意味着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打造经典童书作家,形成品牌影响,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苏少社对曹文轩作品的包装,浙少社对沈石溪动物小说的整合,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

  根据市场调整战略

  经过十年的沉淀,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销量已逾千万册。其中最受关注的《草房子》17年来销售年年攀升,累计已达300多万册,接近200次重印;2005年推出的《青铜葵花》,实现了“百刷”,累计发行接近200万册。在2014年全国少图会上,该系列新增《单行街》和《天黑了》2册,系列书增至12册。

  谈起该系列图书畅销的原因,苏少社社长助理徐健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苏少社这些年在儿童文学板块一直坚持原创出精品的理念,打造了“曹黄金”系列作品,即“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黄倍佳倾情小说”系列、“‘我喜欢你’金波儿童文学精品”系列。

  该系列书的常销也得益于出版社及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产品系列调整。徐健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就在《中华当代少年小说》丛书中选取了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社会反响很好。上世纪末,苏少社通过‘相约名家’平台推出单本精品,曹文轩的《草房子》1997年面世,这本书持续热销。2005年,根据市场情况,苏少社推出了‘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包含曹文轩沉淀多年的6部作品。”

  以《草房子》为例,徐健认为,作品本身散发的风景美、人性美、人情美,装帧设计家姚红对图书封面的经典设计,都是该书畅销的原因。此外,苏少社还不断开展营销宣传活动,让畅销变成常销。“我们持续开展‘人文校园行’大型活动,让曹文轩等作家和孩子们互动。教师们反映,作家的一场演讲,往往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系”:

  整合包装营销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系”是浙少社为战略签约作家沈石溪量身打造的重磅书系,该书系自2008年推出以来已出版图书26册,销售码洋突破1亿元,销售册数突破700万余册。其中《狼王梦》自2009年推出以来,单本销售已超过100万册。

  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也不是一开始就畅销的,浙少社市场营销部叶薇告诉记者:“2006年和2007年,我们社出版了沈老师的动物小说口袋本,这套书虽然走出去效果不错,但国内市场反响平平。”

  2008年,浙少社对沈石溪作品进行整合包装,推出了“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系”。该书系注重对内容的提炼和导引,由于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最后一头战象》等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课本,编辑把这些内容提炼后写在封底上。此外,书中还加入了作家的创作经历分享,既给小读者以写作方面的启示,也为后期的市场推广做好了铺垫。

  在内容方面做足了功夫,浙少社也持续推出了各种市场推广活动。“我们举办了多场阅读推广活动,专门制作了阅读卡,把作家简介和作家的联系方式印在了上面,方便小读者和作家联系。”叶薇说。

  作为连续9年来市场占有率排行第一的出版社,浙少社一直坚持儿童文学出版应该走“艺术”与“市场”相结合的道路。沈石溪作品出版的成功,证明了“艺术”与“市场”是可以共存和双赢的。

  秘诀3

  引进版权 符合国人口味

  在当下的少儿图书市场中,引进版童书一直有着不错的表现。在这方面,新蕾出版社的“国际大奖小说”系列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不老泉文库”系列颇受市场欢迎。

  

 

  “国际大奖小说”系列:

  发现市场空白

  2003年,新蕾出版社推出了“国际大奖小说”系列。至今,该系列引进版图书已风行12年,出版近100个品种,销售1000多万册,码洋2亿多元。谈起该书畅销又常销的原因,新蕾社市场推广部主任刘长鸿总结了如下几点。

  第一,从内容上看,该系列图书“内容更广泛,更有趣味,更贴合实际,更具认同感”。2000年,新蕾社发现,当下儿童文学出版存在一些问题,即对传统经典作品的传播过多,对20世纪西方优秀作品的引进过少。于是,新蕾社开始着手引进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安徒生奖等国际儿童文学大奖的获奖作品。

  第二,从设计上看,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掌握作品的内核,新蕾社请儿童文学专家给每本书撰写了导读前言。为了发动教师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新蕾社请名师制作了课件,方便老师和学生交流书中的故事。

  第三,从营销上看,新蕾社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每年都设计不同的导读手册,在各大书城免费发放。在一些重点销售城市,新蕾社还举办讲座,邀请名家以“国际大奖小说”为载体与小读者互动。近几年,新蕾社还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这套书进行推介。除了在地面店发行外,新蕾社还联合当当网等电商,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不老泉文库”:

  引进传世之作

  从2013年1月推出至今,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不老泉文库”已出版19个品种。短短一年多时间,这套书就取得了不俗的销量,至今已销售近百万册。

  “不老泉文库”一名取自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得主娜塔莉·巴比特的经典作品《不老泉》,出版者希望凭借此文库,吸纳在20世纪出版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世之作。主持策划这套书的二十一世纪社副总编辑魏钢强说,“文库”是从原先的“麦克米伦世纪大奖小说”系列中析出来的。改名“不老泉”,好记又有意蕴;“系列”改“文库”,童话、散文不拘,单本、系列兼容。

  “不老泉文库”虽源自大奖,却不拿“大奖”说事,在魏钢强看来,时间的评判比任何大奖、任何排行榜都更具权威性,“文库编号001的小说《不老泉》不输任何大奖作品”。入选“不老泉”的图书至少问世10多年,“在高度商业化的美国、英国这样的国家,它能一版再版,还能输出版权,享有世界声誉,对这样的书有理由高看一眼”。出版社希望借助“文库”这个平台,让编辑腾出精力,专心致志地经营引进的国外最新出版的图书产品。

  在开本选择和装帧设计上,“文库”尽量保留原版书的感觉,优先考虑阅读和收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格的《给孩子们的故事》,37个小故事,如果按时下流行的做法加上插图分册出版。在版式设计方面,这套书选择在方便阅读的前提下,排版紧凑一些,纸张轻薄一些。

责任编辑:林煜炫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