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内容

上海书展启示:实体书店还有坚持下去的意义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4-08-22

  再过一个月,杭州的西湖书市就要举行。今年的西湖书市据说将转移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北山路、西湖博览会博物馆。作为文化的风向标,我们的近邻,在上海刚刚落幕的2014上海书展,或者可以给杭州本土书市提供一些思路上的借鉴。

  尽管不会有官方给出的最终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2014上海书展的入场人次在30万人以上。

  2011年,30万人次;2012年,32万人次;从2013年起,官方宣布不再公布数据,把主角还给书——而在过去的一周,8月13日-8月19日,上海展览中心,每天是等着排队入场的人们——一个细节是,8月15日周五,周末前一天,人流突然激增,售票处存储的门票竟然告急,于是主办方紧急调用周六的门票,又在周一紧急加印数万张,勉强撑到最后一天。

  值得一提的是书展所在地,上海展览中心。

  这个位于南京路静安寺附近的建筑,有近六十年历史,原来叫“中苏友好大厦”,从内到外都可见俄式建筑的古典富丽。

  这是上海最菁华的所在。高端的百货公司簇拥在附近,梧桐树掩映的街巷交错,巨鹿路、华山路、常熟路……可以轻易地读出其中的质感。距离此地不远的思南公馆、书展的“上海国际文学周”单元所在地,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法租界;对面的复兴公园也让人联想起巴黎卢浮宫前的公园。

  上海书展就在这里进行。23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

  一个特殊的流动人群在展览中心一侧的延安西路聚集,他们是“黄牛”。他们的生意是,“门票要吗?不用排队”;以及“用过的门票卖吗?”——因为当天的门票可以任意出入,于是可以转卖。虽然不雅,但书展+黄牛,真是个奇妙的组合,尤其是在“中国人平均每年每人读四本书”和“网上六折,书展八折”的现实种种面前。

  进入到第11年的上海书展已经拥有一个渐趋成熟的商业模式。

  一位第一次参加上海书展的民营书商在两天的布展经历中,被各色游走在展位间的广告租赁人员惊讶到了:从发财树到灭火器到租个电视机放宣传片,样样具全,甚至“租个人”——“已经是一条成熟的流水线。”他形容。

  这些广告租赁者是参观者看不见的商业配套。那些看得见的,比如移动POS机、快递服务,至于必备的餐饮,则已经从最初的盒饭进阶到咖啡馆。据说,明年还要增加“母婴室”。

  有想象力的书店的未来

  展览中心一侧的民营书店街,一位意大利的汉学研究者在浙江的古籍书店“通雅轩”待了半小时,挑了一本《西湖文献集成》和一本《元代杭州史料》离去,走之前留下联系方式,索取相关书目。他正在研究元代的杭州。书展开幕时,也有华东师大老教授逛完这不过25平方米的展位,叹说,浙江的学术氛围比上海浓。

  但十天的书展经历却让通雅轩老板郭军对上海肃然起敬:几千块钱一套的线装本一套接一套地售出,周日一天的销售额竟然达到8万多元——小众如古籍,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知己。

  “一粒沙里可以看见一个世界。”他说。

  相对于出版社展馆,展览馆东侧一楼的“书店街”有些难找。书展中的独立书店,粗粗想来有点尴尬:店里的书,不都来自各大出版社么。然而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后,豁然开朗——这里也被认为是书展“最活泼的地方”——就像民营书店不能在城市里消失的理由,上海书展于2013年起设立这一单元,并邀请众多城市的独立书店前来,免费提供场地。

  去年就被书展邀请的晓风书屋,今年的腔调,与其说是书店,更像是一个杭州形象店:丰子恺漫画、张望的摄影,杭州主题的各式小手信,配上同样杭州主题的书,让书店在一周的销售额达到了30万元。

  与书有关的数字所折射的并不是数字本身那么简单,晓风老板朱钰芳说: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实体书店到底还有没有坚持下去的意义。而来到上海书展,我忽然觉得这一切的坚守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苏州的“猫的天空之城”,北京的“字里行间”和“蒲蒲兰绘本馆”,上海有“最美书店”之称的“钟书阁”,香港台湾文人爱着的杭州的“枫林晚” ……到2014年,书店街已让人看到有想象力的书店的未来。

  “现在我们向世界顶级作家发出邀请函,很少被拒绝”

  距离主场3公里的思南公馆,上海书展的又一重要分会场:上海国际文学周的所在地。如今已是上海的文化地标。

  虽然国际文学周已经办到第四年,但“思南文学之家”去年才在思南公馆挂牌——而在2013书展之后,此地每周六的“思南读书会”已经连续办了30期。

  在老建筑里听讲座,门外梧桐树影摇曳,是一件愉快的事。

  2014国际文学周的最后一场活动,主题似乎太专业了:“文学翻译的多样性——小语种对大语种”,但还是有十来个找不到位子的年轻人站在后排。这让法国语言学家、翻译家帕斯卡尔·德尔佩什多少有点吃惊。

  而在文学周的“诗歌之夜”上,罗伯特·哈斯,美国桂冠诗人、翻译家,则不吝于把赞美给予热忱的人们:“这里的人们如此享受高度智性的生活,完全不亚于纽约、伦敦等任何一座城市。”

  诺奖得主、普利策小说奖得主……列举四年来光临的作家、学者是一份太长的名单。上海国际文学周策划者之一、作家孙甘露的一句话表明了底气:“现在我们向世界顶级的作家发出邀请函,很少被拒绝。”

  相对于主办方的主场策划,世纪文景出版社进行到第三年的“文景艺文季”更像是上海书展的外围广告。尽管众多的出版社都会在书展上做新书推荐,但如同文景艺文季这样,每年夏天都请来众多分量够重的作家、艺术家和学者推出十多场高规格的论坛,其间的理想主义和所费心力,一目了然——当然,借书展的东风,这一周里,全国媒体云集。

  作家张大春说,上海书展已经成为号召大家一年一次聚集在一起的理由。而场外的活动,则成为充实整个城市阅读的养料。

  “我们离一个成功的书展还有很长距离”

  “事实上,我们离一个成功的书展还有很长距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说。

  他的参照系也许是台北书展和香港书展——上海书展与其并称华语世界的三大书展。他们的共通处是:市民的参与度、眼花缭乱的书展活动,各领域的文化艺术讲座。

  早一个月进行的2014香港书展走商业运作路线,创下了101万人次的入场纪录和987港元的人均购书额,并在文化讲座环节请来了众多三地一线作家、导演,10万平方米的规模和井井有条的现场让人印象深刻;而春季进行的台北书展,作为由台北书展基金会主办的典型文人书展,冷僻的书、冷僻的讲演都可以在这里遇到,今年的一个小节目,居然是邀请德国北部小镇上的独立书店经营者,为观众介绍当地独立书店联盟营销的经验。

  上海的媒体和文化人时常将上海书展和台北书展、香港书展并列在一起讨论,寻找之间的距离——这是一种开放的姿态。

  在上海书展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的答记者问十分朴实:“上海书展是一个大的品牌,它有一批文化单元和文化品牌在支撑。我们希望,创办一个书展的项目单元就要把它坚持下去,持续地做下去,做成一个新的品牌。”

  种种反思和讨论,与其说是在探讨书展本身,不如说是在探讨未来的阅读,未来人们可能的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林煜炫

延伸阅读